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癸 創農林百年大計

2015-12-16 12:01黃聰
台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工業時間台灣

黃聰

他自稱「搞工業出身」,曾為裝飾工業龍頭,卻激流勇退,尋求轉型,是輕率武斷還是當機立斷?

他相信真正聰明的人是靠時間賺錢,從此醉心農林,與花木為伍,是縱情任性還是高瞻遠矚?

他年過六旬,卻定下農林百年大計,笑言自己是「為孫子打工」,是虎頭蛇尾還是深謀遠慮?

他用自己的行動表明,第二產業轉型第一、第三產業的可行性;他以堅定的信念支撐,做比地中海更好的橄欖油;他向美好的願景前進,將台灣的園林花卉之美帶到大陸……

香港元昇集團總裁——林春癸,當機立斷、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也許都無法闡釋他六十餘年卻享有雙倍人生的精彩,背後的故事只能娓娓道來。

許多台商大概都有這樣的發展規律,目前從事的往往並非自己第一次著手的行業,而且大部分都是轉型升級的結果。

文章將要介紹的主人公林春癸便是如此。林春癸上個世紀50年代生人,是「搞工業出身的」,然而在採訪中相對起從事30餘年的工業,林春癸更興致盎然地向筆者一行人介紹近年來轉型的農林事業,顯然十分滿意自己的新身份。

1991年林春癸在香港投資成立了香港元昇集團,從事室內、室外飾品製造和銷售,在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澳洲設有銷售分公司,在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意大利、德國等國家設廠。

「2000年,我們在全世界有9個工廠,19個分公司,總共有13000名員工。」林春癸介紹道。然而這麼大的一個企業,甚至創造了7個月上市之奇跡的企業,卻在2009年從工業型企業轉型為高新農業企業,這種劇變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麼樣的一段故事?

創新潮流7個月上市的裝飾工業龍頭

林春癸1974年在台灣創立春合升公司,由於從事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漸漸不堪人力成本壓力的林春癸關掉了在台灣的工廠,投資印尼,當時的印尼首富林紹良就曾是他的合作夥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林春癸1991年來到香港,擔任香港元昇集團總裁,1992年在福建福清和廣東深圳開設工廠。

當時香港元昇集團主要是做室內和室外的裝飾品,「像歐洲、美國幾乎90%以上的家庭都是有庭院,我們就是以室內裝飾品和庭院裝飾品為主。」林春癸說,「當時我是全大陸12家(室內外裝飾品企業)當中的龍頭,後來不到10年時間增長到6000多家,我依然是龍頭。」

香港元昇集團長期以來是戶外花園產品行業的領導者,如1996年剛開始做噴泉市場時,全世界噴泉出廠總量只有40萬個;到1997年,僅僅是香港元昇集團自己出廠的噴泉就已經超過了300萬個,是原來全世界噴泉總量的7倍。「這個行業中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跟著我們走,因為我們最大的專長就是創造,創造新的消費概念和新的潮流,也因此我們在國內外的行業地位非常高,在香港上市也就準備了六、七個月的時間。」

1997年4月,香港元昇集團股東大會上突然提出是否要進行資本運作,讓公司上市。由於一開始集團的公司制度就比較完善和規範,因此從決定上市到正式上市的準備時間還不到7個月。「1998年就在香港上市,我應該是台灣人在香港上市的前兩三家企業之一。」林春癸自豪道。

激流勇退傳統工業巨頭尋求轉型

台商剛開始做傳統工業,被林春癸形容成「閉著眼睛都能賺錢」,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競爭愈加激烈,人力成本也越來越高,「現在即使全身心投入做工業,也很難進行下去,尤其是2006年以後,傳統工業越來越難做。」林春癸說,由於傳統工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門檻不高,對技術和資金的要求也不高,並不適合大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

另一方面,室內外裝飾品工業最大的價值就是創意,以前的中國大陸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並不到位,創意太容易被複製、被「山寨」,這也是林春癸選擇激流勇退的原因之一。

但是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林春癸做了多種嘗試:由於香港元昇集團的產品90%以上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在此基礎上,2000年集團在德國發起倂購,買下一個700人的工廠,想從工廠製造轉型做市場通路,「但這不是我們的強項,做不起來。後來與北京市的國有企業聯繫,將平台和市場讓給國企去做了,我們轉型做別的了。」

直到2004年,林春癸利用香港元昇集團是跨國企業的國際化優勢,開始大範圍調研農業市場,並把目光瞄準具有較高附加價值的油橄欖種植。他與團隊前後共花了6年時間收集各地訊息,跑遍全世界各大油橄欖大國,「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傳統國家和新興國家種植油橄欖的方式,包括研究中國大陸的,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讓我們最終選擇了這條路。」方向明確,決心已下,2010年,林春癸毅然把集團的全部工業工廠關閉,全面轉型進軍農業。

投身農林好概念靠時間賺錢

傳統工業企業轉型並不少見,只是讓人不禁好奇為什麼林春癸要選擇轉型農業呢?

