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机制研究

2015-12-22 05:42赵倩倩郭汉丁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激励机制强度

赵倩倩,郭汉丁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经济与管理

基于委托代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机制研究

赵倩倩,郭汉丁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政府对节能服务企业进行的经济激励作用.从激励目标、激励对象和激励强度等三个方面设计激励机制,并通过比较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和线性激励函数,求出合理激励强度.由此得到如下结论:政府应以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为重,针对节能服务企业制定出提高激励效果的措施,通过发展节能信息平台以加强监督与约束;同时还应适当加强激励强度,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服务企业;委托代理;激励机制

随着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能源面临着严峻形势,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运行所占能耗为其生命能耗的 80% ~85% 左右,而既有建筑能耗更是远远超出国外能耗的平均水平[1].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选择建筑节能,而作为建筑节能重要组成部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既有建筑高能耗改造现状,规定到2020年底完成大部分既有建筑绿化改造.作为政府与市场的枢纽,节能服务企业(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发挥着特殊作用,然而我国节能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针对节能服务企业的激励政策也缺乏一定力度,难以促进节能服务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应设计一定水平的激励机制,拓宽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渠道,完善节能服务市场体系,进而推动既有建筑更快达到预期效果.

我国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的研究为:一是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2-3],通过总结波兰、德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实践,刘玉明、刘长滨[4]提出我国应形成“组合式”的激励政策且因时而异;二是运用外部性理论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行研究,提出经济激励政策是应对外部性的解决方案[5-6],这方面的研究有金占勇等[7]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外部性危害及其影响,提出了政府应建立起分阶段和分对象的激励政策;三是分析和比较行政强制政策和激励政策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不同作用机理,从而做出不同的方案选择[8].

相对来说,国外经济激励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首先,在激励政策设计方面,Jeffrey[9]着重研究了政策设计和针对政府官员的激励设计,主要探讨了市场经济手段在非市场环境下的运用及组织环境对政策实施的影响;对于外部性,Mahmoudi[10]指出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信贷优惠等手段提高市场主体对节能建筑的投资积极性;另外,在基于财政补贴、碳税等不同的能源价格预期及经济激励政策上,相关学者运用经济学理论处理主体投融资问题,Rogerw Amstaldenden[11]等人站在业主的角度分析了瑞士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情况,认为激励政策能调动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方面的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尤其关于节能服务公司的政策研究很少.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政策层面引导的节能改造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ESCO大都为中小型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使市场需求由隐性转为显性,因此利用委托代理理论讨论节能服务公司相关行为选择的因素,从激励目标、激励对象及激励强度等方面探讨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强度以促进其提高竞争优势,为尽快实现节能改造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机制设计

委托代理成本产生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还有社会效益等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尔维兹(Hurwicz L)教授创立的,理论主旨是针对给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研究怎样设计激励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目标一致[12].本文基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以政府为委托人,节能服务企业为代理人,对既有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体系进行方案设计,具体包括激励目标、激励对象和激励强度等.

1.1 激励目标

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是人们在私人利益驱使下而采取行动实现既定目标,故应明确激励目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总体目标:一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达到符合国家设计标准的节能改造目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二是加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服务体系.总体目标又分两阶段分别实现:第一阶段,通过采用优惠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激励ESCO节能改造,以提高其市场服务能力;第二阶段,政府在不断完善财税政策的同时,为ESCO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调动其节能积极性,成为节能改造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既有建筑节能的长效机制.

1.2 激励对象

激励的对象不同,产生的激励效果也不同,因此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关键之一是识别与区分激励对象.根据节能建筑的不同融资渠道和不同类型的ESCO行为主体特征,对其实施有差别的激励方式,以实现既定激励目标.

按照使用性质,既有建筑分为民用建筑(如住宅、公寓等)、商业及公共建筑(如酒店、写字楼、商场、宾馆、饭店等用于商业投资的建筑、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及机场、车站等建筑).其中,民用建筑及部分商业建筑主要来自于私人或企业投资,而政府公共建筑则来自财政划拨.根据节能建筑资金的来源不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激励政策也应有区别.

ESCO有技术依托型、资金依托型和市场依托型三种类型.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多属于技术依托型,主要是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来立足于节能市场,资金上面临一定风险.资金依托型ESCO主要指国企子公司,且具备足够资金用来投资节能技术和产品.市场依托型企业的特色是可直接获得节能客户的融资,但技术上存在过高的风险.政府制定的激励政策应随着 ESCO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避免忽视中小企业,为全面调动面向市场化 ESCO节能改造的积极性而制定梯度式的优惠政策.

