从段落零乱到结构精美

2015-12-09 05:13陶莉莎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书卷老友教会

陶莉莎

我与书卷有个约定

益阳一考生

夕阳西下,席地而坐。

 在肖邦舒缓的钢琴曲声中,一手香茗,一手书卷,便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位女王。

曾几何时,也是这样的场景,我早就与书本约定,做我今生最好的朋友。

(这三个段落,句子虽然很美,但如此呈现,缺少美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令我神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令我思考;迟暮之年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魄,令我钦佩;李太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令我心折;李煜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令我动容;李清照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哀,则令我心碎……(句子虽美,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却没有表达出来,建议采用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方式来行文。)

 当平凡的简·爱说出“我和你是平等的”时,我感受到了女性的自尊;当娇柔的林黛玉吟唱“质本洁来还洁去”时,我领会了女性的自爱;而当倔强的思嘉握起拳头说“我再也不会挨饿了”时,我明白了女性的自强。正是那些生命的骨架,撑起我的灵魂。当我遭遇磨难时,鲁迅那“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名言,给了我振作的勇气;当我一帆风顺时,“骄兵必败”的古训犹如一盆冷水,让骄傲之情烟消云散。苏武牧羊教会我做人要有国格,文天祥教会我做人要有人格,陶渊明教会我人应有傲骨……

 有了书卷的引导,我的成长何其精彩!(这一段文字,应该是对上一段的总结。单独呈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对上文的总体概括。如此安排段落,不太合理。)

 一本《堂吉·诃德》会让我不禁莞尔,烦恼顿减;一本《悲惨世界》又使我泪眼盈盈。我和书,就如同一对故友,我为书而忧,书为我而喜,相偎相依,乐趣尽在不言中。伏案写作时,常常会江郎才尽,翻几篇林语堂的散文,常令我思如泉涌,灵感突现。有时,一句诗文,苦想不到,一本《唐诗三百首》,立刻给我满意的答复。每一次惊喜之余,我的知识又进一步丰富。

 (一篇原本不错的文章,却因为缺少一个漂亮的结尾而留下了遗憾。)

【失误诊断】

这是2014年益阳考场上出现的一篇二类文。可以说,这篇考场文选材很好,语言也很出色,但是由于结构上的零乱,严重影响了作文的最后评分。

 究其失误,主要是在结构上的失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首尾缺少呼应。开篇用三个句子独立成段,显得有些松散,主体内容结束之后,也缺少一个精美有力的结尾,导致结构显得不完整。二是主体部分结构不清。第四、五、七段内容相对并列,然而相互之间没有合理的过渡与呼应,第六自然段到底是对第五段的总结,还是对第四、五段的综合概括,也不明确,结构有些混乱。升格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首尾的打造,建议将开篇的文字整合到一起,鲜明地扣住主题,再结合文章的内容,添一个简洁的结尾,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二是注意主体结构的层次,建议将三个主体段落用总起性或过渡性的句子串起来,一方面将内容上下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让结构的层次鲜明地呈现出来。

夕阳西下,席地而坐,在肖邦舒缓的钢琴曲声中,一手香茗,一手书卷,便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位女王。曾几何时,也是这样的场景,我早就与书本约定,做我今生最好的朋友。(将原文的几个段落整合为一体,语言更显紧凑,主旨更为鲜明。)

 书卷,宛如老友,邀我同游上下五千年。(先总述观点,再具体分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令我神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令我思考;迟暮之年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魄,令我钦佩;李太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令我心折;李煜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令我动容;李清照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哀,则令我心碎……与书为伴,畅游史河,何其幸福!

 书卷,宛如老友,让我明白了人生之真谛。(用简洁的语句作为行文线索,不仅有脉络清晰之效果,还自然地呼应了上下文。)

 当平凡的简·爱说出“我和你是平等的”时,我感受到了女性的自尊;当娇柔的林黛玉吟唱 “质本洁来还洁去”时,我领会了女性的自爱;而当倔强的思嘉握起拳头说“我再也不会挨饿了”时,我明白了女性的自强。正是那些生命的骨架,撑起我的灵魂。当我遭遇磨难时,鲁迅那“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名言,给了我振作的勇气;当我一帆风顺时,“骄兵必败”的古训犹如一盆冷水,让骄傲之情烟消云散。苏武牧羊教会我做人要有国格,文天祥教会我做人要有人格,陶渊明教会我人应有傲骨……有了书卷的引导,我的成长何其精彩!

 书卷,宛如老友,分享着我的快乐与忧伤。(用与上文相同的句式引出的独立段落,由浅入深,表意明确,线索极为精美。)

 当我忧伤时,一本《堂吉·诃德》会让我不禁莞尔,烦恼顿减;当我快乐时,一本《悲惨世界》又使我泪眼盈盈。我和书,就如同一对故友,我为书而忧,书为我而喜,相偎相依,乐趣尽在不言中。伏案写作时,常常会江郎才尽,翻几篇林语堂的散文,常令我思如泉涌,灵感突现。有时,一句诗文,苦想不到,一本《唐诗三百首》,立刻给我满意的答复。每一次惊喜之余,我的知识又进一步丰富。

 书卷啊,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这一生,我只愿与你长相厮守,永远做一对老友。席地而坐,一手香茗,一手书卷,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短短几行字,既总结了全文,又响应了开篇,文章结构顿时变得完整而富有美感了。)

【简评】

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几乎没有修改,然而结构调整与完善之后,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升格文精美的结构,令人耳目一新。从首尾来看,开篇语言紧凑,紧紧扣住了主题;结尾的文字虽然与开篇极为相似,但表述方式的改变,显出了别样的韵味,首尾呼应,全文浑然一体。从主体部分看,层次美观。以“书卷,宛如老友”作为行文线索,分别通过三个层次,引出书卷带来的三种收获。每一个层次,都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展开,脉络精致,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这种一线串珠、独立成段、相互呼应的结构安排技巧,不失为考场作文结构的好技巧。大家若能加以借鉴并运用,作文定能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书卷老友教会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国庆兼中秋回乡拜见老友(外四首)
薛绍彭《杂书卷》
初恋教会我们爱
老友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