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模式

2015-12-17 15:25穆朝云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培训

穆朝云, 邓 中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71)



基建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模式

穆朝云,邓中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230071)

摘要: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是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基建矿井而言,“一通三防”系统的投入受现场条件以及工期等因素影响未能及时得到完善,给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保障基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采用了基础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即通过辐射培训、强化“两系统”管理和开展专项安全检查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化保障安全生产;利用科学管理促进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基建矿井;一通三防;培训;安全管理

0引言

我国煤矿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矿井开采强度的增加和开采深度的延伸,瓦斯升级迅速,大多基建矿井全面升级为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这就要求煤矿企业扎实推进“一通三防”工作。“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瓦斯、防灭火和防尘,其中通风是基础,利用通风可以稀释瓦斯,降低瓦斯浓度,使瓦斯浓度不能达到爆炸范围内,从而避免瓦斯事故;利用隔绝风流可以减少氧气的供给量,从而使得燃烧区或者自燃升温区处于缺氧状态,避免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矿井的开采和建设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作地点配备合理的风量可稀释粉尘,并加快粉尘的排出,可避免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积聚,同时也为现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3]。因此,矿井的“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是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决定性因素。

矿井的建设以井下车场为界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从施工井筒(平硐)开始到井底车场施工前的全部井下工程为一期工程;从施工井底车场开始,到进入采(盘)区车场施工前的工程,包括井底车场、石门、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水仓、井底煤仓、炸药库等为二期工程;从施工采(盘)区车场开始到整个采(盘)区布置的工程,包括采(盘)区车场、采区上下山(盘区大巷)、采(盘)区变电所、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切眼、运煤通道等为三期工程。在矿井建设期间,通风系统和瓦斯抽采系统因资金投入、现场条件以及工期等因素影响未能及时得到完善,给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1基础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1.1 辐射培训、强化意识、提高技能

对于企业而言,生产是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效益,但如果没有安全,生产效益就大打折扣,不追寻安全生产,一个事故,就会让企业蒙受经济和形象的损失,而且也给事故人员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谈生产,不安全就不生产。所谓的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安全,由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紧密配合和紧密协调的系统综合安全,在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都有可能使安全生产存在着危险,造成事故隐患,因此,为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及时排除系统中各单元的安全隐患,强调安全隐患就是潜在的安全事故。

矿井“一通三防”安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是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增加和开采深度的延伸,瓦斯升级迅速,大多基建矿井全面升级为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这就要求煤矿企业进一步扎实推进“一通三防”工作。矿井通防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隐患分析必须是连续的和系统的工作,贯穿于“一通三防”管理的整个过程[6-7]。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超前识别隐患、排查隐患和治理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要从隐患的确认、评估、排查、分析、治理和考核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安全,然后才是生产,强调思想与行动统一,严格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使全员都能关注安全的点滴,树立“以安全保生产、以安全促生产”的安全管理理念。

由于矿井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较为分散,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关键在于抓落实。基层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要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抓实“基层、基础”建设,强基固本,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自主管理作用,更好地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目前,专业技术培训时培训的专业内容均较为全面,但培训的效果却不明显,这是由于培训内容的制定没有根据学员的需求,培训内容全覆盖易使学员的学习欲望大大降低,缺乏针对性。

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和效果4个环节,但各工程项目部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安全意识不一,采用专业知识全覆盖的培训效果不明显,工作量较大,耗时较长,且对现场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了辐射的培训模式,利用各项目部通风股长对通风员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较为了解的有力条件,首先地对通风股长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为全部的专业知识;通风股长培训后,到其所在项目部对通风员进行培训,根据现场工程情况和通风员的专业知识点来制定培训内容,有效的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1.2 强化“两系统”管理

矿井“一通三防”系统包含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防尘系统、防火系统以及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和防火系统一般由建设单位布设管理,而防尘系统较易于管理,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属于重点环节。

1.2.1深化“以风定产”