1.3 激励强度

激励强度首先能够补偿节能改造市场产生的外部性效益,其次保证ESCO获得足够的投资收益.实现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激励强度,偏小则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ESCO工作积极性将大大减弱;过大就会使政府主导的节能改造工作风险性过高,面临财政损失.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激励强度应同时满足两个约束条件.第一个是参与性约束,指被激励者(节能服务企业)在激励合同下进行节能投资的期望效用U1不能小于不投资节能项目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U2,即U1≥U2.第二个是激励相容约束,为委托人(政府)希望 ESCO选择的最优节能改造努力水平a是被激励者所有选择R中的最优选择,即U(a)≥U(a′),a′∈R.在满足这两种约束的情况下,ESCO才会选择政府所期望的目标,从而达到激励目的.

2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2.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委托人与代理人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政府为ESCO提供经济激励政策,ESCO掌握既有建筑的能效信息是代理人,而政府很难掌握节能改造方面的改造成本和改造质量等信息,处于劣势,属于委托人.在信息对称情况下,ESCO的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政府可以根据其行为实行奖惩,此时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和最优努力水平能够实现.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政府难以观测到ESCO的行为,只能凭借代理人的行动和其它外生随机因素,了解到相关变量.因而,政府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来激励和约束ESCO,让其积极主动地参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活动.下文分析政府与ESCO的决策过程,以提供激励政策设计的理论依据.

2.2 委托代理模型假设

政府作为委托人主要是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属于风险中性型,代理人ESCO在保证节能效果的同时要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是风险规避型.为展开研究,先设定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1)ESCO的节能成果不仅与自身的节能努力程度有关,同时还受一些不确定性外生随机变量的影响.

(2)政府和ESCO均为理性,假定其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其中:ρ是绝对风险规避度量;w为节能服务企业的实际货币收入.

(3)设a为ESCO的一维努力变量,ESCO节能效果设为,环境改善效果为πl=la+θ,k是与努力变量a有关的经济效益产出系数,k∈R 且k≥0;l为与变量 a环境效益产出系数,l∈R 且l≥0;θ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的外生不确定性随机变量.假定代理人的努力成本可以等价于货币成本,令 ESCO节能成本函数为:,其中b(b>0)为ESCO单位节能的成本系数,同样的努力带来的负效用随着b值的增大而变大.

2.3 政府与节能服务企业函数构建

2.3.1 ESCO(代理人)节能收益函数

根据上述假设,假定政府对代理人的激励为线性函数,即

式中:S代表ESCO获得的激励收益;α 是与ESCO节能成果无关的固定补贴,即为激励ESCO节能,政府就给予其固定补贴α ;β(πl-α)是指ESCO的节能努力程度产生的效果高于(或低于)政府所要求的节能指标获得的超额奖励(或惩罚),即产出收益;β(0≤β≤1)为激励强度因子,即政府对ESCO开展降低建筑能耗的活动带来环境效益的补贴系数,反映了一定的风险分担;β=0意味着ESCO只得到固定补贴,而不承担风险;随着β值的增大,政府对ESCO开展降低建筑能耗工作所带来环境效益的补贴比例越大,ESCO将会愿意承担更大风险.激励函数可作为ESCO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效益转化机制,通过政府的经济激励使ESCO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进而解决其节能改造动力不足的问题.

由式(1)知,令ESCO的实际收益函数为

由于ESCO确定性等价收入U1等于随机收入的均值减去风险成本,则

式中:Ew为代理人ESCO的期望收入;ρβ2σ2/2为其风险成本,当β=0时,风险成本为零.ESCO的最大期望效用函数等于最大确定性等价收入CE.

令U2为ESCO的保留收入水平,如果U1小于U2,ESCO将不接受激励合同.因此,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可表示为

2.3.2 政府(委托人)期望效用函数

政府为风险中性型,结合式(1),则政府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益,即

3 两种典型情况下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3.1 政府监督ESCO节能活动时的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假设政府监督ESCO降低建筑能耗的努力行为,具体可通过节能服务企业是否满足节能标准以及是否进行节能投入(如购买节能设备)等对其节能活动进行监督,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当政府的监督程度足以观察到ESCO进行节能改造的质量水平a,此时的激励相容约束IC约束不发挥作用,任意a可以通过满足参与约束IR的强制合同实现,此时可达到帕累托最优.政府主要任务是选择(α,β)以及代理人的努力程度a,求解下列问题

由于在最优情况下,参与约束的等式成立(政府没必要给ESCO更多激励),通过固定项α将参与约束代入目标函数,结果如下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7),令等式成立得到

则政府的最优激励模式为

结论:此时帕累托最优合同实现.由于政府是风险中性型,ESCO为风险规避型,帕累托最优风险承担要求ESCO不承担风险(β*=0),政府支付给ESCO的固定补贴α等于ESCO的保留收益与努力成本相加之和.

