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消防人员伤亡统计看救援人员实战化训练的必要性

2015-12-17 11:38余青原
水上消防 2015年6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技战术消防员

■ 余青原

基于对2003—2012年美国消防员牺牲人数统计,以及1980—2013年中国消防员伤亡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探讨导致消防员牺牲的主要原因。通过医学及训练研究可得出结论,采取针对性的实战化训练,提高消防指战员灭火救援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应急避险能力;制定科学系统化的体能、心理训练计划,提高消防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最终达到保护消防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减少伤亡的目的,以适应日益严峻的灭火救援任务现状。

0 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防应急救援任务日益增多,形势愈加严峻,危险性不断升高。近5年来,全国在救火抢险一线牺牲的消防人员达144人,每年有300多名消防员受伤甚至致残;牺牲的消防官兵平均年龄24岁,最小的仅为18岁。1998—2008年间,消防人员共受伤576人,牺牲225人。从事故原因与类型上分析:火灾事故救援中牺牲148人,受伤510人;抢险救援过程中牺牲39人,受伤56人;出警途中牺牲28人,受伤10人。

美国消防管理局每年都追踪和收集当年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的伤亡信息,并进行年度牺牲人数分析、识别死亡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析造成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保护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这些信息也是用来监控消防员的健康和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至2014年止,这类统计分析已经进行了36年。从1977—1989年,每年消防人员死亡人数均在110人以上,尤其是1978年这1年里牺牲人数为178人;从1990年开始人数在100左右浮动,直到2001年,由于恐怖袭击,一共造成452名消防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从2009开始,每年牺牲人数下降,2012年牺牲人数为81人,是36年以来牺牲人数最少的。此结果和美国消防管理不断规范化,以及通过寻找伤亡原因来进行针对性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消防员牺牲统计数据

1.1 美国消防员牺牲统计数据

1.1.1 2012年美国统计数据

单从2012年美国消防牺牲的81人来看,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职业消防员28人,志愿消防员42人,林野消防以及其他合同制的消防员11人。训练中死亡8人,执行其他救援任务过程中死亡16人,执行任务途中死亡15人,火灾扑救中死亡22人,非火灾事故现场执行任务时死亡6人,执行任务之后因伤死亡12人(其中10人都是由于突发性心脏病,1人由于热衰竭导致死亡,还有一个由于患有主动脉瘤导致心脏衰竭死亡),执行任务结束后归队过程中死亡2人。火灾扑救过程中牺牲的消防员从当时的岗位上分析,水枪手13人,增援牺牲3人,指挥员2人,供水员1人,现场安全员1人。从火灾类型上看,住宅火灾牺牲6人,商业建筑火灾牺牲6人,其他建筑火灾牺牲1人。另外15人中,有4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7人死于车辆交通事故。

分析2012年由于致命的伤害或疾病导致死亡的统计数据(见图1),得出初步结论:由于压力和过度劳累引发的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以下简称SCD)导致45人牺牲(占总人数的55.7%),由于车辆碰撞事故导致的牺牲人数是18人(占总人数的22.2%),跌落物击中导致7人牺牲(占总人数的8.6%),建筑物坍塌导致4人牺牲(占总人数4.9%),由高处跌落导致1人牺牲(占总人数的1.2%),由于被困于建筑物内导致1人牺牲死亡(占总人数的1.2%),触电导致牺牲的1人(占总人数的1.2%),其他原因导致牺牲的4人(占4.9%)。

图1 2012年美国消防员牺牲原因分布图

1.1.2 2003—2012年美国统计数据

综合美国2003年—2012年的10年统计数据(见表1、表2),从消防员牺牲时执行任务情况分析,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牺牲人员数量远远大于执行其他任务的数量,均超过当年牺牲总人数的52%以上。

