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调动悟出升华

2015-12-11 12:07陈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范读朗读课文司马光

陈英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中,低年级有许多课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借助这些优美的语言文字,通过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收到最佳朗读效果。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也能把课文读得很美呢?以下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每当接触新课文时,我们首先应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其中包括读准字音、生字难词,读顺句子,尽量不要有一字一顿、一词一顿地“唱读”现象。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读书的能力所限,初次接触新课文,往往会“唱读”。这时,我通常要求他们“读不准时就在心里默读”,知道了哪里应连读,哪里可以停顿为止,再放声朗读。对于较易读错的多音字、初见面的新词、意思复杂的长句,还有小小的标点所表示的不同长短的停顿等等,不妨把它们单独提出,反复训练,再放回到句子中,与其他部分整合起来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遇到一个句子,能够凭借语言直觉来判断正误,这样浅层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

二、范读课文,激发情感

新大纲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关键,便是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以场传情,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范读”要成为一种朗读的训练艺术,就必须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以范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范读”中去思索、鉴赏、揣摩,达到范读启情的目的。教师的范读最容易感染学生,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朗读激情。因此,教师要借助美的声音、美的表情、美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如在教学《雨点》一文时,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形象的动作,使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词语有了鲜明、形象的感知,感受到了小雨点的可爱,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三、多种形式,调动情感

让低年级的小朋友觉得读课文有趣,并不容易。但小朋友的表现欲较强,可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范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轮读、引读、图文时照读、音乐伴读或朗读比赛。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边读边想中发现比较明显的好词、好句和好段,并注重学生的以读带讲,培养语感。此外,我还常运用读说结合法,以读带说,以说促读。如教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我都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文字转为自己的语言,以故事形式讲出来。这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某些学生结结巴巴说不下去,我就鼓励他们朗读课文,加深记忆,直到能把故事讲出来为止。读说结合的训练不但提高了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他们说得好,体会到多读的好处,必然更主动去读,这无形中就提高了读的积极性。

四、理解课文,悟出情感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讲究咬音吐字、表情达意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品味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才会真情流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样的一篇课文,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有的人读得干涩无味,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第一节时,我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边读一边想乌鸦的心情,想想怎么样读才能让别人了解乌鸦当时的心情?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学习,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自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五、发挥想象,升华情感

朗读,不仅仅是“重述”作者所叙述的那些情况,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想象文章所表现的画面,只有仿佛身临其境,才能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真谛。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文中第三节“小朋友们都慌了,叫着喊着,有的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缸被砸破,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读这一节要指导学生读出三种语气的转换:首先是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其他同伴的惊慌恐惧,不知所措;其次是司马光砸缸时的镇定自若,气定神闲;再次就是小朋友得救后的高兴、欢呼雀跃。读这三者语速由快到慢,最后到高昂,要有明显的对比,这样才能读出这一个小节的感情色彩。如果以“司马光用石头砸缸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为主线去引导学生朗读,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反应冷淡,不知如何回答,自然也就不能很好领会其中的朗读变化。不如换一个与实际相反的问题“如果司马光不用石头砸缸,后果会怎样”?这一下学生兴趣盎然,踊跃举手,纷纷发表各自不同看法:说出如果不用石头砸,孩子会淹死;如果等同伴去喊人,时间来不及等等。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从而也肯定了在当时砸缸是最及时最有效地办法。这更加能使学生意识到读出语气、语调、语速的强烈对比,才能表现出司马光遇事不慌,冷静,机智的品质。

如果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重视学生的朗读,耐心细致地去指导,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然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长此下去,学生到了高年级就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朗读的能力强了,课文也就能够读得更美了。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范读朗读课文司马光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之谜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青铜葵花》选段
司马光砸缸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