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分析

2015-12-21 06:24王长日辽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大连11603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挫裂伤迟发性外伤性

王长日辽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大连 116033

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分析

王长日
辽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大连 11603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 方法 通过对2012-05—2014-05我院进行治疗的79例外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经复查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伤出血,对照组患者经复发未表现出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观察比较2组患者首次CT征象,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特征。 结果 实验组患者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均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重要预警信号,患者在早期CT检查过程中若出现上述影像特征,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复查,提高治疗效果。

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CT

外伤性迟发性脑挫伤出血指患者因头颅外伤首次经颅内CT平扫未见脑挫伤,在短时间内复查CT观察到脑挫伤出血病灶[1]。研究显示[2],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临床表现多同CT显示结果不相符,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因对脑挫伤出血认识不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挫伤出血早期CT征象,并对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9例外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5—2014-05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9例外伤性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脑挫伤进行分组,实验组37例经复查为迟发性脑挫裂伤,对照组42例经复查未见迟发性脑挫裂伤。实验组男29例,女8例,年龄19~57 (35.14±3.39)岁;受伤时间0.4~6.2h,平均(3.81±1.25)h;高处坠落12例,砸伤7例,车祸18例。对照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18~59(36.26±3.45)岁;受伤时间0.5~6.9 h,平均(4.02±1.16)h;高处坠落14例,砸伤8例,车祸20例。2组患者年龄、病因、受伤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双排螺旋CT进行头部平扫,观察脑组织窗和骨窗,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部分病灶加层厚和层距为5mm,电流为200~250mA,电压为120kV。所有患者均在首次CT检查后48h内进行CT复查。观察比较2组患者首次CT检查的征象。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经CT复查证实出现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患者首次CT检查均未发现脑内血肿征象,首次检查的主要CT表现有:(1)局部脑占位效应:表现为局部脑组织肿胀,相邻脑池、脑室、脑沟变窄或消失,严重者发生中线移位;(2)界面征: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交界面密度增高、模糊;(3)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局部脑沟、脑池出现铸形高密度影;(4)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影;(5)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表现为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模糊;本组患者大部分同时出现上述多个征象(图1-3a),经复查,37例均出现脑内血肿(图1-3b),血肿部位多位于在首次检查出现异常征象的邻近脑叶皮层或灰白质交界部,少数位于对冲伤部位,血肿位于额、颞叶34例,枕叶2例,顶叶1例,其中16例为多发血肿。对照组患者经CT复查未见迟发性脑挫伤出血,首次CT检查出现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早期CT征象特征比较[n(%)]

图1a 首次CT扫描左颞骨内板下方可见界面征(长箭),左颞叶出现占位效应,左侧环池变窄(短箭),小脑幕见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箭头)

图2a 首次CT扫描鞍上池(长箭)、小脑幕(短箭)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图3a 首次CT检查双侧额部出现硬膜下出血,以右侧为重(箭),同时可见额叶灰白质分界模糊

图3b 经复查,双侧额叶出现迟发脑挫裂伤出血,右额叶出血较多(长箭),左额叶出血较少(短箭)

3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为脑外科较为常见疾病,临床治疗已得到广泛关注,但临床诊断标准尚无特异性指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3]。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为[4-6]:外伤导致颅脑损伤,损伤后导致受损部位神经缺血、缺氧,组胺和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引起血压增加,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组织发生渗血,通过颅内压治疗,可导致颅内压极速下降,桥静脉和硬脑膜剥离引发出血。临床研究表明[7],外伤性迟发性脑挫伤裂伤多发生于颞叶和额叶,其发生是由于该部位颅骨凹凸不平,外伤时脑组织因位移导致颅骨面受到撞击,引起损伤。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短时间内易引起脑出血、脑疝,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了解首次CT检查的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进行CT复查,对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意义。迟发性损伤多出现在2d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定时进行CT复查[8]。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界面征,上述CT征象具有预警意义,且绝大多数异常征象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位置一致,提示这些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损伤的脑组织及小血管的病理改变。文献报道[910],界面征是因脑外伤时脑组织发生颅内腔相对运动,脑叶出现摩擦,引发脑膜撕裂出血,CT表现为颅板和脑组织交界模糊,复查时可因脑脊液稀释而消失,因此临床认为界面征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重要早期CT征象,本研究结果同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局部脑占位效应、界面征、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重要CT征象,患者在CT诊断过程中若出现上述征象应及时进行复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郑平,童武松,郭义君,等.急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早期CT征象及复查时机[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7):439-441.

[2]张万宏,李延翠,张文学,等.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探讨及预防[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4):411-412.

[3]符之刚.CT结合颅骨平片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7):106-107.

[4]张党林,周鹏,邓纪学.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250-252.

[5]江小伟,宋洋,蔡庭江,等.首次CT检查正常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J].河北医药,2012,34(22):3 439-3 440.

[6]刘泽洪,林俊杰,赖晓亮,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198-199.

[7]胡庆荣.CT动态观察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及预后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36):7 685-7 686.

[8]吴芳芳,马延斌.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7):2 019-2 021.

[9]蔡亮.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14-16.

[10]郭洪刚,张法学,孟英.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枕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198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9(9):527-529.

(收稿2014-04-21)

R743.34

B

1673-5110(2015)02-0082-02

猜你喜欢
挫裂伤迟发性外伤性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脑挫裂伤预后的影响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