表1 2003—2012年美国消防人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的人数统计

表2 2003—2012美国消防牺牲人员类型数据统计

2003—2012年,从牺牲人员类型上分析,志愿消防员的人数远远大于职业消防员人数(志愿消防员统计数据包含合同制及其他消防人员数据)。

1.2 中国消防员伤亡统计数据

对比分析中国现役消防员伤亡情况,从2000—2008年间,在各类火灾事故救援中牺牲157人,其中因建筑物坍塌牺牲44人,爆炸牺牲29人,爆燃或轰燃牺牲16人,坠落牺牲14人,触电牺牲6人,烟气中毒牺牲5人,山火围困牺牲3人,堆垛塌方牺牲2人(见表3)。2009—2013年,在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中牺牲44人,受伤185人。(见表4、表5)

表3 2000—2013中国消防牺牲人员类型数据统计

表4 2009—2013年中国消防员牺牲原因统计

表5 2009—2013年中国消防员受伤原因统计

图2 2009—2013年中国消防员牺牲原因分布图

由此可得知,2009—2013年建构筑物坍塌导致牺牲的人数最多,是中国消防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此统计并未包含执行任务过程中以及训练过程中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

2 统计数据分析

2.1 综合因素分析

对美国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牺牲人员的类型上来看,志愿消防员的数量远远高于职业消防员,年均50人以上,占当年牺牲总人数百分比超过57%。2008年以前均在70% ~ 80%之间,2009年之后降低至60%以下;

2)从牺牲直接原因分析,多年来排名第一的是SCD,在1994—2004年之间,美国共有449个消防员在执行消防救援任务过程中死于SCD;

3)从牺牲时所处的事故类型来分析,火灾事故救援过程中牺牲的消防员最多,美国消防员的灭火救援任务大概占全年消防工作总量的1%~5%,但是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发生的SCD占所有冠心病死亡总数的30%;

4)从牺牲者的岗位分析,最多的是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水枪手。

从中国消防人员牺牲统计数据得出结论:中国消防人员牺牲主要原因是建筑物坍塌、爆炸、交通事故。因此灭火救援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事故现场的应急避险能力是国内消防人员最为急需培养的能力。

2.2 心源性猝死因素分析

2003年至今,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导致消防员猝死的人数一直占当年总牺牲人数的50%左右,且大部分都超过50%(见表6),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消防员牺牲的第一直接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

表6 2003—2012年美国消防员心源性猝死数据统计

随着参加灭火救援经验次数越多,心血管发生病变的程度就会越严重。消防员经常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增加肌肉疲劳和心血管的负担。经测量,若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20 min,直肠温度上升1.5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即使已经从高温环境中撤离,体温还将继续上升至38.9 ℃。在火灾高温环境下穿着防护服实施救援,会导致大量出汗,4~5次进入火场救援,即使坚持摄入水分,平均脱水量也会达到身体重量的1.1%。通过对牺牲的消防员进行尸检得知:猝死人员中22%的心脏重量都大于450 g,70%都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心室肥大症状。

3 实战化训练的必要性

我们所说的实战化训练是指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训练。实战化训练既是战斗力最重要的生成和发展要素,也是指战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消防员既要熟练掌握指挥、作战基本技能,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实际的灭火救援工作中,预防和减少伤亡。

3.1 技战术综合训练的必要性

消防员在处置各类事故时,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分析美国志愿消防员牺牲人数远远多于职业消防员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志愿消防员与职业消防员在训练程度上不同,美国的许多州和管辖区内,并不强制要求志愿消防员通过认证考试。因为大多数消防员志愿者都从事着各类不同的职业,无法全职参加培训,加上他们一般仅对自己所在地区提供灭火、救援和紧急医疗服务,那么他们就仅仅需要参加职业消防局提供的针对性培训。在灭火救援实际工作中,纯熟的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需要长期实战化训练的磨砺;适应复杂多变的事故环境,需要针对性的实战化训练累积;对突发情况的有效处置,需要平时扎实的实战化训练。