對此林春癸向筆者講述了一個故事:在印尼設廠時,合作夥伴是當時的印尼首富林紹良,林春癸曾在閒聊中對林紹良說:「最笨的人就是靠勞力賺錢,聰明的人都是靠錢去賺錢。」而林紹良卻反駁道:「你錯了,真正比靠錢賺錢的更聰明的人是靠時間賺錢。」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靠時間賺錢呢?林春癸認為種樹就是靠時間賺錢。「樹天生天養,沒有禮拜天,人在工作的時候它在長,休息的時候它還在長。」林春癸表示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如果種對了樹,1毛錢(人民幣,下同)的種子,長了10年之後,可能就增值了百千萬倍。加之原來集團就做室外裝飾,對園藝事業已有一定基礎,綜合權衡後,林春癸毅然選擇了棄工從農。

中國大陸是發展了幾千年的農業大國,既然農業是靠時間賺錢,那麼為何現在最貧困的依舊還是農民呢?對此林春癸認為是沒有引進好的概念,就只能靠國家補貼或者賣田賣地。

「現在大陸很多荒山都是零產值,因為種植的方向選擇錯的了話,連工錢成本都賺不回來。」林春癸說,「就像我們現在種植櫻花,1顆種子的成本是1毛錢,樹種了10年最少也有1500塊,種了20年最少也有15000塊,是呈幾何基數增長的。但現在那些荒山野嶺的樹20年後可能還是1塊錢。」

好的概念是一個很廣泛的範疇,香港元昇集團將它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油橄欖事業、花卉種植及景區事業、生物科技事業。種植據點分佈在兩省四市,「我們在汕尾陸河有1000畝地,廣州從化有1000畝地,廣東南雄有5600畝地,四川廣元有6000畝地。」林春癸介紹道。

油橄欖「我們比地中海做得更好」

橄欖油一直以來是高檔食用油的象徵,而隨著中國大陸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近10年,橄欖油在大陸的消費增長達到了150倍。」這麼大的需求量,直到目前,大陸橄欖油的生產仍處於起步探索階段。沒有大的龍頭企業、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資金投入、低油橄欖結果率和低效率產業供應鏈,導致大陸橄欖油主要依靠進口,市場上還沒有真正能夠占有一席之地的本土品牌橄欖油。所以早在2004年,林春癸就把目光瞄向了油橄欖。

長期以來,由於油橄欖對氣候要求的特殊性,85%到90%的產區都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突尼斯這4個國家。最近30年,世界上出現了很多發展油橄欖的新興國家,比如巴西、智利、阿根廷、美國、澳大利亞等。為了彌補氣候條件的不足,這些新興發展油橄欖的國家不斷探索培育最新最優良的品種,這也成了林春癸決定在中國大陸引進油橄欖的契機。

「我們打個比方,過去1畝地只能種30棵,12到15年才能滿產,而且過去的樹都是兩三層樓高,採摘成本非常高。」林春癸介紹道,現在品質優良的油橄欖1畝地能種110棵,第2年收成,5年滿產,相當於縮短了10年,且樹高只有2.5米,完全實現用機器收割,1台機器就可以節省400個人工。

因此經過6年的深度調研之後,林春癸選擇在四川西昌開始試驗種植。他引進世界上優良的油橄欖品種,並聘請了國外的油橄欖專家,運用國際頂尖種植管理和榨油加工技術,可以在24小時之內完成採摘到榨油的全過程,林春癸介紹道:「我們一開始也並沒有信心,實驗階段只種了三、四百畝,試驗完畢之後沒問題,才不斷從小試、中試到大試。」

如今,油橄欖在四川西昌和陝西漢中有兩個種植據點,2014年開始有收益,現在1畝地1年的產值大約1萬元,「我們比地中海那些國家做得更好!他們相對比較粗化,我們比較精細,現在的灌溉和施肥都是運用滴灌,全自動化、機械化。」林春癸自豪地說道。

