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信推荐、点评

2015-12-10 05:48
诗潮 2015年9期
关键词:李一自喻挑夫

李一信(著名诗人,中华诗词学会驻会顾问,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赠曾志

陶铸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李一信荐评】这是在1969年“文革”高潮期间,陶铸受“四人帮”的逼害而写给夫人曾志的绝笔诗。诗人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出对夫人和战友的深厚感情,在困厄中对革命的向往。结句写出一个革命家的坦荡胸怀,充满人生哲理,堪为做人的座右铭。

李锐

惯于寂寞处阴凉,不与时光竞短长。

待到时花霜意重,千姿百态占秋光。

【李一信荐评】作者以菊花自喻,写出革命志士的气节,为而不争,却占尽秋光。

岱岳挑夫

范俊海

扁担似弯月,汗水胜流泉。

游客休争路,挑夫肩两山。

【李一信荐评】这是登泰山经常见到的场景。作者用浅显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写出挑夫的艰辛与伟岸,让读者与挑夫产生共鸣,共识人生肩负的沉重和人际间应相互理解与谦让的风格。

油灯忆

张景芳

半桶麻油点一冬,母亲深夜把衣缝。

休言灯火细如豆,却在童心梦里红。

【李一信荐评】这是一首忆旧的感恩诗。这景境也许离当今的生活已远,但对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母亲岂止是在油灯下缝补衣服啊,她是在漫漫长夜缝补贫穹的岁月与人生,此情此景仍然存活在童年的梦里。这种记忆永远在启示人们要知恩感恩,永不忘本。

夏夜旅次海滨

李栋恒

摇帘风送爽,拍岸浪催眠。

窗下波千里,云边月半圆。

【李一信荐评】历览古今绝句,四句皆对仗的颇少见。我印象最深的是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已成千古绝唱。李栋恒将军这首五言绝句,也是四句全对仗,读来清新、爽快,如置身海滨,月夜清风拂来,身心愉悦而陶醉。

过秦淮河

赖海雄

吧馆灯红酒客豪,画船舞乱曲声娇。

凄清唯有河中月,曾是伤心照六朝。

【李一信荐评】作者由现实入手,逐步引向历史的深远。由历史映照现实,把现实和历史糅在一起,使读者从中体悟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深远思虑。

对月

龙龙

对月人千里,相思又一年。

夜深花不寐,清露滴涓涓。

【李一信荐评】我们已熟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龙龙这首小诗却说月虽千里可共,而人分千里徒有相思,似是对苏东坡诗句的质疑。他的结句以花喻人,以露喻泪,细细含咏,韵味无穷。

咏梅

张晓虹

篱边一树抱幽姿,疏影清癯月上时。

迟秀寒天因待雪,冰怀元不要人知。

【李一信荐评】写梅实写人。梅待雪而开,雪白梅香,融为一体,谓之高洁清雅。但诗人说“冰怀元不要人知”,原来梅待雪的蕴意是“为而不争”,这真是人品之绝唱!

游稻川

杨斌儒

晓至田畴阡陌行,一川碧叶露晶莹。

轻嘘不让伊人语,静听稻禾抽穗声。

【李一信荐评】小诗营造出清晨毫无嘈杂之声的乡间清新的环境。结句顺理推出“静听稻禾抽穗声”的曼妙美景,章法和意坑令人为之击节!

山行

刘章

秋日寻诗去,山深石径斜。

独行无向导,一路问黄花。

【李一信荐评】这首《山行》颇具唐诗风韵。诗人秋天独入山径,寻花采诗,因不见行人,只能向黄花问路,既美化了景物,又巧妙地融入自我,读后沉思,韵味叠生。

太鹤松

李青葆

太鹤山头一棵松,枝遒干劲状如龙。

根深犹喜阳春雨,气旺但凭沃土功。

桃李芳芳甘寂寞,风霜凌厉自青葱。

云间仙鹤常为伴,乐享天年童话中。

【李一信荐评】作者用比兴的手法以松自喻。松的成长环境虽然艰苦,竞争也很激烈,但凭借阳光雨露的滋润、扎根沃土的坚韧、为而不争的历练,终于长成一棵挺拔“如龙”的大树。作者以享童话般的天年作结,突出表现了作者乐观潇洒的人生。

猜你喜欢
李一自喻挑夫
弟弟是属狐狸的?
温暖讲成语:栩栩如生
教室里的小麻雀
门道
门道
我与印度挑夫的故事
峡江挑夫
自喻“老牛”也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