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结果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中个性特性差异的应用研究

2015-12-13 03:34郑鸿伟张亚莉王灵君安俊芳许力新
安徽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焦虑症量表差异

郑鸿伟,张亚莉,王灵君,安俊芳,许力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疾病,患者以长期性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1],其症状表现通常与所处环境不符,主要有闷闷不乐、悲痛欲绝甚至处于木僵状态等表现。该病易反复发作,多数情况下可有效缓解,但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病程或出现后遗症。焦虑症也是一种精神性疾病,患者常有痛苦、不适感,终身罹患该病的人约占 3.6% ~28.8%,35 岁左右发病的患者约占 90%[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抑郁症与焦虑症同属精神性疾病,其出现时间和某些临床症状具有一致性,临床上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医学上称之为抑郁与焦虑共病,但二者在发病的病理心理机制上存在差异[3]。本文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对上述两种患者MMPI特点差异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1—4月以来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50例、焦虑症患者150例以及鉴定精神健康的正常人群10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焦虑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其他躯体疾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的患者、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有精神病症状者、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本次研究中1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组,100例正常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15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焦虑组。抑郁组:男性64例、女性86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29.4±19.4)岁,平均受教育年数(10.5 ±5.2)年,病程 0.5~2年,平均(0.8 ±0.5)年。焦虑组:男性 72 例、女性78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0.4±18.7)岁,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62人、高中文化57人、大专及以上31人,病程0.5 ~2 年,平均(0.6 ±0.5)年。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58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1.4 ±18.7)岁,平均受教育年数(11.2 ±5.4)年。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数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抑郁症组、焦虑症组和对照组均给予MMPI测试,对10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癔症(Hy)、病态人格(Pd)、男子—女子气(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性(Si)和疑问量表(Q)、说谎量表(L)、诈病量表(F)、校正量表(K)等4个效度量表分进行统计。判定标准:(1)表原始分<20;(2)疑问量表计分<22项;(3)F值>K值与(或)L值。以上三项均符合即可作为有效答卷。计算上述各量表的原始分,然后将T分数换算出来,效度量表中T分值均≤70分表示所测结果有效。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收集数据录入Excel 2003,在SPSS10.0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量表测试结果在两组研究对象的得分情况详见表1。效度量表:Q、L、F、K得分值在三组间比较,Q在三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和焦虑组的L、K得分值低于病例组、病例组的F得分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量表中T分值均没有大于70分,所测结果有效。

量表测试结果的比较中,抑郁组、焦虑组的D、Si得分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D、Si得分显著高于焦虑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间 Hs、Hy、Pd、Pa、Pt、Sc、Mf、Ma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MMPI量表得分情况(±s)

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MMPI量表得分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焦虑症比较#P <0.01。

量表 抑郁组(n=150)焦虑组(n=150)对照组(n=100)F P Q 48.53 ±9.93 48.89 ±6.54 48.18 ±10.33 0.674 >0.05 L 44.79 ±14.68*45.01 ±2.14* 48.49 ±10.28 2.187 <0.05 F 62.73 ±13.77*#56.74 ±12.58* 45.16 ±9.82 11.024 <0.01 K 44.94 ±10.48*#42.67 ±9.55*52.15 ±11.83 7.09 <0.01 Hs 7.82 ±6.22 7.44 ±6.85 7.14 ±5.28 0.898 >0.05 D 36.41 ±8.43*#31.82 ±6.98* 23.46 ±6.93 12.753 <0.01 Hy 23.01 ±10.14 23.32 ±9.95 22.87 ±9.74 0.353 >0.05 Pd 16.94 ±4.97 17.01 ±5.58 16.83 ±4.57 0.268 >0.05 Mf 27.76 ±6.17 27.14 ±7.85 27.02 ±5.89 0.946 >0.05 Pa 14.35 ±6.24 14.23 ±5.95 13.94 ±4.79 0.557 >0.05 Pt 15.02 ±10.83 15.18 ±10.96 14.65 ±9.15 0.41 >0.05 Sc 16.14 ±11.72 15.84 ±10.96 15.52 ±11.28 0.416 >0.05 Ma 18.44 ±6.85 18.13 ±7.62 17.09 ±6.78 1.526 >0.05 Si35.11 ±6.82*#32.85 ±11.55*29.24 ±5.58 7.156 <0.01