花木種植延伸到大陸的台灣觀賞型農業

香港元昇集團的花木種植事業主要是發展櫻花和茶花,林春癸透露,這兩種花木在台灣的培育已經非常成熟專精,因此他希望把台灣的優良花木品種帶到大陸。

也許大部分人一提到櫻花,就會想到日本,但是林春癸說:「櫻花其實並不是源於日本的,且台灣的品種遠比日本豐富得多。」全日本85%的櫻花只有1種,染井吉野櫻,花體主要是日本人喜愛的白色,代表壯烈、純潔,而中國人更喜歡吉祥浪漫的紅色。

那麼櫻花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如何呢?林春癸說他曾去武漢大學一棵一棵地清點校內的櫻花,「總共270棵樹,幾乎都是白色櫻花,只開2個禮拜,但由於很漂亮,每年也有200萬人去觀賞。」而且櫻花為亞熱帶、溫帶樹種,中國華南(亞熱帶)到東北(溫帶)均適合種植。

所以,林春癸放心大膽地從台灣引進8個品種的櫻花,有紅色、粉紅色和白色,「因為台灣的櫻花開花時除了樹幹就是花,非常豔麗燦爛,極具觀賞性。大陸的開花時有葉子,所以主要做市政綠化,真正做觀賞的比較少。」而且雖然單一品種的櫻花只有2個星期花期,「但我們具備多種不同開花日期品種的櫻花,整個花季可以連續延長至2個月以上。」更難得的是,在大陸南方尤其是廣東地區春節前後開花的正是紅色和粉紅色的櫻花品種,代表了喜慶。

「種櫻花本身就是好事,而種對了樹種就更有好的經濟價值。」林春癸說,櫻花樹1年長1公分,「種子可以幾塊錢1株,成年樹可以幾萬塊1株,種植兩三年就能開花,且樹齡越老開花越茂盛、燦爛。」

除了櫻花,林春癸還從台灣引進了五、六百種名貴茶花,且能把不同品種嫁接,以盆景或者喬木的形式,展現出一株茶樹上開出不同顏色、不同花型、不同花期花朵的奇異景象。林春癸表示,茶花的開花季節在每年11月下旬至來年4月上旬,跨越整個春節期間,「大家喜歡將茶花種在庭院或放在陽台、客廳或大廈大廳,都是非常好的形象展現。」

花博園可複製的觀光旅遊業由於在廣東、四川等省市擁有4個總面積為14000畝的種植據點,林春癸獨具慧眼,利用花木種植優勢,逐步建立開放農業花博生態園收費景區。

採訪時,林春癸向筆者展示一張於2015年初開放的「兩岸花博生態園」的遊園指南,並介紹道,該「兩岸花博生態園」位於廣東南雄,原來就是集團的花木種植據點,花木種植以台灣櫻花為主,同時引進茶花,加以梅花、桃花、玫瑰等其他花木的點綴,錯開花期,打造一個四季花開的花海樂園及新婚新人婚紗攝影的首選基地。

「目前觀光園只開放400畝,將來會逐步擴大至5600畝。」面對這一幅絢麗多彩的藍圖,林春癸表示這只是第一步。南雄的「兩岸花博生態園」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收費景區,而是一個可複製的「範本」,更是一個「範本」基地。

南雄地處廣東最北部,特殊的地形使其接近華中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多種亞熱帶偏溫帶的植物,但這裡卻一直被忽視,是一個亟待發展的貧困縣。「我們更應該利用沒有產值的荒山野嶺進行美化,產生價值。」所以林春癸一方面在南雄推動「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帶動周邊農戶形成特色苗木產業鏈,「把南雄所有的荒山都能種上櫻花,將櫻花發展成南雄的名片,到後期,南雄可以作為供應全大陸櫻花樹種的供應地和育苗基地。」另一方面則希望在這裡打造出一個「範本」——把荒山變成旅遊勝地的成熟發展模式。

「深圳、東莞乃至全大陸大都會附近其實還有很多荒地,等南雄這個『範本』做成功之後,就可以跟各地政府談了,慢慢推廣、複製出更多的旅遊專案。」林春癸表示,現在先花幾年的時間把花博園範本做好,接下來就是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一起帶動各地農民將荒山利用起來。

