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幽境 醉仇英

2015-12-16 07:40苏州博物馆提供
中国收藏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吴门唐寅前辈

苏州博物馆提供

近500年前,仇英与文征明、唐寅等人一同在吴门过着文人画家的生活,以笔为道,抒发着“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的幽闲意趣;今天,12家国内外文博机构所藏的仇英珍作一同在吴门相会,以31件意境幽远、妙笔夺真的仇英真迹聚成“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带您自苏州博物馆内寻入幽径,醉于仇英……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大约生活在16世纪的前50年,原籍太仓,后移居苏州,拜于周臣门下学画,住在桃花坞一带。中年以后,仇英凭着自己一贯的勤奋与努力,以他独特的绘画技巧,成为明代苏州非常有代表性的职业画家之一,继周臣之后“独步江南者二十年”。由于画风精工之极而又有士气,在画史上得以与沈周、文征明、唐寅齐名,并称为“吴门四家”。

观看仇英的绘画,感觉与唐寅很不一样。从性情中人唐寅的画中,每每可以读出他当时的情绪,仇英则不然,那些丝丝缕缕的情感几乎都隐藏在极其认真的笔墨之中。个中原因,或与性格有关?或因为跟随讲究法度的业师周臣所致?抑或是因从游于讲求经营的前辈文征明的趣味影响?当然这些因素可能兼而有之。更需要提及的是,可能与他常年客居江南几位收藏家的家中有关:似乎他的个人喜好,已经完全被收藏家的审美取向所影响,或者说完全被藏家家中的唐宋名画所影响。在前辈大师高超的绘画技艺下,仇英不得不收拾起自己的情绪,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冷静地临摹着历代高手的作品。今天我们在展览中看到的《临宋人画册》,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辨真假。

明代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仇英评价道:“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仇英于山水树石、人物仕女、花卉翎毛、鞍马、界画,以及历史故事,色色皆能。本次展览中,其山水如《剑阁图》之气势、《观泉图》之古雅、《松溪横笛》之清远、《莲溪渔隐》之静谧、《赤壁图》之闲旷;人物仕女如《仿倪瓒像》之风神、《柳下眠琴》之野逸、《捣衣图》之离思;花鸟如《沙汀鸳鸯》之柔淡、《兰花图》之葳蕤;历史故事如《临萧照瑞应图》、《职贡图》之经营……各有意趣,令人回味。而山水之中,其青绿一路的造诣在画史上尤负盛名,董其昌甚至称他乃“赵伯驹后身”,本次展览中的《桃源仙境图》、《玉洞仙源图》即可见一斑。至于《人物故事图》各种题材皆备,堪称集其画法之大成,蔚为大观。

可以说,仇英是幸运的,种种机缘,让这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得到文征明、唐寅等当时吴中文人领袖的青睐与肯定,与文彭、文嘉、王宠、陆治、彭年等人结为好友。所以他虽然不是文人,却可以常常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和画迹题跋上,得到这些前辈和友人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品赏。也可以说,仇英有点遗憾,他虽有其名,但如今仍旧是一个模糊的形象:没有可靠的画像,没有可考的故居,没有一点点生活的痕迹留下,甚至其墓地也毫无踪迹可寻。

书画乃古人精神之所寄,所幸的是,仇英的画作依旧,近500载之后,30余件展品经辗转流传而重回故地,汇集至苏州博物馆展出。在12月24日前,您可以来此品味仇英独特的绘画气息,体会原本籍籍无名的一位工匠如何依靠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在人地两生的苏州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留名画苑;也可以在驻足细赏之间,通过仇英的画作遥想当时吴中文人的交游往来、当时江南藏家的审美趣味,以及苏州文化史上的那一段黄金时代。

猜你喜欢
吴门唐寅前辈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能赢吗
学诗3
明中期狭长画幅绘画构图探究
唐寅绘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