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乡村风景游将成热门乡村装着英国的灵魂

2015-12-16 09:06
环境与生活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国人庄园风景

10月19日至23日,习近 平主席 对英国 进行国 事访问 期间,东道主按最高礼 遇,把 贵宾安 排在英 国官方 乡间别 墅契克 斯下榻,两国领导人在 这里举 行“中 英版庄 园会晤”。为 什么把 这么重 要的国 事安排在乡 下?了 解英国 人心中 的乡村 情结,答案就 豁然开 朗了。

其实,城市在英国人心目中仅仅是一个聚会的场所,大部分生活优渥的家庭只在城里度过忙碌的工作时光,在喧嚣之后,又一如既往地返归乡村生活。英国乡村不但生活舒适,天气和教育环境也比城市里好。而最让中国人惊讶的,是很多乡村人的收入比城里人都高,英国许多农民平均一周可以挣750多英镑(约合7500元人民币),羡煞国人。

有一句英国人的箴言: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要了解英国,就要到乡下寻找答案。

真正的英国人是乡下人

全世界都知道,英国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对于乡村生活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斯坦利·鲍德温曾说过:“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在大部分英国人的心里,最理想的生活是赚到足够的钱去乡下买一座庄园,有宽敞的绿草坪和点缀其间的各种百年老树,房舍附近的花园里有盛开的英国玫瑰,坐在养着盆栽秋海棠的小客厅里喝茶、看书,等待客人按响门铃。即便人们一生都无法实现这个理想,但这个梦却代代相传。

英国首相官方乡间别墅契克斯,习近平主席此次访英曾在此下榻。

英国乡间提供“床铺和早餐”的小旅舍

被田野包围的老建筑,风景如画。

科茨沃尔德丘陵是英格兰最美的乡村风景, 被誉为英格兰的心脏地区。这里最美的乡镇Bibury是游客必去的地方,这排小屋子建于1380年,最开始是羊毛仓库,17世纪逐渐变成纺织工匠的住处。

英国乡村风景画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中国文人林语堂这一高论,让人们对意味着一定财富和地位的“英国乡村”充满了浪漫的向往。的确,住在乡下,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每个人都愿意为此奋斗终生。

多少年来,英国人一直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仍然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

如果在英国的乡间游历,你会发现许多保持着淳朴乡村景色的小镇遍布各地,或者可以这么说,除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大都市之外,整个英国至今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一如百年前众多诗人画家所吟咏描画的模样。

虽然整个大不列颠早就以城市为主体,但在英国人的脑子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这种乡村情结大概要追溯到19世纪的帝国时代,那些远征殖民地的英国人思念故乡时,凭空把英国想象成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场上的士兵们收到印有教堂、田野、花园、尤其是村庄的明信片时,所受到的鼓舞远大于无数次地挥动国旗。

英国乡村的早晨

庄园文学致敬乡村

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跨过起伏的山丘,在清晨的薄雾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对她说:我爱你!——这段话来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不要以为英国的乡村只是文人笔下夸大的想象,其实乡村距离伦敦并不远。小说中“达西庄园”的原型就在英格兰谢菲尔德附近的查兹沃斯庄园,这里还是电影版《傲慢与偏见》、《公爵夫人》的取景地。

在英国文学史上,庄园文学占据了很大篇幅。乡村庄园似乎总是英国作家喜欢展开故事的地方。英国人的乡村情结,使得英国文学中的“庄园题材”经久不衰。比如《简·爱》

里的桑菲尔德庄园,《傲慢与偏见》的彭伯里庄园,希斯克利夫演绎爱恨情仇的《呼啸山庄》。最惊心动魄的案件推理也常常发生在庄园中,在格兰其庄园、巴斯克维尔庄园,神探福尔摩斯都大显身手过……

乡间生活地域扩展

20年前,英国人心中的乡村生活还只局限在英格兰部分地区,现在,乡间生活地域已经扩展到地广人稀的苏格兰。据欧盟的一个调查,去年在东苏格兰,每1000户居民中有37户是从英国其他地区迁来的,是欧洲人口迁入率最高的地区。

即使在英国很多大城市里,城市也是乡村化的城市。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招摇的现代建筑,几百年以前的古堡或教堂,几度维修之后仍能看到旧时的模样。路两旁独门独栋的别墅样式十分古老,门前花园里鲜花长开不败,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植物的芳香。此种置身乡村美景所深怀的宁静肃然之心,使得英国人性格中最牢固的美德和最纯洁的欢乐由此而生。

