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研究

2015-12-17 01:47贾惠芝
财会学习 2015年20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会计核算

文/贾惠芝

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行政机关的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措施的实施,改革财政单位职能,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和有效利用财政资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对资金监管不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多依靠财政拨付,部门一般需要资金就向财政部门协调申请,资金来源上缺乏压力,这样就导致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监管缺乏充分的认识;再者,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内部使用和监管上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力度也不够,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同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业务繁忙,在“重业务、轻后勤”的管理思路下,一般很难专门抽调人员组成财务监管科室,很多单位都是办公室兼职负责财务工作,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大打折扣,完成财务监管工作的目标大多仅仅满足于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

(二)由财政部门对资金进行监管也存在漏洞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尤其是基层财政部门的职能逐渐增多,尤其是随着诸多惠民财政资金的增多,财政业务不断增多,财政工作部门普遍面临着事多、人少、面广的困境。可以说,只要是有财政资金的地方,财政部门就有监管的职责,这就导致了财政资金监管出现乏力疲软,监管触角延伸不够的局面。此外,很多部门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都来自财政系统,同属于财政系统,这也增加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监管的不透明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顾名思义,指的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系统内或单位内进行财务监管的控制制度。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财政监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或者是制度执行不严格,出现了很多的违法违纪问题,如:使用虚假发票套取财政资金、虚构支出贪污财政资金、打白条使用财政资金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监管思想存在偏差

我国财政资本监管的压力并不大,“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局面长期存在,财政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监督太宽松,财政资金管理混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此外,地方政府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过分强调权利的落实,却经常把权力的监督和责任排除在外,权利的崇拜和疲软的监督,成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要阻力。

(二)监管职能存在缺陷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手续和编制都隶属于本单位,工作评价和提拔也和其他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受本单位领导干部的管理和影响,因此,在这样的人事管理制度下,他们很难无所顾忌的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开展财务监管工作,履行职能的客观性受损。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各种扶持资金陆续下发,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逐渐加大,这就对基层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较高水平、较高效率、较高数量的专业型工作队伍已成为必需。但是,反观基层财政部门工作队伍的现状,普遍存在着人员老化、数量不够、水平不精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财政资金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此外,对财政资金监管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也成为阻碍,目前的制度设计大多是针对财政资金在使用上的公开透明预防腐败方面,而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管甚少涉及,这样的制度漏洞也导致了财政部门监管职能的弱化。

(三)预算监督薄弱

目前,由于各级政府的预算普遍掌握在财政部门受理,又缺少有效的预算监管体系,而且我国社会目前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关系社会”,会导致出现一些有权有势的政府部门所取得的预算透明度不高,预算监督不力,容易造成财政资金在分配、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一些部门和项目预算资金过量,而大多数急需资金支持的部门和项目因为预算资金的过少,影响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出现如腐败和非法等现象。

(四)监管要求不统一

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越来越多,尤其是涉及到重要工业项目和三农的补贴资金力度逐渐加大,资金的使用监管成为急需完善的制度区域。目前,中央和省市区都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相关的方案、目标和措施,比如县乡两级还普遍建立了联动监管机制,实现了各项资金的统一集中监管;乡镇财政部门还针对支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要求。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各级监管要求不统一的问题,各自问政的现象比较普遍,监管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完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巩固会计核算中心建设

1.继续依靠各级各部门单位和领导的理解、支持和推动。在未来的发展中,核算中心更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围绕系统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进展、突出成就,大力宣传集中核算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营造有利于财务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争取上级部门和兄弟部门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使大家越来越重视会计集中工作,切实认识到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来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和实际上支持配合会计核算工作。

2.建立奖惩制度。为了完善财务管理,加快财务管理上一个新台阶,使财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实现各岗位的权、责、利相结合,会计核算中心要结合各个岗位的工作实际,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要针对奖惩的原则、条件、种类、方式、程序、手续,以及行使奖惩权限的机关等内容进行制度设计。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测试,奖优罚差。会计核算中心要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制定详细的目标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成立由一批业务骨干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小组要结合整体工作,定期开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检查工作,督促检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透明度。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与评先树优结合,与职业发展结合,作为岗位调整、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项目资金申报制度

上文分析过,在项目资金监管过程中存在着基层财政部门普遍不参与相关建设类项目资金的监管这一问题。因为,在完善项目资金申报制度方面要尤其改变这一问题。让基层财政部门尤其是乡镇的财政部门广泛的参与进来。要按照属地原则,将建设性项目资金和补贴类资金首先纳入基层财政部门审核监管职责之内,改变以前基层财政部门只管资金发放,而无权监管的现状,将财政资金监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确保监管的成效和作用。

(三)明确基层财政部门监管职责

在基层财政资金的监管过程中,要逐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体系,要将涉及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含区、镇、村社三级资金)。对于每一个项目,还要制定一套内容明确、职责清楚、方法得当、格式统一的资金操作流程,便于具体实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四)实行部门监督与财政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纪委监察部门要结合十八大以来反腐的新要求,将反腐焦点集中在财政领导,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审计、统计等政府监管部门开展集中查处行动,充分发挥纪委部门在信息共享、巡回检查、通报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营造良好的监管高压态势,维护好本地区良好的财经纪律和公开透明高效率的财经工作环境。

(五)全面进行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

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必须要明确,要将被纳入核算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都作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同等对待。要调整审计目标,及时把握审计重点。一是对收据、银行账户的审计检查。检查其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是否在小金库账外账等情况,二是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看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的现象。三是对发票与经济事项是否相符的审计。四是国定资产的管理。要侧重于实物清查工作,因为核算中心只针对账务处理,具体实物管理还在各个单位,因此审计部门要特别注意对被审计单位账实是否相符的审计监督。五是要注意延伸审计。

(六)强化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

财政部门要加强自身对预算部门的管理,制定严格的预算标准和公开公示制度,并检查督导,确保预算部门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始终严格执行标准,杜绝发生“人情预算”的腐败现象。各地区政府部门要成立由审计、纪委、统计等部门组成的预算监管领导小组,对财政部门的预算制定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预算资金的科学管理,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低效率支出。

[1]苏晓南.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徐明坤,罗成章.实施财政资金有效监管的实践和思考[J].财政监督,2011(18).

[3]李洁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2).

[4]王娟.浅议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J].天津经济,2014(24).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会计核算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