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传统民居

2015-12-12 06:36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居屋顶马来西亚

古老神秘的传统民居

美丽富饶的马来西亚是一个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的东南亚岛国,正是那些郁郁葱葱覆盖着广袤沃土的绿色环境,为马来西亚人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繁衍栖息之地,马来西亚传统民居建筑也因地制宜地构建在林地与木头的世界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来西亚传统民居。

沿着马来西亚的国道驾车行驶,可以浏览整个马来半岛。这条国道从北至南贯穿整个马来半岛,连结包括首都吉隆坡在内的各大城市、小镇、乡村,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之中,各种各样的住房尽收眼底。这其中就有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民居:浮脚楼和长屋。

水上“浮脚楼”

马来西亚人居住的传统房屋与中国傣族竹楼样式相似,是单层建筑,房子离地面几尺高,由若干根木柱支撑着,所以称它为“浮脚楼”。

浮脚楼是马来西亚的传统民居,别具风采。在首都吉隆坡,到处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和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但在乡村或城郊,马来西亚人却喜欢住在传统的“浮脚楼”里。这是因为马来人早期的住房与海、河密切相关,为了捕鱼、喝水、运输的方便,就在海边河畔搭屋成家,渔村建在水上,所谓街道就是一些连接起来的小桥。在马来西亚北部,常常可以见到放木排工人的村庄,宽宽的木筏上有竹制的茅屋,在马来西亚的港口城市,有许多船上人家,他们终生在船上居住。

在“浮脚楼”的单层建筑里,房子的骨架是由木柱做成,而墙、天棚和地板都是用竹板和丝篾做成。屋顶一般是两面坡的,上用树叶(现在也有用木板)铺盖而成,屋顶的坡度很陡也很长,一方面为了雨水能畅流,另一方面是为了遮住窗前强烈的光线。地板离地有数尺高,可防止湿气和蛇、鼠的侵害。门口有一架固定的梯子,来访客人须先脱鞋,后踩着梯子上去。屋子底下用来圈养水牛和其他家畜,有些类似中国傣族的吊脚楼。

海边或渔村的住房一般把正面朝向海,为了防季风,则把屋顶朝向陆地一侧的坡面做得特别陡峭,并且很低。按照马来人习惯,屋门不能朝南,有一种说法是这会给屋里人带来不幸。

雨林“长屋”

在马来西亚东部地区沙捞越州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被称为“长屋”的独特民居。长屋往往沿河而建,因地势不同,有的呈“一”字型,外观整齐,有的蜿蜒起伏,连绵成片。长屋短则数十米,长则超过百米,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马来西亚特有的人文景观。

长屋的主人主要是当地的伊班人。有的长屋可以住几户人家,有的可以住几百户人家,长屋就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他们选举有威望的人当屋长,负责处理长屋内的婚丧嫁娶之事,有了纠纷也需要屋长来裁决,不称职者随时可以撤换重选。长屋内巫师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不仅替族人主持宗教仪式,还为病人驱魔鬼、医治疾病,是受人尊敬的神的使者。

长屋由高架木桩支起,离地面2至3米,上面住人,屋下饲养家禽牲畜。传统的长屋充满民族色彩,多是竹木结构,以木板或椰树叶覆盖屋顶,周围有篱笆环绕,以防偷袭。长屋的结构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晒棚,供暴晒谷物和其他用途;二是居室,房间和卧室用木板做墙壁隔开,居住者一般都席地而睡;三是长廊,上有屋顶遮盖,是长屋用途最广的地方,既是家庭开会场所、活动中心,又是会客地点,重要的仪式与庆典都在长廊举行。

住在同一间长屋里的人互有亲戚关系。每当添丁进口,就不断增盖。因此,长屋越长,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多个长屋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村子。村子里的长屋少则几十间,多则近百间。在古老的长屋里,人们还会见到用草绳吊起的骷髅头,这就是传说中的“猎人头”。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伊班族人就有猎取人头的风俗。男孩年满18岁时,就必须设法猎取一个敌人的头颅挂在门外,以示长大成人。据说悬挂头颅越多的人家,来求亲的女孩子就越多。

虽然猎人头的风俗早已绝迹,但那些早年留下来的头颅依然保存在一些长屋中。这些头颅骨当年以火烤或风干等方式进行“清理”,被套在吊网中,悬挂在房檐下。按照伊班人的传统,这些头颅骨是不可以用手随便触碰的。尽管已过了上百年,看上去仍然令人毛骨悚然。

马来西亚的传统民居远远不止这两种,这里居住着不同的种族,所以房屋的建造也会各有不同。不过最具标志性的还是浮脚楼和长屋,去到马来西亚旅游,一定要去体验一次这种特有的居民房屋,才不枉马来西亚之行!

猜你喜欢
民居屋顶马来西亚
借“光”生财的屋顶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屋顶屋
有你在可真好呀
屋顶的雪(外四首)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