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说服与德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2015-12-15 16:07柯晓扬林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1期
关键词:态度改变德育

柯晓扬+林琳

摘要: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转变理论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基本要素之间存有内在的契合点,德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德育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其态度的改变主要是在沟通说服中完成的。本文运用态度转变理论,提出德育对象态度的改变主要与德育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有关,要改变德育对象的态度,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德育信息真正内化成德育对象稳定的价值体系,进而完成德育教育。

关键词:沟通说服;德育;态度改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45-02

“态度”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甚至有学者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1]。关于对态度概念的界定有各种不同说法,目前以弗里德曼对态度解释较有代表性,即态度通常被认为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相互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那么态度是怎样形成和改变的呢?霍夫兰德就指出当引导一个人做出新反应的诱因大于做出旧反应的诱因时,态度就会发生改变。[2]人作为一个复杂的个体,其态度形成和改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多种机制共同协作才能发挥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态度说服模型认为,说服是引起人的态度改变的有效途径,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说服有态度改变和态度未变两种后果,而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沟通本身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们态度的转变通常是在沟通说服的情形下产生的,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态度转变。

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社会心理学的视域中,德育教育就是“由德育工作者在一定的德育情境中传递德育信息,引导受教育者对待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改变的过程,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构成了德育对象的外在刺激或是态度改变的对象”。[3]德育对象态度的改变,主要与沟通过程中的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有关。

一、德育者与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理论认为,“对于沟通的来源来说,其可信程度和吸引力是决定其劝导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4]德育对象的态度改变首先取决于德育者本人的可信度和吸引力。这里,首先涉及信息传播者的可信度问题。现代传播理论认为,信息传播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他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其中权威性涉及信息传播者的身份、地位、阅历、教育背景、专长等方面。即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强,他的可信度就越大,传递的信息更容易为德育对象所信服,受传者态度改变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在提高自身的权威性方面,德育者必须不断加强学识修养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整合,在德育对象心目中树立权威且值得信赖的形象,这样德育对象才会把德育者传递的信息润物细无声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

德育者的可靠性主要是指德育者具有的客观性和诚实性,即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受人尊敬,是否公平公正等。如果德育者传递的信息是客观真实且有说服力的,没有口号的虚假成分,说服沟通的动机是真诚的,德育对象就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愿意接受,反之可信度可能会降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方面,德育者要做到诚实客观,一是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境界,注重良好道德人格的养成,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二是德育者要使德育对象确信教育者没有隐藏私有的动机,善于将抽象、直接的教育信息寓于具体、感性的生活材料当中;三是要对所沟通教育信息充满自信,神态自若,以显示自己对所传信息的真正关心和信任,从而给教育对象以可信任感。

德育者的吸引力对信息沟通效果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德育者的吸引力包括人格魅力、亲和力和相似性。如果传播信息的德育者为德育对象所喜爱和认同,德育对象对他的好感就会泛化到他所沟通的信息上,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就会持积极的合作态度,就会悦纳说服信息。

二、德育信息与态度改变

德育者对德育对象的沟通说服中,其沟通的效果不仅要看什么人说的,还要看说的是什么,是如何说的,即沟通说服效果与沟通信息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也有很大关系。

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理论认为,沟通信息与原有态度之间的相差越大,对接受者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但并非相差越大,态度改变得就越多,只有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态度的改变才会随着相差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德育是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教育对象在接受德育信息传播前就具有其内在和谐的认知结构——原有的观点态度,其中某些认知因素是不当或错误的,如道德是非判断标准模糊,对社会道德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的认识流于表象,或是道德认知虽然正确但与行为相脱节,而这些恰恰是德育者所要认真了解和努力改变的。要使德育对象能够顺应德育信息,使得原有的错误认知让位于新的正确认知,德育者必须首先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把握德育对象原有认知结构中究竟哪些认知因素需要改变,并结合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筛选,以使沟通的德育信息与德育对象原来的态度相差程度处于适度状态。在德育信息的选择上,既要考虑与德育对象智力程度相匹配的因素,也要综合考虑德育对象对德育信息的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在态度改变要素中,情感改变是态度改变的核心,德育对象只有从情感上接受沟通的信息,才能内化为德育对象最持久、最稳定的态度。因此,在保证信息传递科学性和真实性基础上,还要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德育者传递的信息要能打动德育对象,以唤起情感的共鸣。endprint

在德育信息的组织上,要根据不同德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单面或双面信息传播。如果德育对象文化程度不高,或是先前态度与德育者比较一致,或是在信息传递前没有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则宜采取单面信息传播的劝说方式,通过反复的正面宣传来巩固其原有的正确态度和行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对象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德育者应该多采取正反双面信息传播的劝说方式,积极引导德育对象在价值冲突中学会思考、判断、比较、选择,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通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增强自身对错误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免疫力。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德育者要把传递的信息放在开头提出,把德育对象原来的反面认知放在中间部分讨论,劝说结束时,再反复强调自己的正面信息和论据,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利于态度改变。

三、德育情境与态度改变

任何德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德育情境是指道德教育活动主体所拥有的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以及以及氛围和人际互动”。[5]麦圭尔的接种预防试验发现,“经过接种预防的态度最不易改变,经过支持预防的态度较易改变,而没有经过任何预防的态度最易发生改变”。[6]因此,在德育劝导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预先警告因素,有效预防德育者可能产生的心理抵抗。根据霍夫兰德的态度说服模型理论,在劝导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会引起德育对象的分心,使之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之上,此时分心就会阻碍沟通,消弱劝导效果。但如果德育对象原来对德育者传递的德育信息持反对态度时,若德育对象在劝导过程中分心,则能取得较为有效的劝导效果。因此,在德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德育者要运用不同方法强化德育对象赞同或者中立的德育信息;对德育对象原先反对的德育信息,则尽量采取分散注意力,不让德育对象去思考或重组反驳的理由。

在说服沟通过程中,情境中的各种条件都可以与沟通联系起来,构成对态度改变的强化。德育者要改变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关心、尊重德育对象,与他们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递德育信息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一种平等、真诚、宽容、关爱的氛围里让德育对象自然地消除心中防御,并泛化到他所接受的信息上,如此,德育对象就会持积极的合作态度,就会悦纳说服信息,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达到预期效果。

态度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反复,德育者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循序渐进地对德育对象进行沟通说服,最终使德育信息内化为德育对象稳定的内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Thomas,W..I.&Znaniecki,F.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2.vols.New York:Alfred A.Knopf,1927.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55.

[3]胡斌.态度改变视野中的情感作用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4]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260.

[5]胡斌.态度改变视野中的情感作用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态度改变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态度改变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的运用
基于说服模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态度改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
社区盛开德育花
态度差异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