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2015-12-09 12:42孙东媛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大学生

孙东媛

摘要:

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仅是大学生以后发展的人力资源,亦是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最好基石。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有安全感、归属感,能有效地满足其各种社会需要,增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差异、技巧缺乏和社会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需要促进良好校风建设、健全大学生人格发展、培养社会所需和个人才、关注人情世故、培养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的问题解决模式、学会控制自我情绪水平与情绪表达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 ;对策研究

良好的宿舍环境有赖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而良好的宿舍环境又反过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同时两者又能共同促进个人的发展。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近1/4的时间在宿舍内活动,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节中居于首位。大学生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程度是高校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在宿舍里朝夕相处,在密切的交往中,成员间各自的思想特点,个性爱好,品行修养得到充分暴露,也使别人获得深入的了解,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相互的影响。宿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宽松的场所,也是信息沟通最不受拘束的渠道,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行为与情感的晴雨表。近年来,由于宿舍内不和谐而造成众多惨案,使得宿舍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的作用

1.满足大学生归属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感需要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宿舍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二个家,是其最重要的休息生活场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最能够给予大学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当宿舍关系不和谐,产生矛盾、冲突或者冷漠时,最易引发大学生的孤独与无助。

2.满足大学生建立人际间密切关系的感情需要。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满足大学生情感的交流,具有满足个体感情需要、包容需要和支配需要的作用。

3.促进大学生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宿舍成员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对于其它成员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他人的社会态度、交往心理、社交能力等发生积极的影响。

4.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驱使大学生积极进取。在和谐的宿舍环境中,大学生具有上进心,学习积极性较高,都乐于学习,也能够勤奋刻苦地学习,所以能够形成勤奋好学的“室风”。

5.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积极意义。具有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及成熟的重要作用。所以,形成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影响因素

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大学生个体共处一室,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摩擦与纠纷,处理不当,则易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1.成长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差异

不同的成长环境、经济条件、经历与习惯,使得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境富裕的人在交往中往往处于优势,贫穷的人往往处于劣势。贫穷的大学生交往比较被动,敏感多疑,少与同学交流,易出现因贫富形成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

在已有的20来年的生活中,大学生们早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些习惯和方式根深蒂固,较难改变。如早睡早起、晚睡晚起等……看似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则易成为宿舍人际冲突的导火索。

2.个性差异

每个个体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个体,就在于个性不同。在气质、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也易造成宿舍人及的不和谐。调查发现,大学生喜欢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宿舍成员交往,有些喜欢与自己正好互补的人交往,这样就形成了宿舍内的小团体。当这种交往需求在宿舍内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向其他宿舍发展,这样势必导致本宿舍人际关系淡薄,影响了宿舍成员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3.交往技巧缺乏

人际交往是门艺术,需要科学的知识技能为手段。而大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极其缺乏相互交往的技能技巧。大学生们一路拼搏,在中学时期很少考虑人及交往的事情,其精力主要放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交往知识技能都是最初状态,经验性的交往模式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凭着感觉和情绪体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也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很难在新环境中适应,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矛盾,甚至于不能很好地判断对方是挖苦讽刺还是开玩笑,影响了与人交往的同时,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4.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学校是个小社会,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渗入大学校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主义心态在学生群体中有扩大的态势。这些观念在无形中也加大了一部分大学生择友的功利心态,无利不起早,即使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对自己没有用处的人也不结交。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大学生逐渐与现实生活脱节,和室友关系淡漠。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盲目地崇拜强者,对弱者漠不关心。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者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激发潜能,按社会所需培养人才,从细节中找差距,纠正错误认知,学习正确的问题解决模式,拿好自己情绪的遥控器,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建设良好校风,营造健康校园文化

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育人优先,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抓质量、强管理、扬特色、塑精品为工作重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学校内涵特色建设,学校抢抓机遇,敢于超越。学校工作实现了新跨越,教学质量取得了新进展,和谐、平安、法治校园迈出了新步伐。

2.激发潜能,健全人格

人格是否健全将影响着个体能否全面看待问题。通过激发学生情感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全人格。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有较明确的认识;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没有认知障碍;能和谐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按社会要求调适自己行为等。

3.做好衔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学校能否为各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己的信心水平和学习状态。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于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时候,他人评价对其影响将逐渐降低,自我评价将逐步提升,这也无形中影响到宿舍的风气和氛围,影响到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4.注重细节,提高社会化水平

由于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极少关注生活细节,很多大学生忽视了细节的重要性,结果导致各种矛盾冲突出现。如随意使用他人物品,深夜依然打电话等,留下人际冲突的隐患。提高自我认识的同时,提高对他人的认识。当他人需要帮助时,要力所能及,不能“等、靠、看”。

5.培养健康的问题解决模式,学会控制情绪

换位思考是处理宿舍人际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法,学他人之长为自己所用,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同时自己拿好自己情绪的遥控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情绪成为自己的主人。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 金洪源,刘群.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战略新一代技术开发[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