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森林金华打造健康之城

2015-12-13 06:49撰文王迦琳董爱斌
浙江林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华市金华绿化

□撰文//王迦琳 董爱斌

创建森林金华打造健康之城

□撰文//王迦琳 董爱斌

金华古称婺州,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近几年来,金华按照“赶超发展、浙中崛起”的总体要求,以“弘扬生态文明、加快绿色崛起”为基本目标,以“浙中福地森林金华、仙山婺水健康之城”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绿色低碳、自然和谐、宜居宜业的森林生态城市,全面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01%,森林面积983万亩,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达19.7%,基本形成了“城乡森林化、通道林荫化、水岸绿茵化、农田林网化、森林网络化”的城市乡村统筹、山水路田一体、防护功能完备的城乡森林生态体系。

统筹规划 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成立组织。为加强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金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政协主席任主任,相关市领导任副主任,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金华市“关注森林”组委会,凝聚合力、高位推进,共同推动创建工作。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均建立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机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落实工作职责,严格分解目标任务,积极抓好创建工作。同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市相关部门签订《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责任书》,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机制。

编制规划。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思路,充分结合市情、林情,编制形成了《金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并由市政府批准实施《金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建设“十大工程”,持续提升森林生态景观、繁荣森林文化、发展森林产业,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市与森林水乳交融”的森林金华。

落实工作。金华市本级、磐安县、东阳市、武义县、永康市多次召开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布置会、迎检会,统筹开展工作,并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2014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复函,同意金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倾力打造“绿色商城”,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兰溪市、浦江县加快步伐,力争通过1年努力,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城市。

制定政策 加快落实重点难点工作

金华市以“新增绿量、提升绿质”为主要内容,以“绿化婺州”行动为抓手,以高速公路等通道绿化和村庄绿化提升为重点,大力实施创建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八大行动”,有力地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制订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金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办法》、《金华市本级实施村庄绿化提升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通知》,促进了村庄绿化提升,并突破和解决了高速公路绿化任务目标等重点和难点工作。各县(市、区)也积极响应,例如,永康市出台了《永康市平原绿化项目扶持管理办法(试行)》、《永康市通道绿化建设管理办法》等鼓励政策,明确了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单位的补助标准,同时,将通道绿化的租地费用和建设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管护费用逐年从专项资金中支出。

借力创森,推进村庄绿化。城市规划区建成市级以上森林村庄223个;建设生态公益林67.6万亩,优质林分471万亩;市郊四周成片分布18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分别延伸到市郊南山、北山,形成壮观的城市“绿肺”。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城市森林为核心,以山区森林为主体,以村镇、苗木绿地为延伸,以森林水岸、森林通道、田间林网为廊道的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金华市委、市政府还启动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浙中水乡”建设,使金华向着更美、更宜居的方向大步推进。

精心组织 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建设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为确保森林城市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市、县两级政府建立了“财政主导、项目整合、企业自筹、社会支持、个人认建(认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整合各类资源,扩大有效投入。2013年以来,婺城区投入1.7亿元,完成平原绿化9758亩、森林抚育8万亩;金东区投资1.42亿元建设金义都市新区绿化;金华开发区投入5000万元,新增绿化225亩;永康市用于通道绿化、森林城镇(村庄)、城市重点绿化等资金达1.1亿元;义乌市投入8.96亿元安排城乡绿化工作,且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森林村庄建设;武义县投入2亿元用于重点工程绿化建设,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59.5亩;东阳市投入绿化建设资金7.6亿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300亩;磐安县安排1.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森林城市创建和绿化工作。

重点建设城区绿化。目前,金华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5.11%,绿化覆盖率为37.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8平方米,市区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2724万平方米;市区建成区拥有公园、广场、游园等主要公园绿地55处,市民出门平均500米以内有公园休闲绿地。婺州公园、黄宾虹公园、假日公园、燕尾洲公园等16个各具特色的公园串起了金华城市滨江绿化长廊。万佛塔公园、铁路遗址公园、儿童公园等6个规划中的临水公园,将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新去处。市区“三江六岸”长37公里的临水岸边建成60—200米宽度不等的绿化休闲带,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规划区四周建有环城生态景观林3500亩;公路、铁路、城区骨干道路和河岸绿化率达90%以上。

形成地方特色优势。金华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因地制宜打造亮点。金华市区加大“三江六岸”景观带改造提升工程和绿道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公园档次和绿化质量;义乌市加大“创森十大工程”建设,竭力加快城市绿肺和森林通道工程建设;东阳市积极推进江滨景观绿化改造工作,优化提升了江堤春晓和百工园2个主题公园;武义县着力加强休闲绿道工程和壶山、郭洞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永康市加大村庄绿化和防护林网建设;兰溪市突出森林通道建设,在通道沿线两侧和村庄营造绿化景观带;浦江县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实施香榧良种推广3500亩、生态复合经营1000亩、建设香榧良种繁育基地1个,油茶良种推广2000亩;磐安县转变建设理念,利用山体优势,建设花台山公园、塔山公园、双溪口公园等一批绿化精品公园。

层层发动 着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需要让群众知晓、让群众支持、让群众参与。

舆论促动。各地紧密结合重点工作,主动争取报刊、电视、网络、电台等媒体的支持,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活动,逐步扩大市民对森林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积极营造“爱绿、植绿、护绿、养绿”的社会氛围。在《新华每日电讯》、《国土绿化》、《绿色时报》等全国性报纸杂志发文,深入介绍金华市创建情况。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金华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简报》共收录平原绿化、森林城市创建相关信息20期,送发简报3000余份;各地刊登各级报刊报道575篇,录播广播电视新闻报道75期,发送宣传手机短信500余万条,灯箱广告、墙体广告、车身广告以及系列宣传活动此起彼伏,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参与氛围。

活动推动。全市以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为主体,发动各级机关、团体、学校和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先后举办了社区邻居节、花卉园艺进社区、珍贵树种进千村、彩化校园——万名学子植绿护绿、市民义务植绿护绿等活动,组织了以森林城市建设为主体的摄影、征文、绘画比赛,参观生态科普基地等活动,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森林城市建设,提高市民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和知晓率。磐安县开办创森专栏6期,播出公益广告1500次;武义县印发创森广告1万份,在电视台播放创森专题节目48期。

未来几年,金华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总体思路,围绕“一核、二廊、四屏、八星、多点”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重点实施城郊山体森林景观建设、森林提质建设、景观公园绿化建设、森林水岸建设、森林通道建设等“十大工程”,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转型升级、迈向“两富”“两美”金华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金华市金华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岁朝清供
寿鹤延年
金华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红气球请客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我爱绿化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