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015-12-09 03:05张鑫杜超侯东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赫鲁晓夫改革

张鑫 杜超 侯东

摘要:

赫鲁晓夫在其执政期间对苏联的社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虽不乏创新之处,但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导致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赫鲁晓夫;改革;原因

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与其社会发展的现状越来越不相适应。而赫鲁晓夫是“第一个看出旧有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严重问题并敢于带头向这一模式发起冲击的人”。以1954年《关于进一步扩大苏联的谷物生产,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报告的提出为标志,赫鲁晓夫开始改革,但改革没能改变积弊甚深的苏联现状,却使干部和群众怨声载道,最终导致他下台。各方面原因决定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一、领导层内部思想不统一

赫鲁晓夫执政的11年,总体上是处在人们的反对声中的。从赫鲁晓夫掌握权力及对国家影响力的程度方面来分析,当时的国内局势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集体领导时期(1953-1957年)。斯大林死后,苏联国内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政治真空”,出现了多个接班人并存的局面,在1958年之前,苏联先后出现了三驾“三驾马车”的统治时期(由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布尔加宁、朱可夫等分别组成的“三驾马车”)。权力之争使赫鲁晓夫的反对派在主席团里日趋活跃,而1957年,他在政治和经济上提出的建议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人的不满,特别是1957年赫鲁晓夫掀起的对工业企业管理机构的改组行动助长主席团中反对派的力量。反对派开始密谋解除赫鲁晓夫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务并在紧急时刻武力逮捕赫鲁晓夫的计划,后来由于赫鲁晓夫的抗诉及多数中央委员的反对才未实现。

第二阶段:权力巅峰时期(1958-1960年)。1957年,将布尔加宁、朱可夫从最高权力上拉下来后,到次年初,赫鲁晓夫成为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的苏联最高统治者。此后,赫鲁晓夫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没能使人们屈服与附和。为了缓解政府资金的困难,赫鲁晓夫提出裁减军队的建议,却引起了军队指挥员的不满,“一大批将军和元帅写信给中央委员会,声称如果要这样广泛地裁减军队,那么苏联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证。”[1](P151)民警部队的官员也强烈抵制抗议赫鲁晓夫取消他们在薪金方面的某些特权。

第三阶段:执政后期(1961-1964)。赫鲁晓夫执政后期,苏联在工业管理和农业发展上都遭遇了重大失败,他实行了一系列党的机构和中等教育体系改革。但这些改革没能挽救绝望的赫鲁晓夫,反而使他的反对者们更坚定了剥夺他最高权力的决心。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政敌的窥视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声中进行的。领导层内部也是各怀鬼胎,未能形成稳定的政治局面。

(二)规划上简单粗糙,执行中野蛮粗暴

赫鲁晓夫的各项改革,与王明在第五次“围剿”中所犯的“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撤退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相似,尽管两者有着质的区别,但是在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上如出一辙。

首先,规划上简单粗糙。1957年,为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赫鲁晓夫建议取消大多数部,将工业企业的指挥权交给新建的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以扩大地方组织在管理工业方面的权限。这个想法本身来是正确的,也是值得讨论和实验的,而建议本身也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主席团委员虽未公开反对,但也持保留意见。但这没能阻挡赫鲁晓夫推进此计划的决心。中央全会通过他的建议后,从1957年春起,就开始起草有关组建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计划,到这年5月即由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进一步改进工业管理和建设工作》的决议。“在以前的工业部中,只保留了航空工业部,国防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造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通讯器材部、交通建设部,电力工业部。其他各部都撤消了,其职能移交给了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1](P128)1964年11月8日,《真理报》社论指出,这次改组是“没有经过周密思考、没有仔细权衡、没有经过实际试验的改组”。

其次,执行中野蛮粗暴。1954年2月23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关于进一步扩大苏联的谷物生产,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报告,确立了开垦1300万公顷新地的宏大目标,而这只是一个开端。他的垦荒计划一开始便遭到中央领导集团成员、共和国领导人及部分州领导人的反对。赫鲁晓夫大肆鼓吹垦荒的积极意义,坚持要将垦荒计划贯彻下去。对那些主张集约经营,反对开垦处女地的中央领导人据理力争。驳斥伏罗希洛夫时,他说:“国家无力既开垦处女地又同时帮助那些早已开发出的适耕地区,现在关键是把力量集中在那些能最快得到成果的措施上。”[2]对那些阻挠垦荒的地方领导人,赫鲁晓夫则断然地动用组织措施。“他将竭力反对在本共和国垦荒的哈萨克共和国中央第一书记沙亚赫麦托夫和第二书记阿方诺夫一并免职,而让热心垦荒的波诺马连科和勃列日涅夫前去接任他们的职务。其他共和国和州的领导人大受震慑,遂不敢再对垦荒表示异议或说三道四。”

