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2015-12-18 00:47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困难

钟 军

(合肥工业大学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合肥 2300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钟 军

(合肥工业大学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合肥 230009)

阐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构建协同资助模式对于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济困、强能、育人”三位一体的协同资助模式的主要策略;指出高校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加强管理、突出育人等措施全面提高协同资助工作水平,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价值观;融入;资助;协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要求社会各界积极培育和践行[1]。由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等教育总体规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也是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同时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举措[2],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构建起二者有机联系的协同工作模式(本文简称“协同资助”),亦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探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协同资助”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资源或个体,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表现了个体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这种协作同时会形成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协同的结果使个体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由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科学构建二者协同模式,对于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统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作出了24个字内容的概括。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里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为了促进公民教育权利的平等,党和国家每年投入巨资,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办大学的本质体现[3]。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开展好协同资助工作,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在政治上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高校资助工作促进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并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它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具体的资助工作时,要坚持统筹协调和协同推进。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让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为关心的、最为现实的、最为直接的利益问题。资助工作正是与学生自身利益问题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往往能带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局。全面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可以满足人民对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新期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开展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靠说教是不行的,更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由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学生资助工作紧密结合,将学生思想问题与学生实际问题同时解决,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带动广大学生整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也不断涌入,这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要求较高,价值选择多样化趋势明显,通常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方面存有弱势,其价值观的“实用化”倾向比较明显[5],他们也一直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重点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成长更加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来抵御不良思想侵蚀。所以,高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将其融入学生资助等相关工作,这对于新时期统一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策略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就是要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把教育的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全过程,既要促进社会公正,又要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可以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探索建立以经济解困为基础,以能力增强为重点,以育人效果为目标[6]的“济困、强能、育人”三位一体的协同资助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立体式”资助。

1.济困

做好经济解困是开展协同资助的基础性工作。首先要加强资助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资助工作事关教育公平、社会公正以及学生切身利益,必须依法行事、按章办理。高校应深刻理解上位政策和文件要求,梳理现有规章制度,修缺补差,加强相关资助制度、规则、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奖、贷、助、补、减、勤、免、偿”八位一体的“混合资助”体系,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平等,开展公正资助、法治资助奠定基础。

其次要提高学生受助面和受助额度。高校要注重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突出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社会捐助、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为补充的资助方式,组合运用多项资助政策,提高学生受助面,确保实现“应助尽助”。同时应努力挖掘社会资源,畅通社会捐资助学渠道,推进社会捐资助学工作深入发展;应积极开辟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工资标准,加大有偿资助济困力度。

最后要抓好精细化资助服务。高校要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资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力求把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把资助工作做到深处,把资助服务做到细处,抓好资助工作精细化服务。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电话回访、实地走访、校园卡消费监测等多种方式,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动态管理工作,合理分配资助资源,加强资助工作中的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突出精准资助。

2.强能

增强学生能力是开展协同资助的重点性工作。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要注重在资助活动开展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和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多以服务型为主,高校可充分发挥学生人力资源作用,依托勤工助学平台,大力在校内外设置和拓展专业型、能力型岗位,用以满足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助研、助教、助管需要,通过双向对接的校内外助学岗位,推动学生更多地参与学校工作、社会工作,使学生既可以通过劳动付出获取报酬,又可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辟有学生勤工助学基地,可以在基地内按照“立足校园、锻造团队”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勤工助学资源,以学生团队整体入驻形式加强建设。同时实施学生发展性资助计划和学生参与式资助工作,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激发学生创业潜质,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可助力对创业基地学生的扶持与指导,使之实现资金的滚动增值,推动创新资助工作由“输血”转为“造血”模式。

最后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可以相应的项目或管理、服务工作为载体,组建资助领域的学生团体,比如将获得专项社会捐资奖助学金的学生组建成公益社团,将分散的、临时性的勤工助学活动整合为团队的、稳定的勤工助学服务队等。依托这些团体开展公益活动或助学活动,服务学校、社会,并实现自我服务,促进学生交流,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在学生团队中建立临时党团支部,把资助工作与学生党建团建结合起来,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3.育人

达到育人效果是开展协同资助的目标性工作。首先要把党和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形成一定拉动效应,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有效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带动整体学生的认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7],实现对学生有效的价值塑造和价值引领。

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资助具体事务上来,将“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有形”的资助工作实务。例如,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可适时开展诚信教育;定期开展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典型选树和风采宣传活动,加强励志教育和示范引导;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职业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友善、团结、合作的品质;组织受助学生到捐资设奖单位进行参观实践、感恩座谈等活动。

最后要注重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正能量引导。高校里有一些学生,不仅存在经济困难,同时也存在学业困难或者心理困难,他们常常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高校需要多管齐下注入正能量,在保障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心理援助、学业扶助和能力帮助,开展“全方位”资助,使他们全方位脱“贫”,并注重发挥学生之间的朋辈辅导互助作用,进一步丰富育人形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现路径

按照协同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即开展协同资助,可以达到共赢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完善政策、保障资金;加强管理、精细服务;价值融入、突出育人等措施,全面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协同资助工作水平,努力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1.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水平,确保政策到位、资金落实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得益于制度建设和资金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保障水平,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制度层面理顺学生资助工作体制机制,并努力实现各项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互为补充,在政策上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在制度上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资助。要在国家层面实行学生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物价水平,适时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切实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资助需求。要在学校事业收入中按规定足额提取资助经费,从资金上保障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

2.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水平,确保措施到位、服务精细

随着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内容日渐丰富,涉及资金规模逐年增长,工作任务量及难度均有大幅提升。我们要以强化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促管理。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逐步完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基层人员业务能力。要以提升工作信息化水平促管理。高校要积极推进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项目的网上申请审批,以及资助系统与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等的有效对接,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要以为学生提供精细服务促管理。高校要探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机制,主动发现未申请资助但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及时获得有效资助,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要以学生为本,将资助服务做细、做小、做实,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件好事真正办好。

3.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水平,确保教育到位,协同资助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紧紧抓住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地做好育人工作,这是资助工作的灵魂。要通过加大资助政策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让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资助政策,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主动回馈社会。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申请、资格认定、贷款偿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受助者,也是诚信理念的传播者,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道德素质。通过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挖掘学生中的学习榜样和模范典型,用真实事例激励广大学生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通过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方案,在生活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学业上帮扶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1] 耿步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4(2):31-34.

[2] 金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88-91.

[3] 赵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进路思考[J].职教论坛,2014(29):29-32.

[4] 习近平.积极构建亚洲自由贸易网络[EB/OL].(2015-03-28)[2015-04-06]http://news.ifeng.com/a/20150328/43436232_0.shtml.

[5] 沈垚.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法研究[J].才智,2014(6):15-18.

[6] 史凌芳.“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29-31.

[7] 丁文俊,许云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合理构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5):131-133.

[责任编辑:范 君 李 丽]

Thoughts on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in socialist core values

ZHONG Jun

(Center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The paper expatiat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by integr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and constructing the mode of collaborative financial aid. Moreover, it proposes primary strategies that construct the mode of collaborative financial aid with the trinity of poverty relief, capacity enhance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oints out that colleges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aborative financial aid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talents by the measures of policy perfection, management reinforcement and education emphasis.

values;integration; financial aid; collaboration

2015-01-21

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及其制度研究”(JS2014HGXJ0071)

钟 军(1975- ),男,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G646

A

1672-1101(2015)04-0101-0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辽宁大连:10年资助4207名农民工上大学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选择困难症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