技战术综合训练应该设想灭火救援工作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训练节点,准确把握训练节奏,充分考虑灭火救援战斗情况的特点,多设难局、危局、险局,尽量设想实际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带入实战化训练中,模拟最复杂、最困难的局面;在设置训练科目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危急多变的场景,在训练时给予复杂困难的背景设置。实施超强度对抗训练和超常规心理训练(即使只是存在情绪方面的压力,如紧张和焦虑,也可能会引发消防员心血管疾病)。在实战化训练中加入真火训练,避免在面对真实火场时,出现过于紧张的情绪,或者由于高温和烟气导致的恐惧心理。同时要训练队员们对事故现场尸体、断肢和人体器官的抗恐惧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开展技能融合训练,实现基本技能向应用技能的转化,提高实战条件下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

3.2 体能训练实战化必要性

灭火救援工作事实上是非常辛苦的体力劳动,可以算是最耗费体力的人类活动之一。SCD和其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简称CVD)最有可能发生在灭火救援工作最繁忙的阶段,这种阶段只占全年所有工作总时间的1%~5%。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发生的SCD占所有CVD导致猝死总数的3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火灾事故救援现场环境的恶劣:过高的温度导致更为严重的脱水、较高的楼层导致更多的体力消耗,穿着防护服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重量≥25 kg),进一步增加了身体的代谢需求,导致肌肉疲劳和心血管负担加重,再加上有毒的烟气导致身体组织的缺氧,对于一些敏感体质的人,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如果消防员运动频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或者本身健康状况不好,或者有一定心血管隐患,突然出现的过分劳累和紧张焦虑就可能促发了原有的心血管疾病,那就更容易导致发生SCD,这可能是年轻消防员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假设消防员的工作状态是长时间的低强度工作中偶尔穿插中、高强度行动,那么其身体素质和普通人群的情况是相同的,在面对大强度的灭火救援工作时,没有优于一般人的强壮体质无法胜任消防工作,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通过对消防员训练情况的长期观察,事实证明较高的有氧适应能力对于压力大、强度高的消防工作,是有着积极的效果的。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消防活动至少消耗的代谢当量为12(METs)或42 ml/kg·min。如果保持日常训练消耗的代谢当量在这个水平以上,那么就能防止在参与大型事故救援时,由于身体负担突然加重导致SCD。体能本身就是消防战斗力构成的直接因素,体能训练不仅能有效保障消防员体质健康,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工作,提高效率,而且是消防员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消防技战术的基础,是公安消防队伍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防工作的强度大、 压力大、危险性高,没有一定的体能素质就无法安全有效地完成工作。因此体能训练必须贴近实战,要由一般性体育锻炼向消防职业需求体能训练转变,遵循科学规律地制定有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能训练方式。体能训练实战化必须要深入分析实战本身对身体能力需求的本质规律,尤其不能忽视基础训练提高实战化能力的因素。通过基础性、专业性和辅助性体能项目的组合搭配,增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效果,关注队员们的敏捷性、上肢力量和耐力水平的稳定性,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安排,使各项训练内容保持连贯,避免跳跃性训练,尽量使平时训练的强度与实际灭火救援行动的强度相一致,尤其注意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增强体质,杜绝出现突然性的高强度训练。

体能是技能的载体,技能的实现需要体能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体能训练,就不可能进行高难度的专业技术训练,没有过硬的技术战术基础素质,也不可能真正提高战斗力。无论从灭火救援技能水平或者身体素质上来看,美国的志愿消防员都远远低于职业消防员,同时由于志愿消防员从事不同职业的原因,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期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专业训练,从而导致志愿消防员的牺牲数量明显多于职业消防员。根据统计报告,60岁以上由于SCD而牺牲的消防员,有近93%的都是志愿消防员。这从另一个测面也说明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实战训练是必要的。

4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消防部队职能不断拓展,所执行的任务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实战化训练是提高实战能力的必然途径,通过实战化训练对训练规律进行探索,同时也对经验进行总结,推进体能和技战术训练一体化,认清现有训练水平与实战要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发现并克服深层次的问题,找出最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力求将实战化贯穿到训练的每一个步骤,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战斗力、减少灭火救援工作中消防人员伤亡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技战术消防员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试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消防新挑战
读图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