3.2 政府不监督 ESCO节能活动时的经济激励模式分析

如果政府不行使监督ESCO的职能,二者关于既有建筑能耗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等,政府无法观测到ESCO的节能质量水平a,无法用强制性政策来迫使ESCO选择政府所期望的行动,此时无法满足帕累托最优水平,激励相容约束IC有效.政府面临的问题:如何提出合理激励强度且满足自身最大化的期望效用.代理人ESCO激励相容约束为

上述委托代理模型可表示为

将参与约束IR与激励相容约束IC代入目标函数,上述最优化问题为

(4)如果确定合适的激励强度β,就能够激励ESCO自愿承担更多风险.由公式(18)和(19)可得

以上讨论说明,ESCO必须承担一定的节能风险,经济激励强度因子的大小与成本系数b、绝对风险规避度量ρ、外界不确定因素的方差σ2以及环境效益系数l相关.即ESCO的改造成本越小、外界因素不确定性越小、环境改善收益越大,政府的激励作用增强,ESCO越自愿承担更多的政府主导下的节能风险.因此,政府无法控制ESCO的风险规避度ρ,但政府可通过技术支持、建筑新能源开发等途径来降低ESCO的单位节能成本b,还可以通过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以减少节能市场外部性,即降低 σ2值,使环境效益系数上升.政府不断完善激励机制,ESCO的节能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4 结 论

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节能改造活动中政府与ESCO的决策行为,研究了政府监督和不监督ESCO节能活动(即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激励作用和实施的激励强度,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在政府监督ESCO节能活动情形下,ESCO的激励机制与努力成本系数、环境与经济收益、保留收入等有关,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但在政府不行使监督职能时,除了上述因素外,ESCO的经济激励还与风险成本有关,此时政府无法观测到节能服务企业的努力质量水平,从而降低激励强度.

(2)在政府监督 ESCO节能活动条件下,激励强度因子 β=0,达到最优水平,故政府没必要采取更多经济激励.在政府不监督ESCO节能活动条件下,经济激励强度的大小与成本系数b、绝对风险规避度量ρ、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σ2以及环境效益系数l相关.因此,为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激励强度效果,提出以下对策:①政府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和注重建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降低ESCO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②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和服务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减少外部不确定性;③通过建筑能效信号传递机制,如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实现对ESCO节能活动的约束与监督.

(3)现实中多存在政府与 ESCO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无法有效激励ESCO的节能积极性.故为加强政府对ESCO的监督与约束,可以通过发展节能信息平台,包括建筑能耗信息、建筑产品价格与能效标识等;同时适当加大激励强度,保证节能服务质量,促进ESCO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信用体系,以建立成熟的节能服务体系,从而尽快完成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1] 陈 涛,陈 漪,陈 烈,等.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 建筑经济,2012(1):67-69.

[2] 张雪姣,张沈生,刘永健. 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研究[J]. 建筑节能,2009(9):71-74.

[3] 窦义粟,于丽英. 国外节能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J]. 节能与环保,2007(1):26-29.

[4] 刘玉明,刘长滨. 德国、波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经验借鉴研究[J]. 建筑经济,2011(3):92-95.

[5] 马兴能,郭汉丁,尚 伶. 基于外部性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业主进化博弈行为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2011(6):644-648.

[6] 刘玉明,刘长滨.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521-1525.

[7] 金占勇,武 涌,刘长滨. 基于外部性分析的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设计[J].暖通空调,2007(9):14-19.

[8] 武 涌,刘长滨,刘应宗,等. 中国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创新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 JEFFREY A D. Designing Effective Incentiv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in Public Sector[D]. California:the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9.

[10] MAHMOUDI H,GHAFFOUR N. Capacity building strategies and policy for desalination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in Algeria [J]. Ren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8(2):1-6

[11] ROGER W A,KOS M,NATHANI C. The effects of policy instruments and energy price expectations[J]. Energy Policy,2007,35:1819-1829.

[12] 郭其友,李宝良. 机制设计理论:资源最优配置机制性质的解释与应用——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经济学理论贡献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1:1-8.

Research on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xisti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in Principal-agent

ZHAO Qian-qian,GUO Han-d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In view of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the effect of the economic incentive which the government offers to ESCO of existing building for energy efficiency retrofit is being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view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 theory,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olicy objective,target and incentive strength of existi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is presented. While we compare principal-agent models and linear incentive function with 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those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some effective incentive solutions to achieving the interests of environment,resource and society,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energy efficiency of existing building and to restrain and supervise energy service company through energy-sav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enlarge moderately incentive strength for existing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existing building;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energy service company;principal-agent;incentive mechanism

F407.9

A

2095-719X(2015)06-0428-05

2015-01-06;

2015-01-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114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R1-14)

赵倩倩(1989—),女,河南驻马店人,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生.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激励机制强度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