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葛尔的老人

2015-12-16 04:05张耀东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通达喀什丝路

张耀东

维吾尔族妇女固然是喀什街头不可或缺的风景,但是,就一个古老城市的人文积淀而言,维吾尔族老人简直就是这个城市的化身。

喀什噶尔是古老的。这个通衢中亚的千年重镇,尽管其城郭随时代变迁已今非昔比,但其血脉中却传承着浓重的丝路古风。要了解这一点,喀什城的老人们是一面铜镜。

标题

喧闹的喀什城,无论现代超市还是老街巴扎,都盈满着丝路遗风中的交易气息。但那些游走于其中的老者的身影,总能为喧嚣增添一种古朴安详的田园氛围。

喀什噶尔的老人们是通达的。无论商贾坐堂还是小贩练摊儿,他们都乐于清水洒地,黄土铺路,勤迎亲送,短问候长吆喝,为每位客人留下一袭幽默、一脸笑容。对他们而言,生活总是全景的,而生意只是生意。那份潇洒,让你在拒绝了他的一份货物之后,却决难忘却这件货物的主人。

喀什噶尔的老人们是谦和的。那种对于礼仪的尊重,似乎已经构成基因序列中不变的因子。无论老友世交还是过往朋友,两米之外抚胸礼是必不可少的。其间感受的亲与切、敬与尊,是职业礼仪小姐们的甜美微笑都难能比拟的。

喀什噶尔的老人们是睿智的。这种睿智源于对社会和人生的彻悟,因而经常不是溢于言表,而是潜藏在深邃的眼窝里、浓密的大胡子后面、或者犁沟般的皱纹深处,构成一种通达世事的人生财富。阿凡提式的幽默,只不过是这种财富宝库中绽放出的一丝光彩而已。

喀什噶尔的老人们是简朴的。一顶皮帽,一件袷袢,一双皮靴,无论成色,无论新旧,勾勒出他们个性的身躯。一壶浓茶,一个馕饼,一碗肉汤,吃得认认真真、香香甜甜,权当一天劳作之后的补偿。茶余饭后,总不忘恭恭敬敬,双手抹面,感谢真主,给我吃喝。那虔诚的感恩表达,可说是源于宗教教义,但我更愿意将其解读为一个劳作者对于上苍和大地的最朴素的企盼。

喀什噶尔的老人们是诚信的。在一个假货肆虐、度量失衡、道德滑坡的年代,老人们顽强地固守着丝路商道上商品交易的底线——价格可商议,成色可评价,但数量是些须不可糊弄的。因此,沉甸甸的烤羊肉串、满盈盈的大盘拉面、厚墩墩的烤馕饼子、鼓囊囊的薄皮包子,虽然在价格上抵挡不了通货的浪涌,但在质地和分量上却货真价实,样样都是喀什噶尔老人们厚重人格的映衬。

喀什噶尔的老人们是权威的。一片社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社会,最优良的治理工具当然不是那些冰冷的社会机器,而是公认的道德标准和信仰。在喀什噶尔,遭遇市井纠纷,处事不公,心里犯堵,你如果试试请个髯须老人来评判,八成都会获得个事理分明、安事宁人的结果。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长者的那一把年龄,而主要是由于他们一贯持重的处世态度所赢得的尊敬。这种自我养成与被人尊敬的互动状态,久而久之,已经成为社区、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就是喀什噶尔的老人们,他们谦和而安详、睿智而通达、善良而质朴、勤勉而简约、持重而诚信、尊人而自尊……从而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这个人群的良好形象。

大约,每一个曾经走进过这座位居塔里木西南、通衢中亚的喀什噶尔重镇的人,都会在内心深处留下有关喀什噶尔老人的抹不去的记忆。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达喀什丝路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天价药引子
绸都人
浅析柏拉图之善
逆旅之馆,终非吾家
遇见喀什 读懂喀什
遇见喀什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