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实验研究

2015-12-23 00:42金智恩
东疆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陈述句音高语调

金智恩

[摘要]韩国留学生尽管在音高下线上存在差异,但汉语陈述句整体呈高音下倾趋势,基本习得陈述句语调。由于音高下倾也是韩国语陈述句语调的典型特征,所以,韩国留学生可以利用母语语调的信息以及母语韵律迁移的规律,轻松掌握汉语陈述句语调音高下倾的特点。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音高;调域

[中图分类号]H1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5)03-0067-06

本文基于石锋“语调格局”的理念,以量化的方法考察汉语母语者和韩国留学生的汉语陈述句语调的音高表现。语调作为语音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石锋先生曾提出过语调格局的想法,“语调格局就是指语句调型波状曲线的起伏格式及其所表现的各调群调域本身的宽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本文将沿着这种思路考察具有高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习得情况。

一、实验说明

(一)实验被试

本实验共有6位发音人,2位汉语母语者,4位韩国留学生,为了避免生理因素差别的影响,选取的发音人均为女性。她们都是南开大学的在校学生,年龄在25到31岁之间。4名韩国留学生均说标准的韩国语,来华时间为3年以上,汉语水平均为高级。为叙述简便,下面将把“汉语母语者”称为“母语者”,“韩国留学生”称为“学习者”。

(二)实验语料

本次实验的语料是在石锋等同声调组合的实验语句的基础上适当修改而成。实验句中的词均是比较常见、学习者容易理解并且不会发生歧义的词。具体的实验句如下:

金西天天喝咖啡。

田才常常来韩国。

李小五点考法语。

范丽正在看电视。

李京五号到法国。

第一句均为阴平,第二句均为阳平,第三句均为上声(考虑到上上连读变调的情况,设计第五句作为参照),第四句均是去声。句子的韵律节奏采用“2/2/3”的模式,这也是汉语韵律中常见的模式,而且读起来比较省力。每个实验句中,第1-2字为句首韵律词;第3-4字为句中韵律词;第6-7字为句末韵律词。第5字是单音动词,与句末韵律词构成动宾结构的韵律短语。

(三)实验过程

录音设备使用笔记本电脑,外置麦克风,采用Cool Edit软件录音,格式为11025Hz,16位,单声道。实验句连续说5遍,每句中间间隔2-3秒,最终取相对稳定的中间三句作为考察对象,一共得到3×5×6=90个样品句。

(四)数据测量与处理

首先,使用南开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speech-lab)软件对样品句进行声学测量和统计,提取每个音节9个点的音高赫兹数值。然后,把所得到的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采用如下公式将赫兹值转换为半音(semitone,St):

St=12×lg(f/fr)/lg2

其中“f”表示需要转换的赫兹值,“fr”表示参考频率,女性设为64赫兹。

半音的换算以对数为基础,与人的听感是相对应的,半音标度的数据在音高分析中具有优势。在分析语句调域和调群调域时,主要借助半音来分析。

起伏度的计算以调群调域的百分比为基础,具体计算方法见下文说明。

二、实验结果和分析

语调在声学上主要表现为音高的变化,而语调音高的起伏程度具体表现为语调上、下线的变化。下面我们将分别考察语句调域、调群调域以及起伏度等方面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的差异。

(一)语句调域

前面提到,本文的语料分为句首、句中和句末三个调群。各调群调域中最高的上线就是语句调域的上限,最低的下线则是语句调域的下限。以上限减去下限,就能得到语句调域跨度。表1是母语者和学习者半音值的语句调域平均值数据:

从表1可以看到,学习者的语句调域上限比母语者低,下限比母语者高,造成调域跨度差异最大。调域上限两者相差1.3个半音,差异度为5%,调域下限两者相差2.4个半音,差异度为17%,下限的差异比上限大近1倍,调域跨度母语者比学习者大3.7个半音,差异度为24%。母语者和学习者语句调域的比较见下图1:

从图1可以看到,母语者的上限比学习者高,下限比学习者低,且下限的音高差异大于上限,最终导致两者之间调域跨度的差距最大。由此可以推断,学习者尚未习得汉语陈述句语句的上、下限以及调域跨度。并且,鉴于上限的差异较小,可以进一步推论,学习者的调域跨度小于母语者,其主要原因是由下限造成的。

