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CFO的价值使命

2015-12-16 13:43郑伟
首席财务官 2015年17期
关键词:恒生跨境香港

文/本刊记者 郑伟

银行CFO的价值使命

文/本刊记者 郑伟

作为银行CFO,更重要的是使财务工作在银行决策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银行的财务情况提供前瞻性的分析。

对于银行业而言,稳中求进的策略和较高的风险管控能力可以说是保持业绩增长的不二法则。在80多年的历程中,恒生银行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它不仅是香港本土银行翘楚,也成就了香港股市风向标——恒生指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恒生银行就开始在中国内地陆续设立网点,至2007年5月28日恒生成立全资子公司——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恒生中国”),正式深耕内地市场。

01取消存贷比之后的市场空间

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删去现行商业银行法中规定的商业银行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指标要求。

在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林志威看来,存贷比的取消意味着银行将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贷款,盈利能力将增加,从长期来看是利好的。同时,这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由以往的政府管制方式变为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林志威指出,“在现有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存款准备金已经可以满足监管要求的条件下,取消银行存贷比的法定指标,不仅可以促进银行自我管理水平的进步,也有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加入恒生中国之前,林志威大学毕业后即就职于毕马威香港,之后担任审计师、合伙人、金融服务业审计合伙人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服务合伙人等职位。2014年加入恒生中国,对恒生中国的业务优势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恒生中国一直坚持审慎稳健的原则,在严格遵照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及时把握政策动向开展业务。存贷比的取消给恒生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随着银行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存款利率上限的提高,社会资本正越来越多地进入银行业,传统的银行正面临着新加入市场主体的竞争,这样的市场化竞争不仅不会停止,还会越来越激烈。林志威建议,“作为传统银行,需要加快战略转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减少对传统净利息收入的依赖;同时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提高贷款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减少资金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开拓资金运用渠道。”

02“公私兼顾”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银行,恒生中国深谙内地市场发展走势,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为业务拓展重点,秉承母行审慎经营原则,稳健发展内地业务。截至2015年上半年,恒生中国在内地20个城市共有52家分支行。林志威介绍说,“过去的一年里,恒生中国继续贯彻长期发展策略,提升营运设施,充分利用已有的跨境网络优势,使内地业务取得了均衡增长。虽然经营环境充满挑战,但恒生中国的贷款及存款业务仍保持稳步增长。”

恒生中国在跨境金融服务及贸易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长,在业务拓展中,注重充分利用跨境优势和经验,加强与母行的联动,着力开发人民币跨境业务产品及服务,打造恒生中国以优质跨境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在对公业务方面,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本土企业对银行服务需求的特点,不断加深与母行恒生银行的联动,利用恒生在内地与香港两地丰富的贸易、财资产品资源及经验,为本土企业制订跨境业务方案,同时实现了为客户节省成本、降低汇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目标。

首先,恒生中国可以帮助内地企业解决最基本的贷款融资及贸易融资问题,依托母行在香港的实力,可为企业提供内保外贷、内保直贷等跨境服务,配合企业跨境业务的发展。其次,恒生中国专业的资金管理团队可以提供跨境资金池、银企直联等方案,大幅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最后,恒生中国还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借力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恒生中国为内地企业,尤其是有计划去香港市场发展业务的内地企业,提供综合的跨境业务,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成本,解决企业在发展成长中遇到的融资问题。恒生中国希望以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陪伴内地企业一同成长。”

另一方面,在积极拓展对公业务的同时,恒生中国并没有忽视个人业务的创新。林志威说,“恒生中国顺应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开发灵活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内地与香港两地跨境金融需求的上升,恒生中国推出了“优越理财中港通”服务,帮助个人客户灵活安排陆港两地账户资金,实现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的便捷管理模式。

林志威表示,“恒生中国在秉承丰富的财富管理经验基础上,提供了全面多样的投资理财和保险产品,助客户实现理财创富的目标。”

此外,在沪港通开通之际,恒生中国适时推出了恒生指数基金,为想参与港股市场捕捉沪港通投资机遇的客户,提供灵活申赎的投资平台,大大提高了其资金流动效率。在提供更多资产配置选择的同时,也为两地的金融联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03与业务共同成长

今年两会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在改革大方向已经清晰的前提下,各项具体措施呼之欲出:存款保险制度落地;民营银行设立加速;深港通启动,外资投资门槛降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放开,推出QDII2;同时,继上海自贸区之后,更多地区的自贸区方案也开始推行。林志威坦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在随着国家的政策不断调整变化,金融业的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但作为一家植根香港的银行,跨境业务以及内地与香港的联动仍是恒生中国的主要优势,未来恒生中国将继续加强与母行联动,发挥境内境外两个平台的优势,争取更多的业务机会,为打造优越的跨境金融伙伴而努力。”

志威:恒生中国深研究客户需求,不创新,开发灵活多产品和服务。

加入恒生中国之前,林志威一直在毕马威香港供职,但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内地参与多家金融机构的上市项目,所以可谓是见证了内地金融市场及大环境的变迁。他认为,虽然新加坡、伦敦等地区已经陆续成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给香港带来一定竞争。但目前来看,香港从人民币存款总量、RQFII额度以及其他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等方面,都决定了香港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仍将扮演领先角色。

首先,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方面,香港市场已经超出了传统人民币业务供应中心的角色,在融资、资产管理以及衍生产品发展方面都取得了理想发展。在政策上,中央政府对于香港“先行先试”的扶持,也让恒生中国相信,未来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独特地位仍会存在。其次,融资方面,香港的业务从过去单纯的商业贷款发展到近几年跨境的贷款试点计划的推行,像上海自贸区、前海地区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也可以通过外汇市场交易差价获得利润空间。最后,投资方面,近两年香港的银行在提供的服务、产品或者在同业市场、银行市场中的产品种类等都得到逐渐完善,包括债券、股票、基金或者其他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都可以找到。

林志威相信,“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市场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一定能保持健康发展,并且,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04职场新感悟

1998年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后,林志威任职于毕马威香港金融服务业审计及内部审计部门,2011年晋升为毕马威香港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服务合伙人。2014年,林志威离开了工作超过15年的工作环境,转投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担任CFO一职。这一转变充满挑战。但在林志威看来,无论是在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还是在企业担任CFO,创造并提升企业价值一直是他的使命。“担任企业的CFO,我有更多机会关注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及重新梳理、厘清企业的财务系统,提升财务团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价值。而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经历,培养了我严谨、专业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始终伴随着我。”

回想起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岁月,林志威对很多片段仍然记忆犹新。刚进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他常常被派往内地工作。那些日子中有过连续五天通宵达旦的工作,有过在室外摄氏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进行盘点。“随着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我不断积累着宝贵经验,这使我更有力量面对未来的挑战,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这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石。”

林志威坚信,每一份职业都会伴随着压力,但往往压力越大,工作的动力也越大。他认为,作为银行的CFO,除了传统后台财务报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使财务的工作在银行决策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银行的财务情况提供前瞻性的分析。“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大舞台,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要求日益严格,将来的挑战是可预见的。而当我每天醒来,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办公室,面对新一天的任务和挑战,我就明白工作的压力已经化为对工作的热情,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恒生跨境香港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李恒生论
香港之旅
香港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