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电建先行

2015-12-16 13:43袁跃
首席财务官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电建融资企业

文/本刊记者 袁跃

一带一路,电建先行

文/本刊记者 袁跃

成立刚满三年的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抓住“一带一路”的契机,平稳而高效地推进海外业务的拓展。

摄影/杨彦楠

李铮:走出国门就意味着你要更多地拥抱风险,而要想游刃有余地应对风险,这些企业就不得不努力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接轨。

一边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高企的失败率,另一边是声势日隆的“一带一路”。作为先行者的中国电建(601669)海外投资公司总会计师李铮,对于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诸多风险有着清醒的认知,“走出国门就意味着你要更多地拥抱风险,而要想游刃有余地应对风险,这些企业就不得不努力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接轨。特别是海外投资,作为业主,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要比国际工程总承包商要高。可是,一旦学会了境外生存的技能,中国企业就会获得一次新生,中国拥有这样的一批企业后,就会带动国内企业转变机制,提升企业的国际化层次,获取新的发展动力。”

对于在风险中成长的中国企业未来海外投资的格局与走势,有着深厚财务功底的李铮从不喜欢贸然地以点概面,而她更为看重的是,随着“一带一路”、“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设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并购活动将加速推进,借势远航。

借势远航

作为“一路一带”的“先头部队”,中国电建的海外投资平台,经营业绩满分、管理评价9项均在中国电建集团内部名列前茅的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以“小国别、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在2015~2025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布局全球8+10+12国别市场”的目标,在这30个国别市场中,14个亚欧国家全部位于“一带一路”沿线。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卡西姆” 项目。对于中巴经济走廊“1号工程”,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项目,“卡西姆”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0.85亿美元,由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与卡塔尔王室基金AMC公司联合投资,将建成巴基斯坦首台660兆瓦大容量发电机组,这将有力改善巴基斯坦的紧张供电局面。2015年4月份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中国电建与巴基斯坦政府部门签订投资协议后,5月份随即签订了电站EPC总承包合同及三大主机订货合同,7月份完成了初步设计收口评审及三大主机技术评审,8月份锅炉厂供货的第一船附件设备已发运。

“卡西姆”项目意义重大、工期紧凑,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成熟的成套设备和技术方案,集中了中国电建最优势的资源。对此李铮直言,未雨绸缪、齐心协力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固然重要,但是在大量的海外投资信息中进行甄别,挑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及海外战略投资的项目也不容忽视。在外交及地缘政治方面,我国企业投资的所在国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先进、价格适中和资金充足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国对第三世界的影响力,进而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支持,这也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信誉价值的提升。

而对于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印度尼西亚,也成为中国电建近期较为关注的热点方向。为落实中国电建向产业链上游领域拓展,深度开发印尼市场的战略规划,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印度尼西亚,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成功中标印度尼西亚明古鲁火电项目和拉苏洛水电站项目,签署《购股协议》和《股东协议》。积极发挥集团在电力能源行业的技术优势,力争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标准带到印尼市场。如果说卡西姆港项目是积极借助高层出访的政治助力推动业务发展的典型,那么“明古鲁”项目便是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遵循市场规律彰显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之举。

扬长避短

“四年连上四台阶”的世界500强——中国电建(601669)不久前再传喜讯。华盛顿时间8月3日,2015年度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双榜排名揭晓,其中“国际工程设计企业225强”共有22家中国内地企业入围,中国电建、中国成达、中国交建进入前50名。中国电建在两个榜单中均高居中国企业第一的位置,而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中位列亚洲第一。能够取得上述的全球市场评价的突破,,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电建的海外投资成绩给予了点赞,并为进一步开辟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做了一个强大的背书。

面对中国电建的稳进前行,李铮并没有被公司的排名所打动,让她陷入更深思考的是中国电建与世界的差距——除了经营规模的差距,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承包商相比,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业务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也暴露出诸多不足。虽然在我国经济带动和政府扶持的带动下,中国国际工程发展迅猛,但是量的增长并不能代替质的飞跃。发达国家承包商凭借其技术和管理优势占据工程承包产业链的高端市场,包括设计咨询、工程管理、项目运营等领域,而我国承包商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市场,例如工程施工、劳务派遣等领域,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依靠低价竞标等经营模式生存,盈利水平长期在低点徘徊,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

