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叶种植技术

2015-12-15 07:10张少平
甘肃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越夏鲜草菌核病

红三叶种植技术

红三叶,豆科三叶草属短寿命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亚热带地区,是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红三叶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喜食。其营养丰富,开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17%。再生性强,一年可刈割4~6次。产草量高,鲜草产量3 000~4 000公斤/亩,折合干草500~800公斤/亩;在高水平管理条件下,鲜草产量可达4 000~5 000公斤/亩,折合干草800~1100公斤/亩。

土地准备

红三叶种子细小,根系入土较深,因此需要深耕和精细整地。清除杂草、杂物,仔细耕、耙、平整,以利种子出苗。在土壤黏重、降雨较多的地方要开挖排水沟。土壤酸性较大时,通过施石灰调整pH值,以利于根瘤形成。翻耕前均匀施入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公斤/亩和过磷酸钙20~25公斤/亩作底肥。

播种技术

红三叶种子播种前要进行硬实处理。初次种植地,播种前需用根瘤菌接菌,以提高固氮能力。用种过红三叶的土壤进行拌种,也有一定的接菌效果。我省以春播为主,时间为4、5月份。播种方式以条播为主,也可撒播。条播时行距30 cm,播量为0.7~1公斤/亩。撒播时播量适当增加。播种深度1~2 cm。天气干旱,土质疏松时,播后进行镇压。

水肥管理

红三叶苗期生长缓慢,且固氮作用不强,可追施少量氮肥促进生长,如可施尿素3~4公斤/亩。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需进行灌溉,可促进再生草的生长和提高越夏率。灌溉时间应掌握在土温和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上午10点前或下午18点后较好,忌在中午灌水。一般每年追施钙镁磷肥20~30公斤/亩。

病虫杂草防控

红三叶常见病害为菌核病和根腐病。菌核病多在早春雨后潮湿时发生,可侵染幼苗和成株。苗期多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斑点,并迅速扩展,甚至使感病植株凋萎倒伏。成株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叶色呈灰绿、凋萎,随后扩展到茎和根。预防此病可进行播前种子处理,采用比重1∶10~1∶20的盐水浸种。成苗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刈割也是避免病情扩散的一个有效措施。防治红三叶根腐病可喷施50%甲基托布津。

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蛴螬对根的危害,可用鲜草拌毒饵诱杀或人工捕杀。

红三叶苗期生长缓慢,需及时清除杂草。在生长期间,通过及时刈割控制杂草危害。越夏、越冬前及时中耕松土也可抑制杂草入侵,延长红三叶草地寿命的有效措施。

收获利用

红三叶可青饲、晒制干草和放牧利用。青饲时,在草层高度达40~50 cm,或现蕾至初花期即可刈割。此时茎叶比接近1∶1,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率均较高。刈割留茬高度6~8 cm。晒制干草,应在开花早期进行刈割。

文|张少平

猜你喜欢
越夏鲜草菌核病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EM制剂青贮苜蓿秸秆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