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在特稿中的体现和运用

2015-12-09 13:00钟世潋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南方周末

钟世潋

摘要:

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和传统的倒金字塔写作方式不同,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注重让读者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不断给读者带来知识和趣味,也符合读者的思维方式。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媒体在运用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来进行特稿写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吸引了大批读者。

关键词:新新闻主义;南方周末;特稿

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和传统的倒金字塔写作方式不同,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注重让读者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不断给读者带来知识和趣味,也符合读者的思维方式。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媒体在运用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来进行特稿写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吸引了大批读者。但仍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高度的文学性冲击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时效性、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趣味性如何统一,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

一、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起源和发展

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又称为新新闻体。简单的说,所谓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是指用文学创作的笔法来写新闻故事。即一种融合了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的新闻报道写作方式。

这种新闻报道写作方式一反新闻界强调的写作的客观风格及品质,明确反对价值中立,向客观性原则发起挑战,并从报道题材的选择和主客体关系重建上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与实践。对传统新闻学进行了颠覆,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的色彩。这就是新新闻注意写作手法对传统新闻写作方法的发展。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其主要特点有:小说化特征,主观性色彩,细节化描写,注重人物心理描写等。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闻理论的发展和新闻实践的进步,调查性报道被广泛运用于调查性报道中。由于电视新闻及网络新闻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吸引了大量读者抛弃报纸这一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加之国内的调查性新闻报道经常选择具有文学色彩的报告文学题材,选择时效性较差、风险较小的杂志书刊为载体。形式上的软化和其它媒体的激烈竞争使报纸等平面媒体不得不在特稿中采用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一方面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信息量;另一方面借此吸引读者。就这样,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被新闻实践者们引入了中国。

二、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在特稿中的体现和运用

特稿作为新闻报道方式的一种,在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上,常常通过一个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现场的气氛,感知到新闻背后的事实和力量。通过非虚构写作来呈现客观事实,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可以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这也就是新新闻写作手法和特稿的契合点。

《南方周末》作为一份有良知的、说真话的报纸,在特稿中运用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操作方式,进行舆论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广大读者心中形成了较高期望值和知名度。《南方周末》的“特别报道“新闻性较强,但仍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消息性新闻报道,因为在“特别报道”中经常使用具有小说化特征,主观性色彩,注重细节化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的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这一全新新闻报道方式的运用,使特稿在针对社会趋势的报道上具有深刻性和多样性。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在南方周末特稿中的体现和运用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1)采用一幕幕场景和画面组合的结构来描写事件,尽量避免历史叙述的方式

在传统报道的结构安排上,一般采用历史叙述的方式,即根据时间,空间或事件发生的顺序平铺直叙,读者获取的是纵向的信息,读者将文章读完,整个新闻事实的脉络也便了然于心。但新新闻主义的实践者们认为: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种场景画面反而能更真实,形象的反映报道对象,因此,《南方周末》特稿记者笔下的新新闻作品常通过截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要横断面,突破时间,空间的延续性来进行有机的串联和组合,再现新闻报道主题更深层次的面貌。

(2)通过一个事件亲历者的所见所闻来表现场景

由于新新闻学重视个人见证和直接感触,因而记者们在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通过一个特定人物的口吻来描述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造成逼真生动的阅读意境,让读者恍若亲临新闻发生的现场。

(3)主观性色彩浓厚

新新闻写作强调写作的风格和描述的品质。一反新闻界过分依赖新闻来源提供消息的传统,主张记者对现场深入观察,并作详尽分析。在写作特稿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性色彩。

(4)具有象征作用的细节描写

小说中常用的细节描写手法,同样受到了新新闻主义实践者们的钟爱。细节描写能充实新闻作品骨骼的血与肉,它能使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活灵活现,历历在目,让读者倍觉情真意切。

(5)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包括内心独白

在传统的新闻从业者看来,人物的内心世界难以揣摩,无法用外在的事实加以证实,因而在传统新闻学的新闻报道中杜绝人物心理刻画,否则会有失客观,公正。但在新新闻学却相反,新新闻主义实践者认为:如果能深入人物内心,透彻把握新闻人物的思想活动,便可以揭示人物行为的深层动因。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甚至强调借用意识流小说常用的内心独白手法,再现人物的心理真实。

三.新新闻写作手法在特稿写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在新闻特稿运用的过程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些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消息来源和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上。理论界一直指责这种以混淆新闻学和文学的新兴报道方式玷污了客观、公正的崇高新闻理念。

首先,业界质疑主观性色彩浓厚的新闻报道能否保证新闻特稿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文学性手法的广泛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歪曲历史和失去读者信任的危险。这其实涉及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何保证的问题。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运用要求记者非常深入地进入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深入接触采访对象,融入他们所在的群体;经历体察他们的生活;进入其内心,探访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对于受访者来说,记者已由“他者”变为“我者”中的一员,但新新闻主义介入式写作手法在的运用使新闻“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导致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存在着一些采用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采写虚假新闻特稿的问题的。

其次,特稿中的新新闻写作手法是建立在扎实的新闻采访基础上的,有记者不经过采访而任意编造事实,进行大量的主观想象和描写。1981年,《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尼·库克曾在她的特稿中编造了一个儿童吸毒者形象,并凭此骗取了普利策奖,丑闻被揭露后,遭到攻击显然,该位记者掉入了“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陷阱——在采写新闻特稿过程中忘记了记者是一名记者,而任意编造事实。目前在国内,很多记者在特稿的写作过程中正陷入这样的陷阱,为了吸引读者而编造事实,大力煽情。

第三,部分记者在特稿中采用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时常进行判断性的叙述,使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表示怀疑,而且这一问题有越演越烈之势。这就会使受众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判断产生干扰,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特别是在涉及对民族主义、某些医学问题、伦理问题、人性的矛盾等等报道的特稿,不能进行带有判断性的叙述。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 徐泓 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王欢妮.新新闻主义的报道特征,新闻爱好者 06年12期.

[3]理论新闻学导论.童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Tom Wolfe.《Thc New Journalism》.Harper&Row.Publish.1973.p39.

[5]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第139页.

[6]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A」,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查理斯·哈维.《新新闻主义的复活》,美国新闻评论94年10月号.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