事实上,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型承包商都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而持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美国AIG金融集团就曾先后与ENR国际承包商225的很多承包商建立了战略联盟,长期为它们提供保函、担保等金融服务。相比较而言,欧美银行一方面由于基准利率较低,银行存款成本和从中央银行融资成本较低,来自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批发融资占有比重较大,而这类融资成本通常相对较低。对此,李铮建议我国政策性银行也应从政策力度、业务品种、支持范围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工程承包及海外投资企业的支持;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快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大力建立海外分支结构,通过收购、参股外资银行等方式获取国际资源和经验,尽快出台更多的适合国际承包的融资品种,抓紧学习发达国家的融资方式,不断进行融资创新,以满足承包企业的国际化需求。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众多的海外投资项目中,李铮仔细观察和研究着收集到的诸多失败案例,特别是在亚非拉地区拓展市场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中国建筑企业案例。“中国企业要加快改革的速度,尽快甩掉历史包袱,改善财务报表,提升国际竞争实力。一方面我们要自己培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融资创新,另一方面要引进国际化融资专家,在复杂的融资项目中提出更有效便捷的融资方案,凭借融资方案的优势打败竞争对手。我国走出去的建筑企业也应整合自身的优质资源,逐步建立自己的财务金融公司,全面集中地管理企业资金,大力拓展投融资活动,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提升后,企业就可以放开手脚,以融资带动对外总承包的经营模式,参与那些原本无力涉及的大型工程项目。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取决于其管理经验、技术支持以及商业信誉,还要看他使用资金的能力和筹集资金的本领。”李铮对于海外投资挑战的长期性保持着足够的耐心。

融资创新

201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年,也是中国金融业履行承诺对外全面开放的第九年,在这7年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也投身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参与竞争。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2%;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1401个,新签合同金额375.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3%,同比增长16.7%,占同期总额的44%。

成立刚满三周年的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力图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以投资为先导,带动海外EPC业务发展,探索出一套投融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风险管控一体化开发模式,实现产业链一体化“集群式”走出去,以带动中国电建投融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截至今年6月,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的电力运营及在建项目权益装机达147.63万千瓦,资产总额达160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均实现了三位数以上增长。

从初期的对外贸易、工程承包发展到今天的海外投资,李铮20年的海外投资历练,恰恰是中国国际承包企业从幕后走向前台的20年。1996年到2006年,是我国企业的国际承包市场发展高峰十年,作为高峰过后在海外投资市场初露锋芒的中国电建水利水电建设股份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首发试水海外BOT项目,BOT这种投资与建设方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青睐。

2012年,为解决公司设立初期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境外投资业务快速发展的资金持续保障问题,任职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不久的李铮开始着手组织财务资金部开展融资管理创新,通过两年多的课题攻关,中国电建首个香港投融资平台成立、赴香港资本市场成功发行本外币多种债券、获得商业银行40亿元免担保授信额度、综合融资成本低于央行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全面保障公司资金需求的同时富余资金支持股份系统内单位周转使用等多项成果,为公司战略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管理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李铮主导推动并于2014年5月、10月分别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5亿元债券和5亿美元永续债,为公司海外电力投资项目募集了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完成人民币债券和美元债券的发行工作,积极地认购以及相对较低的发行定价反映了境外资本市场对公司海外投资业务及品牌的认可,以极快的速度达到了登陆资本市场的预期目标。通过融资创新活动,公司表内融资年均综合费率降至3.79%(含中长期的债券和项目融资),较央行同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约低38.53%,年均节约利息约9986.69万元人民币,有效节约了公司融资成本支出。

今年5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评审编辑的《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管理创新五年经典案例集》(2010-2014)正式发布,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海外投资业务融资管理创新”课题项目作为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课题,成功入选该案例集。

对于主导融资管理创新的积极推进,李铮表示,“主动的融资创新,会为公司开拓新的融资渠道,降低公司融资成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解决公司中长期资金问题,为公司实现国际投资与资产管理战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这可以说是一次次生死时速的较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过去几年许多银行都由于外币头寸问题暂时告别了国际工程承包的融资市场。而中国企业共同的弱点是资金实力远不如国际知名承包商雄厚,融资问题已成为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CFO们掌握融资创新的精髓,善于掌握融资创新的组合拳,真正实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电建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资产置换:电建集团成为解决同业竞争典型案例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南国置业:百亿元重组电建地产疑点重重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