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10%碘化钾治疗坏疽性脓皮病1例

2015-12-14 00:52孟祖东盛晚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坏疽皮质激素皮损

孟祖东盛晚香

糖皮质激素联合10%碘化钾治疗坏疽性脓皮病1例

孟祖东#盛晚香∗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农民。因左腘窝皮疹伴溃烂6年,右上胸腋前区皮疹伴溃烂4年入院。患者诉6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腘窝部起一疼痛性的丘脓疱疹,周围有紫红色硬斑,后皮损逐渐扩大约6 cm ×8 cm,中央形成溃疡,基底有脓液,边缘隆起皮面。4年前右上胸腋前区也出现一类似皮损;在当地医院多次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溃疡稍减轻,边缘留下脓痂疤痕,停药后溃疡加重,反复发作,逐年加重,为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4月22日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疼痛、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疾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上胸腋前区可见5 cm×8 cm溃疡性皮损,境界较清,基底有少量黄色脓液,可闻及恶臭,溃疡上部分覆有坏死组织、肉芽组织,边缘呈紫红色水肿隆起,结痂、瘢痕、触痛明显,易出血(图1);左腘窝部可见10 cm×8 cm类似皮损(图2);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图1 左上胸腋前区溃疡,部分上覆坏死组织 图2 左腘窝部见10 cm×8 cm溃疡性皮损,覆有坏死肉芽组织,基底部有少量脓液 图3、4 局部表皮缺损,部分表皮灶性角化亢进伴角化不全,局部脓痂形成,棘层轻度肥厚,灶性海绵水肿,真皮浅中层片状中等密度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管壁肿胀,红细胞外溢(HE,×40,×100) 图5 治疗2周后,左上胸腋前溃疡基本愈合,形成筛状瘢痕 图6 左腘窝部溃疡治疗2周后,进一步愈合,形成瘢痕,周边见色素沉着斑

诊治经过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血糖正常;肿瘤标志物阴性;真菌学检查(镜检及培养)阴性;分泌物细菌培养提示:异型枸橼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提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类敏感;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阴性;心电图:正常;肝、胆、脾彩超:肝内钙化灶;胸片:两肺及心隔未见明显病变;皮损组织病理:局部表皮缺损,部分表皮灶性角化亢进伴角化不全,局部脓痂形成,棘层轻度肥厚,灶性海绵水肿,真皮浅中层片状中等密度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管壁肿胀,红细胞外溢(图3、4)。诊断:溃疡性坏疽性脓皮病。治疗:地塞米松7.5 mg/d,静滴10天联合10%碘化钾口服液,10 mL/次,日3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头孢他啶4.5 g,静滴7 d;局部外用:生理盐水冲洗,黄柏液加地塞米松10 mg湿敷,日2次;氦氖激光外照,日1次;LED红光外照日1次;治疗1周后溃疡无明显分泌物,创面干燥,无触痛,溃疡进一步愈合,形成筛状瘢痕,伴色素异常,改为泼尼松30 mg早8点口服1次,10%碘化钾液口服,10 mL/次,日3次;百多邦和新适确得软膏交替外用日1次;2周后皮损进一步愈合(图5,6),未诉特殊不适,泼尼松减为20 mg每早1次,10%碘化钾液减为10mL/次,日2次口服;患者要求带药回家巩固治疗;于5月5日出院,5月15日电话随访,皮损接近愈合,泼尼松减为15 mg每早1次,10%碘化钾口服液10 mL日2次口服。1个月后再次电话随访,患者皮损基本愈合,局部留色素沉着;嘱患者泼尼松减为10mg口服每早1次,10%碘化钾液10mL日1次口服,巩固治疗;同时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及维生素C片口服对症治疗,现仍随访中。

讨论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嗜中性皮肤病,皮肤有复发性疼痛性坏死性溃疡,Brunsting在1930年首先描述了坏疽性脓皮病。1PG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合并Crohn病、溃疡性肠炎、白塞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关节炎、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等系统疾病,多数学者认为PG为自身免疫性疾病。2,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60岁最常见。儿童少见,女性略多于男性。4

坏疽性脓皮病临床上分为溃疡型、脓疱型、大疱型及增殖型4型,以溃疡型最常见。5溃疡型PG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坏死性疼痛性潜行性溃疡。6PG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并需除外其他引起皮肤坏死和溃疡的疾病,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有助于诊断。7另外,疼痛是本病另一重要特点,发病初期常有较剧烈的疼痛和压痛。部分病例疼痛可为发生皮损的先兆,预示着病情加重;疼痛消失又常先于其他症状的缓解,意味着治疗开始奏效。8本例患者病史长达6年,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多发性疼痛皮肤溃疡,结合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明确。目前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方案没有金标准,9临床上一般首选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干预,10若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欠佳时,或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时,可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对于系统应用免疫抑制剂有禁忌证者,还可用生物制剂、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本例患者我们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10%碘化钾口服液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糖皮质激素治疗PG其作用机制是:利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增生及中和毒素作用;碘化钾治疗PG,可能与碘化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11Asahina等使用碘化钾口服1个月治疗1例PG患者,溃疡完全愈合。本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10%碘化钾口服治疗溃疡型坏疽性脓皮病达痊愈。

1 Steenbrugge F,RaaijmaakersM,Caekebeke P,etal.Pyoderma gangrenosum following trauma of the knee:a case of pathergy and review of orthopaedic cases.Injury,2011,42(4):421-423.

2Ruocco E,Sangiuliano S,Gravina AG,etal.Pyoderma gangrenosum:an updat ed review.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9,23(9):1008-1017.

3 Crow son AN,Mihm MJ,Magro C.Pyoderma gangr enosum:a review.JCut an Pathol,2003,30(2):97-107.

4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92-894.

5杨晓红,杨发枝,杨士华,等.坏疽性脓皮病13例临床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18):125.

6马朝来,张同林.坏疽性脓皮病3例诊断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1481.

7顾有守.坏疽性脓皮病.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708.

8蒋燕萍,余德厚,何勤,等.坏疽性脓皮病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4):237.

9 Miller J,Yentzer BA,Clark A,et al.Pyoderma gangrenosum:a review and update on new therapies.JAm Acad Dermatol,2011,62(4):646-654.

10张建中.糖皮质激素皮肤科规范应用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8.

11陈传杰,陆春.坏疽性脓皮病治疗与现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2):175-177.

(收稿:2013-08-29 修回:2013-10-06)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科,湖北武汉,430071#现工作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442000∗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坏疽皮质激素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