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纪事

2015-12-11 23:54李树华
滇池 2015年12期
关键词:磨房水磨小安

李树华

2012年 4月 16日,我和单位上的几个同事相约早上 6点就起来往清水河赶,为的是能够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就到达清水河。作为摄影爱好者,大家都不想错过摄影的黄金时间。

从祥云县城到米甸镇政府所在地米甸街虽说有 41公里,但都是刚修好的笔直的柏油路,只几十分钟时间就到了。到清水河要经过位于米甸镇西北部的香么所村,那里距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5公里,是弹石路,交通还算方便。

我们一行人到了香么所村后,在村委会院子里等村干部来给我们带路。

香么所村委会的小安来到了。他是村上的林管员后,经常在山上跑,对清水河一带肯定会很熟悉,镇村领导安排林管员小安给我们作向导,自然会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

“清水河离这里有多远?”我问小安。

“其实也没有多远,我们从香么所出发,到清水河不过也就六七公里左右。”小安轻松地回答我。

小安说的不错。其实,从香么所到清水河也就是“一上一下”,上一个坡,下一个坡就到了。山区的路就是这样,很少有平坦的路。

清水河是香么所的两个彝族自然村,分上清水河村和下清水河村。虽说有两个“村”,其实一个“村”不过百人。上清水河村在香么所上村北部 5公里处,海拔 2180米,彝语称:“咪麦嚜”(me),“咪麦”是水田的意思,“嚜”即尾部,意为有水田的地方,因位于清水河上游,故名。下清水河村又名“牛屎拉”,在香么所上村北部 6公里,海拔 2200米,彝语称“微拉嚜”(me),“微”,即猪,“拉”即厩,“嚜”即尾部,意为盖有猪厩的箐尾,因村居于上清水河下边,故名。

“看,那就是清水河……”我们顺着小安说的方向往前看,果然,在一个急转弯处,有一条由两条小河汇成的河流,在巨石间蜿蜒前行着。在阳光照耀下,河面上波光粼粼,就像一串闪亮的珍珠项链,装饰着美丽的群山。忽然想起,现在不是已经到春天了吗?也难怪,持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让人在山外面找不到一点春天的影子了,只有来到清水河,似乎才闻到了一点春天的气息,我多想被这种气息包围着,直到心中那一场久别的春雨到来……

“快停车,小贾……”面对眼前的清水河,我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连忙让驾驶员停车。

车一停稳,我们所有的人就跳下车,迫不及待地往清水河奔去。

啊,清水河终于到了!眼前,一江春水尽情流淌,如明镜般在峡谷间飘过,绵延的峰峦垂悬于碧水中,清澈透明。远视,那岩影波光、交相辉映的河面,宛如一幅寂静的山水画。近看,这清朗的一江春水,又分明是碧玉做成的明镜。我问自己,这就是清水河吗?它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我沿着河岸、跟随水流不停地往下游奔跑,把欢乐一路倒映在水面上。狭小的清水河虽不像奔腾的大江大河有惊涛骇浪和激流险滩,但却有一种盈盈的平静,我知道这是一种看透了烦躁以后的平静,它可以让人学会泰然处之享受处变不惊。

持续三年的干旱,让我在祥云已经很难看到水的影子,更不用说要听到流水的声音了。所以,一走到河边,我就再也不想离开,只想沿着河水顺流远行,虽然有些地段很难行,但我就喜欢这样的感觉,因为这样可以一直聆听流水的声音。轻轻一瞥,河面上巨石的每一个细节清晰可见,还有静卧在水面下闪闪发亮、纹理精致秀气的各种形状的小石子。我走了一大段,又站着回望上游,但见身后的清水河寂然无声,河面有若流动的玻璃,毫无瑕疵,干净而透澈,心情便一下子随之清澈起来。

在离古木桥不远的一片巨石下,我看见一池河水,像黑得发亮的丝绒,在宁静里泛着幽光,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生怕惊扰了河水,到了才知道,原来河水也睡着了,凝然不动,如同一缸浓浓的美酒。我随手捡起一个石头丢进去,轻柔的水波在一瞬间便缓缓漂散开来,把我被伤痛浸透的心也一同卷走了……

除了蓝天白云和河水,这里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谁说不是呢?核桃树、柳树正在抽出新的枝条;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探出头来向着阳光微笑;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嬉戏,蝴蝶在自由飞舞,蜜蜂则趴在花蕊上辛勤地采蜜,此时的清水河不但是一个花的世界,更像是一个蓄满幸福的家园。

湛蓝的晴空下,凉风阵阵吹来,清水河两岸,风光更加动人。

慢慢的,我感到,河流已经淌入了我的心中。我将自己置身河中,让内心慢慢地浸入河水,在河流中湿透一切,过滤自己。此情此景,我的双眼已不再疲惫,抬头望一眼太阳,阳光也变得不再刺眼。俯身,通透的阳光就像千万条金线,洒在河面上,让自己的影子也若明镜般清晰。再想想我自己,虽然第一次出现在这陌生的世界里,但心魂却早已来到了清水河的天空上。