针对基建矿井建设期间的通风系统问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充分协调好通风系统事宜,及时按照相关要求形成通风系统,杜绝通风系统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要不断深化“以风定产”思想,充分理解其内涵,矿井及各采掘工作面的风量均满足生产需求是基本,完整、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才是“以风定产”的先决条件,只有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才能保障矿井生产需风要求,并具备抗灾、救灾能力[8-9]。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对基建矿井建设工程过渡期的通风系统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副(风)井贯通后,应尽快改装通风设备,建立合理可靠的全风压通风系统。低瓦斯矿井施工二期工程,建井风机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井下,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实现全风压通风;高瓦斯、突出矿井在施工二期工程前必须形成地面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所有的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地面主要通风机必须投入使用并保持正常运行,形成全风压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密切配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时制定工程施工过渡期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确保矿井建设工程过渡期的通风系统合理可靠,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1.2.2强化“监测监控”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是煤矿瓦斯治理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治理防范瓦斯灾害的基本要求。目前,瓦斯综合治理方法可以概括为抽和放,所谓抽即为抽采瓦斯,基建矿井的瓦斯抽采主要依靠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放即为利用风量进行稀释并排放瓦斯。工程实践表明抽采瓦斯量与风排瓦斯量之和是一个动态的守恒值,要确保达到较好的瓦斯治理效果,必须加强瓦斯抽采,减少风排瓦斯量;通过工作面瓦斯浓度和回风瓦斯浓度的监测监控来衡量瓦斯综合治理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抽采达标”由建设单位来保障,因此,“监测监控”为施工单位在瓦斯防治方面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规范仪器仪表维护,强化监测监控管理,方可确保监控有效,从而保障安全施工。

1.3 开展专项检查,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

各矿建工程处对其项目部实施月度不定期“一通三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集团公司对项目部实施季度抽查,对能现场整改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监督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安全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并执行整改效果复查验收,并做好隐患检查记录。

事故的发生大多源于现场工作人员的习惯性不规范行为,为纠正和规范操作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统计并分析各项目部的月度安全隐患检查结果,列出项目部高发安全隐患,建立各项目部的危险源库,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

2科学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对于基建矿井而言,高效掘进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工期,使得矿井早日投入生产,实际工程中通风和瓦斯灾害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为保证工程的高安全高效开展,必须通过科学管理,解决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和瓦斯综合治理难题。

针对基建矿井二期和三期工程,特别是二期工程初期阶段,虽然地面临时风机已投入使用,形成了全负压通风,但井下可安设布置风机的地点较少,且大多巷道处于回风状态,掘进工作面需风仍然只能采用地面局部通风机供风的方式。然而,由于井筒直径限制,布置的风筒数量极其有限,导致工程施工无法全面展开,严重制约了矿井的建设速度,此时应充分利用布置的风筒,结合现有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临时通风系统的变化情况,合理安排巷道施工次序,为局部通风机入井运行及多数量工作面并联作业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3主要结论

(1) 分析了当前的培训方式,结合公司工程实际情况采用了辐射式培训。充分利用通风股长对通风员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掌握,开展针对性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有效的保证了培训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提升了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检查,建立 “一通三防”危险源库,完善了安全质量标准化,从根源上减少并排除了安全隐患。

(2)结合在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情况,把握基建矿井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重点,深化“以风定产”,强化“监测监控”,从而保障现场安全施工;查明了制约工程高效开展的“一通三防”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建矿井巷道施工前

应基于矿井现有及未来临时通风系统的变化情况,优化巷道施工顺序,并与“先抽后掘、以抽促掘”的瓦斯治理思想相结合,为促进基建矿井的安全高效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敏辉.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江西煤炭科技,2008(4):23-24.

2段广龙.“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煤炭技术,2004(6):77-78.

3张四新.煤矿“一通三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1):146-147.

4黄政勇.论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广东科技,2010(4):53-54.

5郭景志.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29.

6周红星,王亮,程远平,等.低透气性强突出煤层瓦斯抽采导流通道的构建及应用.煤炭学报,20012(9):1456-1460.

7车路.特厚、极松软、强突出煤层长距离防突掘进瓦斯治理技术.煤矿现代化, 2012(6):33-35.

8黄仲文,张德银.高瓦斯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安全施工的几点做法.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6):50-51.

9张爱平,周树清,王厚良,等.基于通风系统的高瓦斯基建矿井巷道施工优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4(3):65-68.

Safety Management Mode of “Ventilation and three prevention”

In Capital Construction Mine

MU chaoyun,DENG Zhong

(China coal No.3 Construction(group)corporation LTD, Hefei, Anhui 230071, China)

Abstract:The work of “Ventilation and three prevention” is crucial for coal mine safety and the decisive factor to prevent major accidents. “Ventilation and three prevention”systems failed to get perfect because of site conditions and time limit for capital construction mine, which bring certain difficulty 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and efficiency, The safety management mode contains the basic management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is used, through training,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wo systems" and special safety inspection to ensure safety in production, and through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promote production safety.

Key words:Capital Construction Mine; Ventilation and three prevention; trai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D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382(2015)02-054-03

DOI:10.11921/j.issn.2095-8382.20150211

作者简介:穆朝云(1963-),男,主要从事“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2

猜你喜欢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软岩矿井综放工作面过旧巷“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