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品牌 助推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

2015-12-15 01:33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乌兰察布旅游业京津冀

乌兰察布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的“守望相助”“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紧紧抓住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当地有利条件,发挥独特的气候、生态、区位、交通和人文优势,加快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的草原避暑旅游产业。按照“一心两翼三境区”布局,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产品和线路体系,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和推广“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品牌,实现综合效益,有力推动和带动乌兰察布市以草原避暑休闲养生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7月24日,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乌兰察布市“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称号,并正式授匾,成为中国北方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乌兰察布市何以获此殊荣呢?原因如下:第一,乌兰察布夏季气候清凉宜人。乌兰察布草原是典型的温带草原气候,较高的海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乌兰察布夏季平均气温为18.8℃,体感舒适,为乌兰察布打造京津冀及周边、乃至中国北方以休闲度假为主的避暑旅游胜地提供了先决条件。第二,乌兰察布风光独特、生态优良。草原广袤辽阔,森林覆盖率高,河流蜿蜒,湖泊闪亮,珍稀动物种类繁多。加之,近年来坚持不懈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草原生态系统明显好转,为发展草原避暑旅游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乌兰察布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为发展草原避暑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盛夏,当周边各大城市的人们深受高温煎熬之时,距离较近、交通方便的乌兰察布备受青睐,高峰时全市日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避暑之都”。第四,历史悠久的多元文化,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积淀深厚的民俗民风,为发展草原避暑旅游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五,优良的草原生态环境、凉爽清洁的气候,孕育出草原牛羊肉奶、高原小杂粮、冷凉有机蔬菜等农畜产品,成为乌兰察布独有并且享誉世界的精美食材,加之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几千年的生活习俗,为生产绿色、有机健康食品创造了条件,更为草原避暑游客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地方美食和独特感受。此外,乌兰察布也有着“草原皮都”的美誉。

“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称号,不仅为乌兰察布市发展草原避暑旅游业带来新契机,跨上新台阶,而且有力推动和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乌兰察布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正如乌兰察布市委书记王学丰所说,乌兰察布市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形成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三篇文章”的发展新思路,作出了开展“五城联创”行动的新部署。“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将成为推进两大主战略深入实施的助推器,扩大乌兰察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名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城市建设、景点和景区建设、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不断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增加新的内涵,使这张名片更加亮丽、更有吸引力、更具经济力。

猜你喜欢
乌兰察布旅游业京津冀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苹果数据中心开工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