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发挥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2015-12-09 12:47于佳鑫申淑征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作用

于佳鑫+申淑征

摘要:

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以高校辅导员为切入点,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阐述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讨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日常学生和生活最紧密的人,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也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学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转折时期,特别是对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以往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未来缺乏有效的设想和规划。这就需要辅导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2、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

大学的学习氛围相对轻松,学习时间灵活,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但是,很多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加上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辅导员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有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3、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上的疏导者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相对幼稚,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往往不能正确面对,更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极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甚至产生退学、自杀等极端想法。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及时敏锐的观察捕捉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缺乏同龄陪伴,他们渴望正确认识自己,但往往不得其法,导致很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出现偏差,要么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无视自己的不足,要么只注重自己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常常表现为自大或者自卑。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必须不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正确面对别人的成功,才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2、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习惯了依照老师的想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时间,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主动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较差,而大学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辅导员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予以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达到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的效果。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常常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因作用,使受教育者常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修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自律能力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所以,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外在的管教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适时进行自我肯定、自我激励,通过定期反思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消除不良情绪,克服不良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三、辅导员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1、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高校辅导员要充分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激发,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多为学生创造培养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思想观念。在新生入学时要大力加强适应性教育,引导学生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走出来,学会自立自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辅导员要多与学生谈心谈话,多与学生

家长沟通交流,多深入课堂和宿舍,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关注学生在学习及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引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建立学生自我教育机制,持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2、转变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老师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建立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我管理体系,实现学生、班级、学生组织及家庭四维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在这个管理过程中,辅导员既不能任由学生自发进行自我管理,也不能过度参与,而是要做好规划和指导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章的制定既要符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管理要求,又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约束和管理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3、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是在学校的领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平台,而学生干部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可以起到表率、管理、凝聚和感召的作用。辅导员应该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宏观指导,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重视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通过学生干部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表率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为整个学生集体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大学生有效的自我管理。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搭建学生自我教育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各项活动中,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因此,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自然.浅议如何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蒋新梅.浅谈大学生自我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7,(8).

[3]潘柳燕.现代自我教育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4]高洋,彭友.关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1,(6).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导员作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