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5-12-16 09:24叶学丽
中国共青团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团新民主主义任弼时

文 / 叶学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文 / 叶学丽

青春脚步

1949年4月11日-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这次会议是经过了共青团的改造与重建,又一次召开的青年团盛会。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纲领,通过了《关于团的任务》的工作报告、大会结论等决议,选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届委员会,冯文彬当选团中央书记,廖承志、蒋南翔当选为副书记。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青年运动又有了自己的核心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共青团在战火中改造与重建

1935年,国际上法西斯反动势力迅速兴起,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此时,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到了最严重关头。抗日救亡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中国青年运动担负起团结千百万愿意抗日的青年,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而此时的中国共青团,依然是第二党式的秘密狭小的无产阶级青年组织,共青团组织已很难担起团结各阶层爱国青年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任。

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根本改造青年团及其组织形式,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去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中来”的中心任务。规定了改造共青团的具体办法:取消国统区的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形式的青年组织,大批吸收团员入党,未入党的团员作为党的积极分子;在各级党组织中设立青年部、青委及青年干事;彻底改变工作方式,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加强对马列主义教育,逐步提高青年的觉悟,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根据地和红军中的青年团要成为青年的联合组织,把教育、训练青年作为基本任务,使根据地成为全国青年的模范。

决定发布以后,各地共青团组织陆续实行改造。到1937年底,顺利地完成了共青团的改造。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抗日救国青年团体。在抗日根据地主要有:青年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在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武汉青年救国团、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等。自1937年到1946年,共青团组织不再存在。

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党中央决定重建青年团。八、九月间,中央书记处会议两次专门讨论重建青年团问题,决定先做好试点工作。

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央青委决定在延安、绥德、米脂三县进行建团试点,延安为第一试建区。

9月,试建团中的第一个农村团支部在冯庄诞生。10月,丰足火柴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工厂团支部,行知中学成立了毛泽东青年团总支。青年团在延安地区试建获得成功。11月,中央即向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发出了《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从此,各解放区纷纷择地试建青年团。

1947年8月,中央青委在西柏坡召开全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会上各地交流了试建团的情况和经验,决定扩大团的试建工作。到1948年底,试建青年团的工作便在各个解放区普遍展开,并获得很大成功,为中共中央决定正式建团奠定了基础。

党中央部署正式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这是为争取解放战争彻底胜利和夺取全国政权而商讨决策的一次历史性会议。会议决定“明年(1949年)上半年,……将召开全国青年代表大会,成立全国青年联合会,并将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毛主席把建团问题当作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政权的整个战略部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后,1948年9月中央青委将设在华北党校六部的青年班独立出来,迁到两河村,正式命名为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共488人,党中央领导十分重视。朱总司令来团校作报告,周恩来参加纪念“一二·九”运动13周年联欢晚会,毛泽东主席参加了毕业典礼并讲话。中央团校创办不久,《中国青年》也复刊了。毛主席为复刊的《中国青年》命题了刊头,并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任弼时更是具体指导,亲自审阅了第一期的全部稿子。朱德也为《中国青年》第一期撰稿。1948年12月20日《中国青年》复刊第一期与读者见面,受到青年和各界的欢迎。

在各解放区建团过程中,团的名称不统一,有毛泽东青年团、朱德青年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而比较普遍的是毛泽东青年团。1948年9月初,毛泽东致信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请告东北局,不用‘毛泽东青年团’名称,一律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在各解放区试建青年团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于1949年1月l日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决定在一九四九年夏季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制定青年团的工作纲领、团章、并选举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目前应即由地方青年团发起建立全国青年团的筹备委员会,筹备青年团大会的召集”。并明确规定了团的性质、任务、建团方针与步骤。同时,还颁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草案)》。这两个文件,均经毛泽东主席审阅修改。

中共中央在全国普遍建团的决议公布之后,新老解放区迅速建立了团的组织。那些党的地下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民主青年联盟等成员,纷纷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到1949年4月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全国团员累计19万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9年4月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席为大会题词:“同各界青年一起,领导他们,加强学习,发展生产。”朱德总司令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并讲了话,同时为大会题词。

大会召开期间毛泽东正在忙于布置渡江作战和指导与国民党“和谈”,在百忙当中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接见了团“一大”代表,接见时代表们热烈鼓掌请毛主席讲话,朱德总司令说:毛主席昨天晚上工作了一宵,到现在还没有休息,是不是让我代表毛主席讲几句,让主席先回去休息吧。代表们热烈赞同。

周恩来副主席在协助毛主席部署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繁忙工作中,于4月22日抽暇到会向代表作了报告,着重谈了青年团的作风问题。他谆谆告诫大家要搞大圈子,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我们一道前进,要不骄不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任弼时的报告肯定了中国青年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中国青年运动30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强调指出保证党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说:“保证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正确地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过去30年来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最好的领导者和保护者。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历次伟大的青年运动,所以获得光辉的成绩都是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如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者当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发生某些偏差时,那么那里的青年运动就会随之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失。”他特别指出,“应当把青年带头当先锋与‘先锋主义’加以区别,把青年组织应有的独立性和‘闹独立性’加以区别。如何保证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呢?任弼时指出:“保证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是包含着两个意义: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干部及全体团员,必须明确地深刻地认识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绝对必要性,坚决执行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政策决议,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的作风,保证全体团员及广大青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完全信任;另一方面,就是要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不放弃或放松自己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职责,应该把青年工作放在一个应有的适当位置上,给以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对于青年运动的领导,是党在目前革命形势胜利发展下的极重要工作之一。在加强对青年团领导时,又应当注意尊重青年团在组织上应有的独立性,不要在组织上事事去干涉青年团。”

任弼时还阐述了青年带头当先锋与先锋主义及青年组织应有的独立性和闹独立性的区别。他说:“带头作用,打先锋,不仅是可以的,而且要去提倡,但不要走到先锋主义、先锋主义是不顾党的领导,而企图去代替党的领导,这种偏向我们应当反对。”他说:“闹独立性的偏向应加以反对,但同时应当注意尊重青年组织在组织上应有的独立性。”任弼时在报告中还提出了今后团的任务和青年运动的方向。大会一致通过决议,以任弼时的报告作为今后全团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

冯文彬在大会上作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任务与工作》的报告,蒋南翔作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纲领、《关于团的任务》的工作报告、大会结论等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届委员会,任弼时当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冯文彬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廖承志、蒋南翔当选为副书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了。它的建立,使中国青年运动又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系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副馆长)

猜你喜欢
建团新民主主义任弼时
重读《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青年学习观的逻辑构建与启示——写在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之际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如何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贡献
邓子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