乡村已成为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英国人觉得,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所有的高贵和永恒。如今,充满了田野气息的乡村风光依旧遍布英国各地,这在一个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又曾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国度,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徐志摩笔下的英国乡村仍在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中国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作《再别康桥》,作于1928年,如今诗人已逝,而康桥边的金柳与桥下的碧波,却仍然激发着游客的兴致。每年,都有不少中国游客手捧这首诗游览康桥,面对着一片英国典型的乡村景致兴致勃勃地猜测,究竟哪一处才是引得徐志摩诗兴大发的地方?

中国画家席德进的作品《 乡村风景》

康桥就是如今的剑桥,距离伦敦不远,而那里的风景与伦敦全然不同。能追溯到15世纪的建筑,隐匿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而这些风景,与80多年前诗人所见,并无太大不同。

庄园酒店 游客心头之爱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城市,意味着良好的秩序、舒适的生活,是社会名流的聚集地,而住在乡村大多比较辛苦。但英国乡村并不贫苦,相反这里有教堂、旅店、还有许多餐厅、茶室、酒馆、咖啡馆、精品店等等,也有很多豪华又朴素的府邸。房屋大多数都是石头建筑。如果只是匆匆一览而过,是无法真正欣赏到这里的美丽情调的。

典型的村庄是建在古老的教堂以及舒适的小酒馆周围的,在这里,生活节奏变得缓慢。在舒适的乡间酒馆里边烤火边喝麦芽酒,品尝苹果派,是英国人长期以来的习俗。

在英国的乡村,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挂着“B&B”招牌的小旅舍,尤其是在乡村的路上,这种由当地人自己经营的“农家客栈”随处可见,成为英国的一大特色。B&B是Bed and breakfast的缩写,意思是该旅舍提供“床铺和早餐”。在收获的季节,闻着屋外醉人的苹果香,听着熟透的苹果落到地上发出的噼啪声,就可以带你找到一个温馨的家庭旅舍了。

而英式乡村庄园酒店绝对是英国贵族和世界各地旅游者的心头之爱。有人说,只有在乡村住一次庄园酒店,才是真的体验英式乡村生活。当早上太阳升起,睁开眼,金灿灿的一切映入眼帘,阳光透过玻璃打在房间内的四柱床上,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慵懒又舒适。

意大利也重视乡村风景

除了英国,意大利也开始重视乡村风景的保存,并意识到了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意大利农林政策部赞助了一个有关乡村风景的研究项目,有14所大学和国际机构参与进来,并得到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议会的支持。

这个项目在意大利各个大区选择了123个乡村景点,确定它们的历史渊源、完整性和弱点,由意大利农林政策部对风景和传统农作实践进行全国范围的登记。在研究中,乡村风景被视作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在时空中合二为一的结果,它是一个丰富的“资源”,而务农者应该是这一资源的主要受益者。

羡慕完英国人,有一个问题会在国人心中油然而生:在环境污染向农村肆虐的今日中国,传统的美丽乡村风景还残存多少?中国能否找到足够多的乡下古宅接待游客?我国的农家乐能否不仅仅是乐在舌尖上?答案估计需要我们自己寻找了。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传统葡萄园。葡萄种植采用古希腊及腓尼基时代发明的灌木式栽培法,土地被分成小块,田垄上种树篱或成排的野橄榄和乳香黄连木。

风景如画的英国乡村科茨沃尔德

英国乡间生活并不贫苦,各种设施齐全。这是科茨沃尔德舒适的咖啡馆。

【小贴士】

英国旅游签证期延长至两年

10月21日,在习近平主席访英之际,英国公布了新的利好签证政策:放宽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两年,允许多次入境,无需续签,签证费则维持85英镑(约850元人民币)不变。

新政将在2016年1月推出,且可能在未来推出10年多次往返签证政策。随着习主席的出访,国人对英国的关注度骤然上升,加之英国拥有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对中国游客具有很强吸引力。预计英国游将成为2016年旅游市场热门的长线目的地之一,中国将成为英国最大客源国。

猜你喜欢
英国人庄园风景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草莓庄园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动物庄园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