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分析※

2015-12-21 07:47韩晓伟吴兰芳郑玉光严玉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遗传学遗传

韩晓伟 吴兰芳 郑玉光 严玉平

(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石家庄050200)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分析※

韩晓伟 吴兰芳 郑玉光 严玉平

(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石家庄050200)

遗传学是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中与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我国有数量众多的遗传学教材可供选择使用,但是关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教材却很少,本文对我国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教材的出版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并对所选用的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了其缺憾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遗传学;教材;药用植物;遗传育种

遗传学是从基因和细胞水平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它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核心学科[1]。自从1900年孟德尔规律发现之后的百余年以来,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学领域的研究也日新月异,80多位科学家因为在遗传学领域卓越的研究成果而成为诺贝尔奖的得主[2]。我国的遗传学研究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迅速开展起来,出版了众多的遗传学著作[3,4]。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出版遗传学教材895部,其中理论教材588部、实验教材122部、教学参考资料185部[2]。统计这些出版的教材我们发现医学遗传学资料数量最多,普通遗传学资料次之,有关动植物微生物的遗传学资料较少。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宝贵资源,但是中医药的现代技术应用与研究远远落后于西医药,我们单从遗传学相关教材的出版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医学遗传学的数量最多,而关于植物的遗传学教材很少,关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我学院在2014年开设了中药资源学专业并招收了第一批4年制本科生,中药资源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中药材栽培技术、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生产基地管理等基本知识,从而具有开展中药资源利用、保护与开发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因此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学就成为中药资源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该专业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对于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是十分关注的,我们对已出版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相关教材做了重点调查,筛选出适合的教材,对所选教材认真学习和讨论,并做浅显分析。

1 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教材出版情况调查

因为要为中药资源学专业的本科生选择合适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笔者调查了各出版社所出版的、市面上出售的有关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主要书籍(见表1),并从中筛选出适合我院使用的教材。

表1 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教材统计表

对这些教材进行简单分析(图1),就会发现园林植物育种的教材占到了植物类遗传教材的70%多,这说明园林植物的栽培育种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而关于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的教材只有4种,占到植物遗传类教材的20%,可供我们中药资源类学科选择的范围很小。

图1 植物遗传育种教材出版种类分析

3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分析

3.1 我校选用教材情况由上述的调查我们发现,只有有限的几本关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教材可供我们选择。虽然普通植物遗传育种教材也可以将植物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清楚,但是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在选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6],针对性要强。药用植物有其非常独特的遗传和栽培特点,如果所选用的教材无法详细地讲解关于药用植物栽培育种的知识,那对于中药资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损失。因此,我们尽量选用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教材。黄清龙主编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是针对高职院校的,因此不予选用。另外两本《药用植物育种学》教材,主要针对对象是农业院校的中药及药用植物专业学生。最后一本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受众主要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中药资源专业及其他院校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等,因此我们选用这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任跃英教授主编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作为我院中药资源专业的课程教材。

3.2 对所选《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特色的分析作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全书不仅系统表述了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理论原理,还对药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常规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体现出将植物的遗传学与药用植物的育种学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有序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既反映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前沿成果,又适应当前我国对于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7]。该教材的特色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足教学改革,观念更新。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该书集生物学基本理论和中药学、农学的实践成果于一体,既扩展学生知识范畴,又培养他们创新实践意识和能力;既包含生物学有关遗传的基本理论,又涉及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学生在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反映了中药专业药用植物相关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正确地把握了新阶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2)立足药学专业,特色鲜明。该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宏观指导,由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和科研人员编写。书中列举了大量药用植物的遗传特点、部分药用植物育种技术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与后续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生物技术》等课程衔接紧密。3)立足科研前沿,实用性强。该书不仅较深入地阐述了重点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知识,还提出了不少药用植物潜在的育种目标及可行的育种方案,使学生能够紧跟科研前沿的步伐,为师生今后的科研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参考。

3.3 对所选《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不足的认识对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通读和讲授使我们了解了该教材的优势,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该教材的一些不足之处。

