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标准”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12-18 04:52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王   惠

(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能力标准”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王 惠

(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是新时期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总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地位。参照职业能力标准,辅导员需要进一步确立岗位职责,提升职业能力,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路径的把握和拓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能力标准;思想政治教育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2.036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该标准是新时期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导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高校辅导员准入、培养、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本文试图对照《能力标准》要求,发掘其内涵,提出当前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水准的主要工作应对策略。

一、大力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教育水平

《能力标准》指出,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能与学生更为贴近、更能深层次进行沟通的优势,参与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教育,参与学生党、团校建设,讲授党课、团课。所以,课堂教学也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基于辅导员的工作角色优势,他们不仅要发挥理论课教师的基本教育功能,而且更能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能够对理论教学——这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进行拓展。

一是理论教学要改变通过“注入式”或“填鸭式”向全体学生单向灌输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发个体进行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使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进行自我教育活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并不是说辅导员让学生自我学习,而是要求辅导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引导,发挥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发挥学生人生领路人的角色魅力,敏锐掌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认识性问题,开展个性化的理论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要“提升教育叙事能力,从校园生活出发, 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 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 以其生动的描述、丰满的形象、细腻的感受、意蕴的语言, 激发学生对所承载的教育意义有所领悟”[1],让每个学生在理论学习上逐步完成从“被动接受”到“自觉诉求”的过程转变。

二是向网络虚拟空间拓展。《能力标准》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能及时把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趋势,能熟练运用博客、QQ、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新兴媒体技术,熟悉网络环境语言规律及特点,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术。理论教育向网络空间拓展就是要充分运用网络理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线上”理论教育。辅导员把网络资源纳入理论教育渠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特点,从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中寻找理论依据;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潜隐性的特点,全天候、多方位参与学生网络群、网络社区、自媒体交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可以利用网络“多面互动”的交互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网络理论教育活动,通过发起主题讨论、话题说说,综合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源,为思想理论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展示形式,使得教育过程更加生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实践教育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重视的第二大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以理论学习为主路径的同时,实践教育的开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主路径的重要补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点。《能力标准》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定义更加清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教育的功能达到了契合。辅导员要整体性思考自己的工作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育路径要从单一走向多样、由零散走向体系的转变。《能力标准》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帮困育人工作、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都是辅导员教育实践或实践教育的主要工作路径,辅导员要提升以上工作路径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可靠的实践保障和教育保障。

1.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要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作为锻炼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育人效果尚未尽如人意,有很多实践活动只追求轰动效应,摆架子、做“面子工程”,认为只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教育机会即可,致使部分实践活动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管理和指导,实践活动只是停留在顶层设计、宣传。缺乏有效组织,特别是贴近学生、接地气的实践活动的悉心指导,由于师资有限,不能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跟踪了解,对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的问题也未能及时发现和指导。高校虽然提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汇聚各育人部门的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但实际上是人人都管,最后人人都没管,或者说没管理好。当前,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大部分还是由辅导员来组织实施,这一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善的条件,这就要求作为辅导员要主动担当起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责,依靠自身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优势,对实践活动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安排和设计,积极参与进去,科学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活动效果。

2.辅导员须认真组织和参加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处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彰显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开展和参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上要极具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内容上要融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为一体,载体上要积极利用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介。努力促进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成熟、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他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辅导员要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内容,如大众新闻、美食服务、生活常识等。积极组织校园联谊会、跳蚤市场、技能比赛,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主动适应到这些当前大学生比较热衷的校园文化活动领域里,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才能更加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话语引导权。学生也才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有选择地参与活动,使得校园文化活动能成为多数人参与的大众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3.辅导员应该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辅导员必须要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和技能,才能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能力标准》对此提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要求。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5·25 心理健康教育周”和“心理健康教育月”两大主题活动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辅导员要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新生心理普查、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素质训练营、趣味心理游戏、心理剧大赛等活动。要建立学生心理跟踪档案,建立预警机制,善于发现有心理问题学生并及时干预。

4.辅导员要细致做好帮困育人工作。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学生贷款为主体,辅之以奖学金、勤工俭学基金、特殊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即“奖、贷、助、补、减”等类别的多方式、多层次、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除此之外,还有新生“绿色通道”制度,很多高校还专门设立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大学生的各类奖助学金。高校如何将这项政策落实到实处,其实是一大挑战,无疑,辅导员又处在帮困育人实际工作的第一线。《能力标准》要求:“辅导员要能够全面熟悉和了解国家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能组织和实施评审各类奖助学金,指导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争取为学生申请到合适勤工俭学岗位机会,为学生办理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等工作。”[1]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做很多踏实细致的工作,要关心和了解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跟踪档案,开展家庭走访等。同时,辅导员还要在帮困育人工作中坚持“帮困为助学,助学重育人”的理念,将国家帮困与个人自我脱困结合起来,将工作的重心由“输血型”帮困转变为“造血型”育人,由经济资助转变为增强贫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贫困生拥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及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道德风尚,要能避免学生因为经济上的贫困迁延至心理上的贫困。

5.辅导员要能够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提供就业、创业指导。《能力标准》指出:“辅导员要具有职业类型和职业咨询相关基础知识,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掌握职业潜质测评相关理论和国家鼓励创业的基本政策。”[1]辅导员应该通过职业能力潜质测试等手段,帮助每一位学生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使他们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并能够创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以及职业见习等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要能够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中,可以针对每个大学生个体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帮助,根据各种就业信息与学生基本信息的匹配度,为大学生提供量身打造的就业服务。辅导员因为经常从事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经验更为丰富,信息更为规范、集中,能够根据学生特点作出科学的筛选,能够通过现代化技术发布信息的方法,及时而全面地发布就业信息。

三、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该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被边缘化,而要时刻在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能力标准》进一步厘清了思想政治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分量和中心地位,并提出了总要求。辅导员只有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认清意义,抓住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大主要路径,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建义.高校辅导员专业定位、标准及其达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责任编校:徐希军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University Counselo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WANG hu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133, Anhui, China)

Abstract: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University Counselors is the country’s overall requirement for and it specifies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have priority in university counselors’ work. With reference to the standards, university counselors need to set job responsibilities, improve their capabilities,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and develop the working approa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reality.

Key words:university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2-0155-03

作者简介:王惠,女,安徽六安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5-01-10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