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的学风

2015-12-09 03:36赵阳阳
山东青年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赵阳阳

摘要: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遗产,他艰苦卓绝地从事学习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了解并学习马克思个人的学风,对我们认真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从这个角度对马克思个人的学风做以论述,从而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所帮助。

关键词:马克思;学风;马克思主义

列宁曾经说过:熟悉那些伟大革命时期形成其思想和意志的人们的面貌,我们就能提高自己。同样,很好地学习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导师的优良学风,对于树立优秀的学风,完整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遗产,他艰苦卓绝地从事学习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了解并学习马克思个人的学风,对我们认真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大有裨益的。

一、树立伟大的理想 为人类的事业而奋斗

马克思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①早在蒙特利尔中学学习时,就显露出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坚持把“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统一作为选择职业时的主要指针。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年少时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后,由于当时反动的普鲁政府使马克思职业理想中断,于是,马克思转向报刊工作,直接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从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写稿,很快成为该报的主编,发表了如《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许多直接抨击反动政府的文章,这引起了当局的不安和镇压,《莱茵报》的股东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要求马克思把批判的调子降下来,马克思并没有妥协,辞去了主编的职务。离开《莱茵报》之后,马克思就与朋友卢格商量在法国创办新刊物,这就有了最后的《德法年鉴》。卢格后来回忆说:“马克思对我说,他不能同我继续共事了,因为我只是政治家,而他是共产主义者。②《德法年鉴》只出版了一期,马克思在其上面发表了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篇文章通过对犹太人解放问题的研究探讨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第二篇文章马克思对如何实现人类解放和由什么社会力量来实现人类解放问题做了探讨,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担负着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思想。这一时期,可以说马克思通过为农民利益辩护到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利益辩护进而发现无产阶级承担着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③

直到1883年去世,在四十年的奋斗中,马克思始终坚持学习和研究,为工人阶级锻造思想武器,写出了一系列富有战斗性的著作。如他和恩格斯共同写的《共产党宣言》这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个无产阶级文献,指引着无产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资本论》以无情的揭露和雄辩的论证,为资本主义的未来敲响了丧钟,鼓舞着无产者奋斗。

二、谦虚勤奋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

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之忆马克思中说甚至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这不限于他所专长的政治经济学,对各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学也无不如此。 的确如此,那么,马克思这种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能是哪里来的呢?毫无疑问,卓越的才能来自过人勤奋。马克思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其勤奋的学习精神的人,

首先表现在为寻求真理而有满腔热情和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我们从马克思的手稿和笔记中就可见一斑。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从1843年10月开始,马克思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他系统阅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文献,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约翰·雷姆赛·迈克库洛赫等人的著作。到1845年马克思就已经写了7本涉及政治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史、经济史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笔记。1850年,马克思利用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几乎是全欧洲最丰富、最完整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资料,在此研究了可能发现的所有的重要的经济学文献。这时,马克思研究的范围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史,而且还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财政、信用外贸等应用经济学,以及土地关系史、技术史和发明史等专门学科。到1853年底,马克思写了包括24个笔记本的读书笔记。④马克思后来说:我们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可是我自己的工作时间却往往两倍于此……。”

马克思勤奋学习的精神,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终身都保持着一种虚怀若谷,永不自满的学习态度。马克思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的无穷。”⑤

1867年8月24日,资本论》第一卷复印后,马克思立即把书的清样寄给了恩格斯,并在信上写到:“请把你的要求、批评、问题等等都写在清样上。这对我非常重要。在这封信上,马克思还向恩格斯请教了一个问题:”你作为一个厂主一定会知道,在必须以实物的形式五补偿固定资本以前,你们是怎样处理那些为补偿固定资本而刘流回的货币的。你一定回答我这个问题(不谈理论,纯粹谈实际)。⑥不仅是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就会死在其他学科方面,马克思只要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立即就像小学生一样努力钻研。正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上马克思这样说:“在制定政治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讯速地温习一遍。算术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⑦

