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

2015-12-16 10:01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公民学院

聚集

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在美国合作创建全球创新学院

华盛顿州州长英斯利,华盛顿大学校长科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微软CEO纳德拉(从左至右)参加GIX启动仪式

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6月18日下午1点,为探索解决全球性挑战,由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合作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简称GIX)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到美国办学,也标志着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正式建立。

全球创新学院将由微软公司出资4000万美金作为启动资金,以西雅图地区的全新设施为基地,开辟建立新的独立校区。依托该学院,两校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授予学位,在跨专业融合及创新领域开展全方位教学和研究。学院将邀请全球大学和企业的优秀学者、研发人员参与,同时开设中英文课程,搭建具有多元文化优势的开放性教育和科研平台,培养全球经济发展和科研创新急需的综合人才,为中西文化融合互补、高端合作探索新模式。

“全球创新学院的建立表明,清华大学在推动国际化办学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也反映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各类资源融合办学的新趋势,当然也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自信。”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

“GIX学院将为学生带来无限机遇,这一点是当今任何大学都无法做到的。”美国华盛顿大学校长安娜·玛丽·科斯(Ana Mari Cauce)表示,“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生、教师、专业人员、行业领袖和企业家,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热情和敏捷思维的新一代未来领导者。”

GIX学院的首个学位课程计划于2016 年秋季开课。这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学位项目(筹建),首批招生人数为 30 至 35 人。GIX学院还将推出更多学位及其他教育项目,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也将积极参与其中,并在确定未来实际需求的研究领域和指导学生解决现实技术难题等方面提供帮助。(来源:清华新闻网,2015年6月19日)

中国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 推动中美教育领域交流合作

中美两国政府23日至24日在华盛顿举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磋商期间,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推动中美教育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结束后,中国政府网站发布了《磋商联合成果清单》,清单包含教育、文化、卫生等7大领域共119项,其中涉及教育领域共有43项。

关于教育领域合作,双方同意:巩固中美两国政府间的教育政策交流;设计实施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继续实施好中美教育交流的重要合作项目;支持中美在多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活动;支持两国教育机构高水平战略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合作办学项目。

在设计实施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方面,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学生交流项目,未来5年邀请100名美国青年领袖访华游学;邀请1000名美国优秀大学生来华学习,支持1000名博士赴美重点高校留学;每年公派1万人赴美学习研修。

双方还支持在多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活动,中国教育部将与英特尔公司合作,于2015年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来源:人民网,2015年6月25日)

中国护照“含金量”成色大大提高和99个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4日表示,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成色大大提高。中方将继续同有关国家加紧协商,进一步推进签证便利化措施,同时也为在海外的中国公民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领事保护与协助服务。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和99个国家缔结涵盖不同种类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与37国签订59份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36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11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

“中国政府和外交部不仅关心中国公民在走出国门时能否走得顺、走得畅,也关心大家在国外能否行得稳、行得好。”陆慷说。

此前,英国和比利时刚宣布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便利化措施,允许中国公民经一次申请同时获得前往英国和申根国家的签证。新签证程序将于7月1日启用,届时中国公民可前往北京、广州和上海的英国签证中心一次递交英国和比利时两国的签证申请,而不用前往不同的申请中心递交材料。(来源:环球网,2015年6月25日)

德媒:美国长期称霸需要吸纳更多移民

美国每年吸纳各国移民为其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德国《世界报》网站6月7日发表题为《美国迫切需要更多外来移民》的报道称,2015年4月的一项盖洛普民调表明,2001到2015年间,自认为属于上流社会的美国人的比例从3%降至1%。自认为属于中产阶层的美国人的比例从63%降至51%。将自己划归工人或社会底层之列的美国人的比例从33%增至48%。与这种变化同步的一个现象是,在全球经济强国中,只有在美国,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收入情况极不相称。

美国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比2007年减少了3%。与此同时,中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增加了2.5%。同过去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一样,中国现在也进入了全球的劳动力市场和才智市场,而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比美国中产阶层子女的学习成绩好。经合组织2015年5月的一项研究着重指出了这点。这项研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全球的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将有37%是中国人,只有4.2%是美国人。

预计到2030年,美国人口将为中国人口的25.7%,而美国自然科学家的人数将只有中国的11.4%。这个世界强国要想保住霸主地位,仅仅保持每年吸纳“技术移民”人数世界第一这顶桂冠还不够,移民美国的高素质人才每年至少要增加2%才行。

而要实现这一增幅,意味着全球几乎所有打算移居外国的高素质人才都要被美国吸纳,然而,他们有可能对去美国越来越犹豫。学习不好的美国孩子在毕业后就算找不到工作,也能从政府那里领到社会救济。但一旦打算移民的精英不再愿意为这些人负担社会救济而不选择移民美国,那么这个民主巨人也就要垮了。(来源: 《参考消息》,2015年6月15日)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公民学院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十二公民
西行学院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