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研究

2015-12-12 07:32夏斐,梅盈盈
关键词:资助

梅盈盈,女,安徽蒙城人,安庆师范学院学生处资助服务科副科长,讲师。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25 13:0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625.1612.034.html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研究

夏斐1,梅盈盈2

(1.安庆师范学院团委;2.安庆师范学院学生处,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德育工程,在资助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能十分重要。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高校资助工作中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缺失,资助育人功能减弱。坚持“育人为本”,将心理预警与经济资助相结合,勤工助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家庭走访与学生体验相结合,才能创新资助育人模式。

关键词:育人为本;心理预警;资助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SK2015A139)。

作者简介:夏斐,男,安徽六安人,安庆师范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7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3.037

建立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自2007年新资助体系建立以来,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逐年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受助范围不断扩大,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国家宏观的资助政策运行的背景下,高校如何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拓展资助平台,完善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成为当前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体现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1]。“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德育为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其个性和承认差别”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所在。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既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求把资助育人与解决经济困难有机结合,不仅要保障贫困学生就学的权利,更要使受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人,励志成才,走向成功。

目前,全覆盖、立体化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发挥育人功能的途径可以说贯穿始终。比如:“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决了他们的学费问题,有效保证其顺利入学。国家奖助学金和校内资助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保证其安心学习。在贫困生认定和国家助学贷款等工作的申请、审核和毕业确认的过程中,高校的诚信教育应贯穿始终,通过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图片展、诚信签名和宣誓等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国家奖助学金的政策宣传阶段,高校应加强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让学生在受助的同时能够感恩知荣、自立自强。在勤工助学和公益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受助学生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体验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受助学生感恩社会、励志成才的良好品德。因此,资助育人功能贯穿在资助工作全过程。同时,在资助工作中树立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感恩奉献的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会激励更多在校大学生自强进取、感恩社会。

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缺失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资助育人,助人自助”。因此,资助工作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有效结合,导致资助工作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也折射出当前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缺失。

1.贫困生认定不准确影响资助资金评审的公平性。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认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奖助学金评审的公正性。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对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卑,不愿让人知道家庭的不幸,导致出现认定不准确现象。此外,大一新生刚入校就要进行贫困认定,辅导员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只能凭借学生本人的申请和地方出具的证明进行认定,在贫困生资格认定问题上存在薄弱环节。虽然各高校都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平均消费情况、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员组成、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纳入到贫困生资格认定范畴中去,但由于贫困生资格认定是一项极为复杂、标准难以统一的工作,而学校资助工作人员有限,很难逐项核实,造成贫困生认定结果不够准确。在贫困生认定中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反映出资助工作中诚信教育不到位;贫困生不能正视目前遇到的经济困难,心理脆弱、闭锁,反映出资助工作中人文关怀不足。

2.大学生诚信缺失导致不良还款率攀升。

诚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由于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受助学生由于缺乏诚信恶意欠款而被银行告上法庭的事例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关注。为了了解受助学生的诚信状况,笔者曾做过关于受助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结果如下:

如表所示,43%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钱先垫上,27%的学生选择向亲友借钱还贷。虽然只有1%的学生选择不打算还,但也有29%的学生选择先欠着等有能力再说,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等有能力了也不会去还款,而是恶意欠款。在已毕业的逾期贷款学生中,由于缺乏诚信而欠款不还的占很大比例。受助大学生诚信观念不强,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还款率攀升。

3.重物质资助,轻精神帮扶,受助学生出现“等、靠、争” 心理。

近几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金额逐年增长。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统计,2007-2011年,全国共资助普通高校学生1.79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 817.18亿元[2]。在资助金额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高校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却没有跟上。在具体资助工作中,对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欠缺,部分学生对于国家资助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养成 “等、靠、争”的心理。有些贫困学生不积极争取勤工助学岗位,坐等国家资助。有些学生认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国家理所当然要资助我”,对于国家资助缺乏基本的感恩意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视国家奖助学金为“天上掉下的馅饼”[3]。在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评审过程中,出现学生不争专业奖学金,而争当贫困生的奇怪现象。为了获得补助,有些学生甚至在生活中伪装自己,一旦拿到补助后,不能正确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4.资助体系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有的学生家庭是低保户,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庭突遭变故,也有学生身体残疾等等。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还担负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责任。面对紧张的学习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孤僻、焦虑、抑郁和退缩等心理问题[4]。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要做到“资助育人”,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还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高校已建立起“奖、助、贷、勤、补、减”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却忽视了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扶。对于一线资助工作人员来说,大量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主要的工作时间,根本无暇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学业、就业和经济贫困的多重压力之下,尽管许多学生能够化压力为动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帮扶,不少贫困生出现了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

三、坚持“育人为本”,创新资助工作路径

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活动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根本[5]。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仅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同时还要加强人文关怀,将心理预警与经济资助相结合,勤工助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家庭走访与学生体验相结合,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新路径。

1.心理预警与经济资助相结合,全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了抑郁心理的产生,个别贫困生甚至会做出极端的行为[6]。由于经济上的窘迫,生活上的困难,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导致焦虑、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关注主要表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关注得很少。因此,经济资助应与心理脱贫并重,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心理健康、学业、就业等方面有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关爱档案,给予特殊的关爱,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同时建立 “学院-课堂-寝室-家长”四位一体的预警模式,设置预警学生信息库,及时了解预警学生情况,加强辅导员和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采取多样化帮扶举措。此外,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测,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在班级设置心理委员,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安排具备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辅导员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建立档案、心理预警、关爱帮扶、沟通反馈等一系列举措,建立全方位帮扶的长效机制。

2.勤工助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系统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是一项务实的工作,旨在鼓励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投身实践,磨砺意志,积累更多社会经验。在国家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对资助绩效和资助育人效果提出要求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改变以往工作思路,在勤工助学工作中注重贫困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勤工助学岗位的设定可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和工作时间来划分,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实行集中招聘与部门分散招聘相结合,多设置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工作岗位,鼓励贫困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此外,在校园内实行公益劳动与资助相结合,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以能力提升为目的的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和公益劳动制度的推行,既能培养受助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就业观念,也能进一步提升受助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家庭走访与学生体验相结合,加强学生反思教育和敬畏意识培养。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资助资金评审的公平、公正,要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生家庭掌握真实情况。对受助学生家庭的走访应坚持“重点回访与全面回访”相结合,“日常回访与集中回访”相结合的原则,走访工作应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反思教育,在走访中应鼓励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参加,让学生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感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通过实地查看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走访形式,对学生进行反思教育,培养学生的敬畏意识。

资助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在落实资助政策的同时,加强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十分必要。高校应在心理预警中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帮扶,给学生创造体验和参与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丽清,傅麟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北京城市学院教育专业德育实训初探 [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12).

[2]百度文库.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摘编(2007-2011年)[EB/OL].(2012-10-24)[2014-09-12].http://wenku.baidu.com/view/83ff9e6f011ca300a6c390d0.html.

[3]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

[4]刘征.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

[5]安江燕,谷忠新.基于人文关怀视角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J].前沿,2012(2).

[6]张春玲.提升资助育人工作效果探索[J].理论观察,2013(4).

责任编校:汪沛

猜你喜欢
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辽宁大连:10年资助4207名农民工上大学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国家资助定向招生农村娃上大学不再愁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