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阳性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2015-12-13 03:34朱娟娟邢小平胡志军潘晓龙唐吉斌
安徽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免疫性肝病生化

朱娟娟,潘 恺,刘 娜,邢小平,胡志军,潘晓龙,唐吉斌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铜陵 244002)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系统损伤性疾病[1],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以及重叠综合征。目前的诊断主要通过肝功能异常以及自身抗体的检出,但由于该类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因此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常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作为筛查,但仍需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来进行确诊。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阳性的64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旨在探讨ALD患者肝功能和自身特异性抗体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根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阳性患者64例,最终确诊56例,其中AILD 47例,包括AIH 4例,PBC43例,患者中男11例,女36例,年龄25~78岁,中位为年龄56岁。其余9例为非AILD患者,包括糖尿病4例,病毒性肝炎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例,胃恶性肿瘤1例,男4例,女5例,年龄39~71岁,中位年龄为55岁。另外8例由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或追踪丢失而未能最终确诊。AIH诊断依据2010美国肝病学会(AASLD)推荐的评分标准[2],PBC诊断依据2009年AASLD制定的诊断标准[3]。

1.2 检测项目及方法 自身抗体检测采用德国欧蒙公司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可检测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M2-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Ro-52抗体,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操作。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宁波美康试剂,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整体+分割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两两比较,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整体 +分割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结果 56例确诊患者各抗体阳性率结果见表1。经三组整体比较得出:抗(AMA)-M2、抗BPO、抗LKM-1和抗LC-1四种抗体在三组人群中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 17.414、9.000、12.795 和26.963,P 值分别为 0.000、0.011、0.002 和 0.000,其余抗体阳性率在三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数据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IH组抗LKM-1和抗LC-1抗体的阳性率高于 PBC 组(χ2为 13.919 和 22.456,P 值均为0.000),同时AIH组抗LC-1抗体的阳性率也高于非AILD组(χ2为5.318和 22.456,P 值为0.021),PBC 组中抗(AMA)-M2、抗BPO抗体阳性率高于非AILD组(χ2分别为15.620 和7.108,P 值分别为 0.000 和0.008),其余两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56例确诊患者生化指标见表2,用单因素方差及非参数检验分析对三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总胆汁酸(TBA)进行整体比较,结果显示仅ALP数值在三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每个组中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并无统计学差异;结合数据对三组的ALP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PBC组显著高于AIH组及非AILD组(P 值均为 0.000)。

表1 56例确诊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n(%)

表2 56例确诊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3 讨论

AILD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对于AILD实验室辅助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自身抗体的检测[4]。因此本文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阳性结果作为初筛,将64例患者的最终确诊情况进行分析。AILD中AIH和PBC是发病率较高的两类疾病[5-6],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容易与病毒性肝炎等混淆,但它们的治疗方法却是完全不一样的[7],AIH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与病毒性肝炎混淆,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如诊断不及时容易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而无法有效治疗。这两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本研究中确诊为AILD的女性患者为76.6%,中位年龄为56岁。56例确诊患者中PBC检出比例较高(76.8%),而AIH患者较少,是否存在流行病学区域性分布特点有待探讨。9例非AILD患者包括糖尿病4例、病毒性肝炎3例、SLE 1例、胃恶性肿瘤1例,目前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因此在抗体谱上也会呈现阳性结果。

据报道AIH的特异性抗体为抗LKM-1抗体、抗LC-1抗体和抗SLA抗体[8],它们是分别针对肝肾微粒体、肝细胞胞浆的抗体,在本研究中AI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0%、50%和25%。其中抗LKM-1和抗LC-1抗体的阳性率高于PBC组,抗LC-1抗体的阳性率也高于非AILD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AIH诊断的意义较大。有报道指出抗SLA抗体是所有AIH相关抗体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抗体,其阳性预测值几乎为100%,本研究中该抗体在三组中的阳性率并无显著差异,可能是与PBC组中存在PBC-AIH重叠综合征有关[9],而且非AILD组中1例抗SLA抗体阳性为胃恶性肿瘤患者,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在生化方面,这几例AIH患者与其他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组病例较少有关,也可能与这些病例处于疾病初始阶段有关。

PBC的特异性抗体为抗AMA抗体、抗Sp100、抗gp210抗体与抗PML抗体。AMA尤其抗AMA-M2抗体亚型对于诊断PBC意义重大,是最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抗体,早在患者无症状期即可出现。抗M2-3E(BPO)是以重组BPO(该蛋白包括AMA-M2的3个抗原位点)为靶抗原的抗体。联合检测抗M2抗体和重组蛋白BPO抗体其灵敏度较单检测抗M2抗体要高。在本研究中,抗(AMA)-M2、抗BPO的阳性率分别为79.1%、70%,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对PB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近年来又有报道指核点型抗体抗Sp100患者虽然灵敏度较低,但与疾病预后相关,应重视长期随访[10],本研究中抗Sp100阳性率为16.3%,该群患者预后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抗gp210抗体对PBC患者诊断虽然灵敏度不高但特异性较强,尤其是对抗线粒体抗体阴性的PBC患者有非常强的诊断价值[11],本研究表明抗gp210抗体在PBC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在三组间的分布并无统计学差异,可作为筛选指标与其它特异性抗体联合应用。本研究同样表明抗Ro-52抗体抗体阳性率较高(48.8%),但其作为非特异性抗体仅能作为筛选指标。生化方面可以看出该组患者的ALP、GGT、TBA均有明显升高,但仅有ALP数值的差异与其他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非AILD组,免疫性指标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抗Ro-52抗体,该抗体在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都有出现,特异性不强,而其他抗体阳性率很低或仅呈弱阳性,生化反应并未表现出特定规律,因此对于这类疾病可以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排除。

总之,在临床中经常利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筛查,充分认识抗体谱中对诊断有价值的抗体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结合生化指标可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尤其是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Achenza MI,Meda F,Brunetta E,et al.Serum autoantibodi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6(6):717 -729.

[2]Manns MP,Czaja AJ,Gotham JD,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J].Hepatology,2010,51(6):2193 -2213.

[3]Lindor KD,Gershwin ME,Poupon R,et al.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Hepatology,2009,50(1):291 - 308.

[4]刘金涛.自身抗体在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作用和诊断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6):669 -672.

[5]Shvarts VIa,Nogaller AM.Autoimmune hepatitis[J].Klin Med(Mosk),2013,91(9):57 -61.

[6]Hirschfield GM,Gershwin ME.The immunob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Annu Rev Pathol,2013,8:303-330.

[7]张映红,朱桃花,夏 夷.茵栀黄口服液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中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4,18(1):160 -162.

[8]赵 亮,刘亮明.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新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0):26 -29.

[9]汪嘉莉,姚云清,张 林,等.19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1):739 -741.

[10]唐映梅,包维民,尤丽英,等.表达SP100抗体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5):359-362.

[11]詹克勤,彭卫华,陈建华,等.抗gp210及sp100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5):416-418.

猜你喜欢
免疫性肝病生化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