台灣牛樟高附加值的生物科技事業

牛樟樹,是林春癸高附加價值農業版圖中的另一個重要產品,它也是台灣特有樟科植物,因樹形粗狀堅實,被稱為牛樟。原本在台灣分佈極為廣泛,但因材質優良、經濟價值高,遭人濫砍濫伐,瀕臨滅絕,目前台灣已立法明定野生牛樟樹為國寶級生物之一。

樟樹在中國大陸並不罕見,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行道樹種,但一般樟樹和牛樟之間的區別卻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其實種植成本是一樣的,但是20年後,一般樟樹是1500元1噸木材,而牛樟樹是5萬元1噸,價格差異在30倍以上。」林春癸說,牛樟樹皮有濃濃的香氣,是雕刻神像、製造奇木家具的最佳材料之一;相較一般樟樹成長速度快50%以上,一年生的牛樟樹最高可達3米;更重要的是,被台灣民間譽為「森林中的紅寶石」的牛樟芝就只生長在台灣牛樟樹身上。

牛樟芝珍貴稀有,1公斤價值高達20萬元,因其生長緩慢,且具有高度的研究和藥用價值,經臨床試驗顯示對於提高免疫力、肝保健和多種癌症有特殊療效,在台灣已被列入六大生物科技專案之一。

雖然牛樟樹有這麼多的好處,但卻是近幾年才從台灣引進的新品種,目前在中國大陸95%的地區尚屬空白,未來市場潛力巨大。牛樟樹種苗短缺,嚴重制約了它在中國大陸的推廣和發展,林春癸正是看准了這一市場空白,運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在汕尾陸河建立了標準化的育苗基地,培育出大量種苗出售,他還斷言在未來5年裏牛樟樹種苗將更為緊俏。

「我們的牛樟樹在陸河種了3年半,已經有20公分。」林春癸說,牛樟樹在亞熱帶地區尤其是廣東地區長勢最好,8~10年就可成材,20年以上的就可以著手培育牛樟芝,時間越長,牛樟樹所帶來的價值越大,「所以如果種對了樹種,若干年後呈現出來的價值將遠超預期。」這也是林春癸用時間賺錢的秘密。

百年大計尋求政府重視與同道合作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關係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但是按照我們的刻板印象,農業是非常辛苦、盈利又最稀薄,很少人會願意去發展這方面的產業。」工業這個月接受訂單,下個月出貨就可以收錢了,而做農業回報週期太長,10年20年才能有所盈利收成。「我是在替我的孫子打工。」已年過六旬的林春癸笑道,其實做農業就是百年大計,成本極高,真正沒有幾個企業頂得住。除了要引進好的概念,還需要政府的重視支持和同道的攜手合作。

「油橄欖目前是我們做得最成功的。」林春癸說道,這有一部分也得益於當地政府的重視。四川西昌屬於西部偏遠地帶,少數民族眾多,以種植煙葉為主。在西昌種植油橄欖,需要將當地零散梯田耕地全部整合成一片,「我們做的都是原來種煙葉的差田,每一畝就需要兩三千元,工作量很大也很難。」但是由於現在全大陸到處禁煙,當地政府受到國家煙葉1年減產1萬畝的政策限制,對於林春癸高回報效益的油橄欖種植事業,非常重視和支持,不僅提供補貼,還鼓勵他們以1年1萬畝的發展速度,爭取10年內推動10萬畝油橄欖良田,這也大大增強了林春癸在油橄欖種植事業上大展宏圖的決心和信心。

相較於四川西昌的順利,由於廣東工商業發達,「這邊政府主要的精力都是在支持商業,農業反而不是特別重視。」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林春癸引進的好概念效果漸顯,也慢慢成為了當地經濟的重點發展對象。

農業必須得到國家的重視,才能發展得起來;但是要發展到依靠政府重視做大,週期就太長了。「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合作夥伴。」林春癸說,如果把荒山野嶺成功改造,使整個環境美化了之後,有很多附帶附加價值都可以開發和發展了,比如建學校、療養院等,「這是一個真正的百年大計,希望有更多同道加入。但現在還是得前期投入,把路先鋪好,慢慢發展成資本運作,共同發展!」

猜你喜欢
工業時間台灣
漫画
全城歡樂嘉年華——“2019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
檢討統一開考成效,合理提升行政效益
光影视界
多做正分 少做負分 正確投資有章可循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工业文明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吴崇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