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古蔺新篇谱

2015-12-22 05:17周淼葭潘兴扬余其松
当代县域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蔺古蔺县能源

本刊记者 周淼葭 潘兴扬/文 余其松/图

红色古蔺新篇谱

本刊记者 周淼葭 潘兴扬/文 余其松/图

双沙镇万亩油菜“画里乡村”

古蔺县,隶属四川省泸州市,全县地域成半岛形伸入黔北,这片土地上曾有红星闪烁。

赤水河,沿边界由南向北流入长江,这是一条英雄的河,成就了古蔺县的红色传奇。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亦是红军长征过四川80周年。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川南黔北,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取得了镇龙山奔袭战、二郎滩背水战等关键战役的胜利。

红军足迹踏遍了古蔺的山山水水,全县先后有800多名热血青年参加红军,

为长征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蔺这片神奇的土地,也因此有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沉淀。

时光荏苒。转眼80年过去,如今的古蔺焕发出新的生机。2014年,古蔺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4亿元,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经济“新常态”下,古蔺的发展正充满动力和活力,扬鞭奋起,谱写新的篇章。

Part1精准定位 红色旅游欣欣向荣

酱酒酿造现场

马嘶乡新寨茶园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渡口纪念碑

马蹄乡奢府新村

历来,古蔺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再赋予其红色传奇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便吸引着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游玩。位于赤水河南岸的太平古镇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依山傍水,街道呈阶梯分布,很早以来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称,是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太平古镇早在2007年就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1年4月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2012年底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古蔺县委县政府也在坚定不移地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复查验收为抓手,努力推进古蔺旅游业发展,着力培育古蔺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中,红色旅游业的培育及发展可以说是古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亮点。

基于自身的独特禀赋,古蔺县明确了“红色太平、生态黄荆、名酒名镇、田园乡村、景城一体、文旅交融”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建设“四川省旅游强县、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区域旅游服务次中心”的奋斗目标,并先后编制完成了《古蔺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个景区的旅游规划、策划,相应完善提升古蔺县交通、城建、文化、林业、环保等发展规划,使旅游业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同频共振。

目前,叙古高速公路正在紧张的建设施工中,预计将在今年年底通至古蔺县城。古蔺县以叙古高速公路为动脉,以古赤路、蔺郎路、叙蔺路、S309线为支撑,加快县域旅游通道建设,完善景区景点毛细路网,升级旅游标识系统,全面提升古蔺旅游配套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古蔺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白酒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田园、红色古蔺”内涵,构建两线多点旅游格局,促进文旅交融发展。其中,精心打造县城—永乐—太平—二郎“红色酒乡旅游线”。古蔺县大力推进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建设,提升文化品位,将县城建设得更加精美。针对红色古镇太平,进一步加快旅游开发,提升购物、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Part 2坚定目标 开启产业新格局

长期以来,古蔺县的经济支柱都过多地依赖于白酒产业和能源产业,曾有人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总结为:以白酒和煤炭为代表的“黑白经济”。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矿关闭整顿影响,这种相对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制约古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古蔺县委、县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

谋划和推动一个时期发展,必须踩准时代步点,抓住主要矛盾,深挖优势潜力,科学确定今后一个阶段的执政使命和奋斗目标。在今年1月召开的古蔺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两会”上,古蔺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客观审视古蔺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古蔺具备的基础、优势和潜力,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上下要坚定“在乌蒙山片区38个贫困县中率先摆脱贫困”不动摇,坚定“努力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动摇,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集中力量打一场率先摆脱贫困、同步全面小康的总体战和攻坚战。

在此背景之下,古蔺县明确提出,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实现主导产业由酒业、能源“双轮驱动”向酒业、旅游、能源“三足鼎立”转变。

酒业方面,古蔺县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特色酱香酒谷”。坚持酒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全力支持郎酒做强壮大,全面推动永乐酱酒园区、郎太新区、水口高端酒庄竞相发展,形成“龙头带动、一体两翼、集群发展”的酒业新格局,确立古蔺在“中国白酒金三角”中的地位。

旅游方面,古蔺县坚持全域旅游、全域规划理念。除了前面提到的“红色酒乡旅游线”的打造,古蔺县还十分注重旅游品牌的营销,借助央视等知名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强与四川宜宾、贵州遵义等地的区域合作,构建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川滇黔渝生态旅游线、长征丰碑红色主题旅游线等。

能源方面,古蔺县正在着力构建川南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全面推进古叙矿区开发,整合壮大煤炭产业,加快石屏、观文、箭竹、岔角滩等大型煤矿建设进程,实现煤炭产能800万吨;全力促进煤矸石电厂、煤层气开发、瓦斯发电、风能发电、硫铁矿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增效,拉伸能源产业链,建成川南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叙大铁路龙山火车站建设现场

大寨坝子烤烟基地

观沙煤业观文煤矿矿区一景

Part 3谋定后动 调结构释放大能量

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驰名中外的白酒产业,古蔺更是一个拥有丰富能源的县城:储量达37亿吨的煤炭、27.7亿吨的硫铁矿和1001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这些,将为古蔺的能源产业提供巨大的“能量”。

为了释放这些巨大的“能量”,古蔺人传承了红军的长征精神,不怕难不怕苦,大力招商引资,力图改变早前单一的产业结构。正是由于看中古蔺巨大的“能量”,一批央企开始进驻古蔺:中广核开发风能、中电投开发煤矸石、中节能开发酒糟、中石油开发页岩气等等,风能、煤层气、页岩气、100MW风能发电等一批非煤能源产业项目也已逐步启动,古蔺已在向“新饭碗”要新增长。

古蔺是川南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为改变酒业、煤炭独大的格局,古蔺将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手捧以煤炭为主“金饭碗”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风能、煤层气、页岩气等非煤能源产业。据保守估计,古蔺的风力发电在今年可实现装机容量250兆瓦;煤层气、页岩气在今年也可实现实质性开采,规划建设“百亿能源产业”将成为古蔺经济新的增长点。5月,川南地区工艺最先进、自动化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洗选厂古叙煤电公司石屏一矿洗选厂正式完成建设,现已进入试运转阶段,项目投资达1.45亿元,设计原煤洗选能力120万吨/年,经洗选后平均吨煤增加收益20至30元,达产后每年可增效益2000万元以上。

由此可见,丰富的煤炭资源、硫铁矿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白酒产业使得古蔺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好发展,但古蔺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如何转化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古蔺当前较为紧迫的一项任务。

在古蔺的德耀、箭竹、石宝、观文等乡镇都有很好的风力资源,借力中广核泸州古蔺德耀风力发电场项目、中广核泸州古蔺箭竹坪风力发电场项目顺利开工,希望能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同时也真正缓解古蔺的城市用电压力。而这两个项目都被纳入国家“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两个项目总装机100兆瓦,动态投资约9亿元,建设周期分别为12个月和18个月,投产后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8.68万吨、淡水71.4万立方米,并减少废气和废水排放。同时,中广核还在古蔺双沙、金星启动三、四期开发项目,前期测风工作已经启动。古蔺县投资服务局副局长周平说:“古蔺拥有500MW风能装机容量,风能资源丰富,而中广核古蔺德耀、箭竹、双沙、金星等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7个亿。”

如此大手笔的规划建设,让红色古蔺的土地充满朝气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必将谱写出一段当代传奇。

猜你喜欢
古蔺古蔺县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定制服务泸州银行助“古蔺麻辣鸡”拓展市场
书籍《古蔺花灯》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古蔺花灯
古蔺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出路
古蔺农商银行发放扶贫贷款35440万元
古蔺西部地区杉木育苗造林技术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