(三)改革并未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

赫鲁晓夫改革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改革始终有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自己又搞个人崇拜。以在苏共二十大上所做的“秘密报告”为起点,赫鲁晓夫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批判斯大林、批判个人崇拜的运动。但“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6]赫鲁晓夫在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等大权于一身后,一向以反对“个人崇拜”著称的他,开始骄傲自满起来,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搞个人专断,而且将“个人迷信”重新“复活”了。他给当时的苏联人民营造了这样的氛围:把斯大林踩在脚下,而把自己捧到天上。“赫鲁晓夫在十月革命时还不是布尔什维克党员,国内战争时期只是红军的低级政工人员,现在竟然被吹捧为苏联‘红军的缔造者。”[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赫鲁晓夫被鼓吹是苏联“宇宙之父”,而其本人竟同意这一“封号”。

其次,经济上的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摆脱斯大林“左”倾教条主义。这方面突出例子是赫鲁晓夫提出:“在三、四年内苏联按人口平均计算将在肉类、牛奶和黄油生产上赶上美国”[1](P128)的口号,其直接结果是“要数令人难以置信的‘梁赞惨败”。[8]梁赞州委第一书记拉里奥诺夫首倡并大规模发动的以高指标、浮夸风为特征的“大跃进”运动将梁赞州的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本人也因后来认识到自己瞒报成绩,无地自容开枪自杀。梁赞的失败虽然主要是由拉里奥诺夫直接组织,但其急功近利的做法却源自赫鲁晓夫。

再次,工业改组上的“条条”与“块块”问题。赫鲁晓夫错误地将旧体制的弊病归结于管理机构的不合理,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调整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上。他只是改变了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调整的只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对旧体制的痼疾没有丝毫触动。

(四) 国际环境的巨大压力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内部会议上做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结果》的报告,除在消除苏联国内的个人崇拜上发挥作用外,也给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压力,而这种压力不仅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来自社会主义国家。

首先,“秘密报告”成了西方反苏反共的重要武器。1956年3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驻莫斯科记者发回的关于“秘密报告”的报道,第二天路透社又对该报道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转播,6月4日,美国又以国务院的名义公开发表了“秘密报告”的全文。“这表明美国对它发表的文本的可靠性甘愿拿政府的名誉作担保。各国资产阶级政府见到美国发表的这个东西,如获至宝,竞相转载。”[3](P128-129)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当做了反苏反共的利器,大肆攻击社会主义,此时西方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其次,遭到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对。当时,包括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东德、阿尔巴尼亚和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表示反对赫鲁晓夫的这一报告。因为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有不少是斯大林的信徒,赫鲁晓夫的这一报告不仅损坏了斯大林的形象,也使得他们有些人正在树立的“个人崇拜”中断。报告造成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的危机。赫鲁晓夫对波匈事件上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他执政地位的稳固,因为这时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和其他组织中已形成了赫鲁晓夫的反对派,他们已将波匈事件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联系在一起了。“赫鲁晓夫也意识到这种威胁的存在,“以致他不得不采取措施,暂时控制一下非斯大林化运动。以后的几年里,他所实行的政策的特点是时放时收”,[8](P72)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改革的进程。

历史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导致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刻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完整地认识历史史实,能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使我们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苏]罗伊·麦德维杰夫著 王德树 李家禄等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2]罗·亚·麦德维杰夫.赫鲁晓夫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101.

[3]徐隆彬.赫鲁晓夫执政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4]新华月报,1955(3),166.

[5][苏]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17.

[6][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著 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39.

[7]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

[8]罗伊·麦德维杰夫著 邹于婴,宋佳译.赫鲁晓夫的执政年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猜你喜欢
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酒后狂骂“帝国主义”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瞧,那些改革推手
指责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军事改革及其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