3.3.1 教材体系编排不合理首先,因为该书是讲授遗传和育种两方面的内容,所以书中的第一至第三章主要是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第四章至第十二章主要讲解传统育种的内容;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又插入了两章分子遗传学的一部分理论知识,之后的章节继续讲述育种学的知识。第二十章是生物技术育种,主要讲述了组织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同时提到了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整体布局稍感混乱。笔者认为,若将该教材整体篇幅分为上篇和下篇,分别阐述遗传学和育种学相关内容,如上篇包含第一至第六章,讲述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以及遗传物质、遗传学三大规律、数量性状的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以及生物技术;下篇收录若干章节,阐述药用植物育种目标及各种育种技术。这样,可以使学生首先对遗传学的基础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后再以育种学理论与方法为主线,要求大家系统掌握本学科重点知识,就能充分体现顺理成章,由浅入深的学知规律了。

其次,该教材是针对药学专业而编写的,虽然附录中列举了大量的药用植物基本的遗传繁殖特性,但是书中选用的育种的实例大部分是关于农作物的,希望编者可以尽量选用更多药用植物育种的典型实例,使大家对于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3.3.2 教材内容错误分析因为要备课的原因,我们认真通读了该教材,发现了一些内容上的错误,尤其是出现在遗传理论部分的一些错误,很令人担忧。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向于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8],而教材中的这些错误将会增加学生自学的难度,不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将部分错误列表如下(表2),希望能引起编者的注意,及时改正错误。

表2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错误一览表

4 对《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编写的建议

鉴于以上的情况,对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如下建议:1)教材内容编写要遵循正确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出版应该更严肃、严格,不能错误频出。遗传学的许多知识点都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教材的错误率太高就会给初学者和自学者带来很大的困惑,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8]。在教材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编者和出版单位应该进行教材使用的实验,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广泛征求使用者的意见,进行改正后再出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教材的错误率。这样也会减少初次使用该教材的学生的迷惘,增加大家学习的积极性。2)教材应该体现学科的整体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内容安排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遗传学部分的编写要完整,保持遗传学知识体系的完整和连续,讲清楚前因后果,给学生一个相对清晰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育种学部分的编写应体现概述与各论的分部思路,先讲清植物特点与育种目标确立之间的关系及确立育种目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再分述各种技术手段与典例分析,培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自觉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和创新。3)教材体系编排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遗传学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学科,遗传学的许多知识都会涉及到社会以及伦理的问题,充分利用这一情况,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适当加入思考题和讨论题。每一章之后的思考题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而讨论题就会更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语

药用植物是中药的重要来源,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基础,我国关于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教材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任跃英教授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填补了我国药用植物遗传学教材的空白,对于我们中医院校中药资源学的师生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虽然这本教材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但是瑕不掩瑜,相信再版之后它会更加完美,成为中药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

[1]李书粉,陈晓龙,王利花,等.基于内容相似度分析的遗传学教材比较研究[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3):60-64.

[2]陈喜文,陈德富.我国高校遗传学教材的出版与使用现状的调查[J].遗传,2014,36(4):395-402.

[3]皮妍,林娟,候嵘,等.国内高校遗传学教材发展研究[J].遗传,2009,31(1):109-112.

[4]米景九,张湄.美国遗传学教材的比较分析[J].遗传,1991,13(3):41-43.

[6]支庆庆,贺竹梅.遗传学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1):7-11.

[7]任跃英.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8]程焉平.评《现代遗传学教程》并论教学改革环境下的本科遗传学教材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113-115.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Medicinal Plant Genetic Breeding Science

HANXiaoWei,WU Lanfang,ZHENGYuguang,YANYuping

(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 MedicinalPlants,Schoolof Pharmacy,HebeiUniversityof ChineseMedicine,Shijiazhuang050200,China)

Genetics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in life science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of each university in China.There are large numbers of genetics teaching materials available in China,but few of medicinal plant genetic breeding materials.This paper included a detailed survey of textbooks published on Genetic Breeding of medicinal plants in China and the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s,and pointed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genetics;teaching materials;medicinal plants;genetic breed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2.047

1672-2779(2015)-12-0094-03

:张文娟本文校对:王乾

2015-05-18)

中央财政中医药行业专项资助项目(No:201207002HB--1-01)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遗传学遗传
非遗传承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