3 讨论

抑郁与焦虑均为精神科常见疾病,除单一疾病外,还存在焦虑抑郁共病等形式[4]。引发抑郁、焦虑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和身体因素。有研究发现[5],遗传因素是引发抑郁症、焦虑症的重要因素。与普通人群相比,直系和近亲属之间发生同病的几率要高的多。其中父母、兄弟和子女等直系亲属的发病一致性可达12%~24%,堂兄弟姐妹约为2.5%。从生化机制上来看,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多巴胺等因素有关,也有报道认为多巴胺、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等的含量与调节情况有可能引发抑郁症[6]。临床实践发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与个人的成长及其所处的环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些不利于心理调节和疏泄的社会环境极易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幼年时的成长经历、个人的行为表现、人格类型及自尊水平等心理因素以及在遭遇不幸事件或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婚姻状况不如意等重大悲观事件时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抑郁症和焦虑症。从身体因素上来看,当个人发生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性疾病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时易因长期的治疗和病痛折磨引发抑郁症和焦虑症。

从临床表现和特点上来看,王阳等[7]从人格研究的角度对焦虑症患者的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此类患者存在较为强烈的悲观心理,对各种应激反应强烈,常应用幻想或躯体化等不成熟的方式来进行防御。MMPI常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观察,是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近年来的应用十分广泛[8]。董效信等[9]应用 MMPI量表对焦虑症患者研究发现,其 F、D、Hs、Hy、Pa、Pd、Pt、Sc、Si等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显示抑郁组、焦虑组的D、Si得分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相一致。此外,抑郁症与焦虑症组Hs、Pt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定、对应激反应强烈、焦虑紧张和躯体化等现象。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引导其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逐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学会有效管理情绪,减少幻想、躯体化或退缩等消极防御方式,提升并完善其个性,为疾病的治疗创造良好条件。董效信等[9]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行为偏离正常人群,常有思维异常、存在病理性思维等临床表现,同时还会作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古怪行为。本次研究发现抑郁组D、Si得分显著高于焦虑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倾向,主要表现为孤僻、悲观、回避、退缩和依赖等人格特点,在治疗上应从认知和行为等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有研究发现[10],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部分相似性,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次研究发现,抑郁症组的D和Si得分均高于焦虑症组,提示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阻滞、情绪低落、社交闭塞和退缩等社会指向内倾性更加明显。因此,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着重矫正他们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扭转其认知结构,学会客观对待自己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

综上所述,MMPI在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个性基础上存在一定相同性及差异性,两类患者在思维内容与感觉障碍方面趋同,而抑郁症患者在社会指向内倾性方面比焦虑症患者明显更为突出。通过对MMPI结果进行分析可为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李志民.精神科抑郁症与焦虑症分析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226 -227.

[2]徐丽红.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2):23 -24.

[3]孟 丽,徐 艳,王复字.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69 -70.

[4]高春强.文拉法辛与多塞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7 -8.

[5]魏 熙.大学生抑郁症的原因及治疗概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49 -1050.

[6]Quan MN,Zhang N,Wang YY,et al.Possibl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meantime in behaviors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of a depression rat mode[J].Neuroscience,2011,182:88 -97.

[7]王 阳,李箕君,王 纯,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1):8 -10.

[8]胡一文,余雪梅.某三甲医院新职工MMPI测试结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2):325 -326.

[9]董效信,马修堂,王 黎,等.抑郁症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因子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447 -1449.

[10]杨云斌,周朝当.焦虑症抑郁症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质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2):71 -72,75.

猜你喜欢
焦虑症量表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