乡村生活给我留下的童年记忆已经不多,除了土主庙 ,就只有水磨房了。想不到这一次在清水河,居然还会看到绝迹多年的水磨房,顿时勾起了许多对水磨房的思绪。

踏进水磨房,我似乎闻到了充满房间的油籽香味。在与小安了解有关水磨房的情况时,同行的人们已没有谁能说得出哪里还有水磨房的遗迹了,大家都一致认为,能巧遇到这座水磨房实在是太难得了。可想而知,清水河的水磨房曾经也是一幅水碧山青、逐水而立、充满生机的生活画面。它由引水道、水轮、磨盘和磨轴等组成,曾经是重要的水力工具,在过去是一种先进的机械设备。据史料记载,水磨在全国各地都普遍使用,只是由于地域的不同 ,样式不尽相同,但基本构造却大致相同。

在我的眼里,水磨房就如同逝者如斯的日子,它不停地旋转,不分昼夜,磨面无数,流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叶,由于电力磨面机的逐渐普及,才陆续完成了其沉重的使命后功成身退。我仔细观察眼前的水磨,发现形如牛车轮的磨轮是用比较坚硬而不易腐烂的柳木做成的,直径 3米左右,用 36根辐条,据说是为了取“三十六天罡”之意,连接柱体的是大小两个同心圆。小圆内外横钉了 72片“水瓦”,取“七十二地煞”之意,匀称平衡、错落有致。轴下安一铸铁圆窝,置于用铸铁做成的“鹿角”上,其余角固定在原木墩上,应该是埋在水中的。渠口斜置水槽,上端与渠口相接,下口安置于磨轮之上,以渠水之力能最大限度冲动磨轮为佳。

水磨房一直是昔日的乡村景色,如今已渐行渐远,淡出生活,以令人伤感的速度 ,向着人类记忆的深处走去,让人在田园牧歌式的美丽背后,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曾任陇右提刑官的北宋著名文学家、监察御史张舜民,在岷州(今甘肃岷县)任职期间即兴挥毫写有《水磨赋》,颇有气势。其中写道:“覆厦屋之沉沉,洒长溪之沸沸。徒观夫老鸦咸集,麦禾山积。碓臼相置,齿牙相切。碾磨更易,昼夜不息。汹汹浩浩,砰砰砺砺。鼓浪扬浮,交相触击。飞屑起涛,雪翻冰析……力尽而休,功成而退,若君子之善出处也。”可见水磨蕴涵着古朴的情调,浸透着山水相依的幽雅情致,是山水交融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沿河的村庄里,几乎都有水磨房。一座陈旧的水磨房,往往镌刻着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往事。只是今天,我们所能想起的,除了水磨房,还有深切地怀念和美丽的依恋。不是吗?当那一股清水沿上游沟渠夹涌而来,湍急着打动水轮带动石磨不停地运转时,女人们把收获的粮食淘簸干净后,用什物盛上抬到水磨房里,然后就在水磨房里忙碌着……

水磨前,村妇俯河淘粮、洗菜、洗衣。学步的幼童在一侧的高地上不时投下石块,水花溅在村妇的身上,清脆的笑声不时回响在河水间。水磨坊下,落水又流回河流,在汇合处陡然形成一凹浅潭,潭里一群鹅鸭悠然戏水,等待有漏筛的粮物随水流漂出,粮食的芳香不时浸满峡谷——好一幅美好的田园诗画,可惜如今只能任思绪飞扬,情感凝结,在内心中去想象了。

下清水河村就在水磨房北边的山坡上,我顺着核桃树爬上去,才走了几步,就听见有人在用当地话在喊我:“来我家闲闲噶?”那口气,就像喊个老熟人一样,我一愣,连忙答应道:“好好好,我就是上来你们家闲的。”这是一家好客的人,还没进门,主人家就给我递烟,然后很客气地说:“你是县上下来的干部噶?今早就在我家吃饭了噶?”我知道主人是认真的,便说:“不用了,我们还有事情的,谢谢了。”让我想不到的是,这家人屋子里的摆设和坝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电视、沙发、手机、摩托车一应俱全,院子里到处是猪马牛羊鸡鸭,房前屋后都是核桃树,看起来日子过得蛮不错,这可以从主人家的笑脸上看得出来。

在路口的一座小木桥旁,有几个老人在树阴下乘凉,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小木桥下,有两个青年人在洗衣服,男的在一边笑嘻嘻地看着女的,女的在水里使劲拍打衣服,应该是一对恋人吧。我急忙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唯恐惊动了他们,想不到那个女的发现我后,马上就害羞地把头转了过去……对于生活在县城里的人来说,这样的“害羞”场景实在是很难见到了。

眼前的清水河是宁静的,宁静到没有一点声音。这里没有璀璨的霓虹,没有夜晚的灯光,也没有路上车水马龙般穿梭的行人。可这里却有一种自然清新的美,美得就像眼前知道害羞的女子 ……

忽然想到,清水河不就是一位害羞的女子么?它赋予这里灵性和生命,也同样会孕育出情深味长乡土浓郁的故事,它一次次唤起人们正在消失的记忆,让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潺潺水声飘向远方。

猜你喜欢
磨房水磨小安
家里有蟑螂!小安教你轻松消灭它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小安与你“食”话实说
小安告诉你
小安告诉你
豫西北沁河流域水磨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水磨钻施工工艺在路基抗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心中的老磨房
国王也拆不掉的磨房
小磨房(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