三、学习的道路上要有百折不饶的精神

1841年,马克思在展望未来的时候,面对着旧世界,深深地感到未来的道路必然充满艰辛。在毕业的博士论文的序言上引用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反抗宙斯的话、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群殴宁愿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做宙斯忠顺的奴仆,在《资本论》法文版的序言上,马克思写下了这样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达到光辉的顶点。⑧由于要马克思搞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摧毁资产阶级旧世界,建立新的社会。所以他必将受到资产阶级的种种为难。1843年马克思先来到法国巴黎,开始自己的理论研究,但是1845年初,在德国政府的压力下,法国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从此马克思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动荡并没有摧毁马克思的顽强精神,在流亡中,马克思只要有立脚之地,便开始革命活动和研究工作。马克思说:“我是世界公民,我走到哪里就在那儿工作。”在《资本论》第一卷最后抄稿交出付印后。在给友人齐·迈耶尔的信中说:我为什么不能给您回信呢?因为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我希望,这样解释就够了。”⑨

四、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

马克思不仅重视理论的作用,更重视实践的作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的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马克思不仅从事理论反面的研究,而且,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后马克思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也就是后来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加入了同盟,与此同时,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道同这个组织中各种小资产阶级做了不可调和的斗争,用共产主义思想把同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把它引向了无产阶级的思想轨道。1864年9月,在伦敦成立了第一国际,当时马克思正在埋头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但是马克思认为这个组织将对指导工人和培养干部起到很大作用,于是他毅然参加了国际的工作。他为第一国家起草了最初的通告,许多决议案、声明、宣言、章程等重要文件,可以说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真正创立者。

马克思不但积极热情参加革命的实际斗争,而且在实际斗争中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把实际斗争中的经验和材料,加以概括,进行理论的创造。如对于当时怎么战胜资本主义社会,当时并没有现成的结论。马克思不是套用现成的公式和定义,更不是从主观的概念想象出发,而是扎扎实实面向实际,认真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和条件。

由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一向反对脱离实际的抽象议论。早在《莱茵报》做主编时,马克思就毫不客气地批评那些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要他们:“少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说一些漂亮话,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明确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严格的科学态度,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养成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学风。

五、批判继承相统一,善于创新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最先进的理论武器,它的产生和创立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创立这一革命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两千多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大胆创新。  马克思从来反对对历史遗产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主张有分析地全面地评价前人的成就,给他们以应有的科学地位,对于前人优秀的历史成果,他十分尊重,善于吸收和消化,加以充分运用,同时,马克思又以革命的批判精神,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化腐朽为神奇,进行批判改造,创立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其思想来源至今的关系就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就是用这些优秀的成果作为思想材料,加以批判改造,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十九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⑩在哲学方面,马克思全面研究了德国古典哲学,剥掉了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外壳,吸取了他的合理内核,加以唯物主义改造,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的、非历史观的及脱离实践的观点,抛弃了他思想中的宗教伦理杂质,吸取了它的合理内核”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经济方面,马克思主要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批判了他们在理论上的错误和阶级局限性,吸取了阿门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合理思想,根据他自己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无产阶级真是经济学的基础,完成了政治经济学领域里的大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马克思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功绩的同时,深刻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纯粹空想的性质,马克思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提出过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并充分利用其中那些有价值的合理理想,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阶级斗争学说的基础上,从而是他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六、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工作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马克思认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工作的结果。充分地占有材料,从这些实际材料的研究中得出一般结论,这是马克思学风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特点。

写作《资本论》,马克思1843年就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指导1857年才开始动手写作他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者25年里马克思千方百计地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他从这些文献中做出的摘录,就多达200多个印张。据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的过程中,曾经研究和利用过一千五百多种书籍和文献。正如列宁说的:“把马克思和达尔文相比较是完全正确的:《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吉祥联系的思想。

搜集和整理材料,这紧紧是马克思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要从实际材料中得出科学结论,还必须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工作,即对所掌握的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

式的内在联系。”以《资本论》为例,它以剩余价值为主线,逻辑严密地论证和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阶段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产生、成长、发展直至解决的历史必然性等,这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理论推导。并不是用现成的公式乱套。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马克思主义从一产生就显示出了它的科学性,这与马克思个人伟大而又科学的学风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学风对我们认识和了解并且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很有意义的,对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很有意义的。

[注释]

①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

②克里姆.马克思文献传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23.

③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6.

④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6.

⑤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172.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

⑩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1.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361021)

猜你喜欢
学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