(二)调群调域

本文的实验句均分为句首、句中和句末三个调群:句首调群的两个音节,表主语;句中调群的两个音节,做状语;句末调群由一个动宾式韵律短语构成,做谓语。分别计算出每位发音人三个调群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上线和下线,上线与下线之间的差距就是该调群的调域。表2是母语者和学习者半音值的调群调域平均值数据:

在句首调群中,学习者的上线比母语者低1.3个半音,差异度为5%左右,下线比母语者高1.2个半音,差异度为7%,下线的差异更大;在调域跨度上,学习者比母语者小2.5个半音,差异度达到22%。同样在句中调群中,学习者的下线比母语者高,调域跨度比母语者小,分别相差1.5和1.7个半音,差异度为9%和17%左右,两者之间上线仅相差0.2个半音,差异度为0.7%。在句末调群中,学习者的上线比母语者高0.1个半音,差异很小,下线比母语者低2.4个半音,差异度为17%,造成调域跨度比母语者小,相差2.3个半音,其差异度等于下线的差异度。可见,在各个调群中,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上线的差异比较小,而学习者的下线则要比母语者高,因此下线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调域跨度。此外,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后调群的差距大于前调群。母语者和学习者调群调域的比较见下图2:

从图2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母语者与学习者之间上线的差异很小,而下线的差异较大,且按照句首到句末的顺序差距逐次变大,可见,下线是学习者习得的难点。另外,从各个调群调域上、下线的音高关系来看,母语者和学习者的上线和下线均以降为主,且下线下降的幅度大于上线,尤其是句末下线下降的幅度最为显著,这说明句末调群调域是陈述语气的主要负载者。在句中调群调域的上、下线上,母语者和学习者均出现上升的情况,表现出浮动性,但是上升的程度都很小。

(三)字调域

语调的音高特征与字调密切相关。曹建芬曾经指出:“汉语的语调与声调作为各自独特的音高运动模式,既相对独立,又同时并存,其内在本质就在于,它们是音阶的相互叠加,而不是调形的相互叠加。”下面将重点考察音节在语调中的音高表现,在统计各声调在语调中的音高数据时,分为四个声调(连读变调除外),以每个音节的平均音高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表3是母语者和学习者各类字调音高上、下线的总平均值数据:

首先,从音高上线来看,母语者阴平的上线最高,为24.6个半音,去声次之,比阳平低0.7个半音;音高上线最低的是上声,为21个半音;阳平的上线与上声很接近,仅比上声高0.3个半音。同样在学习者方面,音高上线最高的是阴平,为24.7个半音,其次是去声,与阴平相差0.9个半音;音高上线最低的是上声,为20.1个半音,阳平比上声高1.2个半音。可见,学习者各类字调的音高上线的表现与母语者相似,习得较好。

其次,从音高下线来看,母语者阴平的下线最高,为23.4个半音;上声的下线最低,为14.6个半音;阳平和去声居中,分别是17.7和19.6个半音。学习者也是阴平的音高下线最高,上声的下线最低,分别为23.8和16.6个半音;阳平和去声居中,分别是18.4和19.9个半音。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上声的下线差距最大,学习者的下线比母语者高2个半音。

最后,从字调域跨度来看,母语者阴平调域最窄,为1.2个半音;调域最大的是上声,达到6.4个半音;阳平和去声居中,分别是3.6和4.2个半音。学习者调域跨度最窄的也是阴平调,为0.9个半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调域跨度差距较小,介于2.9-3.9个半音之间。在调域跨度方面,学习者和母语者之间差异最大的仍然是上声,学习者比母语者小2.8个半音。母语者和学习者上声字调域的比较见下图3:

前面提到,学习者的语句调域以及调群调域跨度均小于母语者,其主要原因是由下线造成的。通过字调域的分析我们发现,决定下线的是上声,因此可以说上声调是学习者解决调域问题的关键因素。从上图中我们看到,学习者上声调的上线比母语者低,下线比母语者高,且下线的差距大于上线。可见,上声调调域是学习者习得的难点。字调在语流中的音高模式不完全等同于它们孤立单念时的情况。关于字调在语调中的表现,我们将另文讨论。

(四)起伏度

起伏度是语调量化分析的重要指标。语调起伏度的计算以调群调域的百分比为基础,百分比数值可以过滤掉发音人的个性差异,使不同发音人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计算方法如下:

Ki=100×(Gi-Smin)/(Smax-Smin)

Kj=100×(Gj-Smin)/(Smax-Smin)

Kr=Ki-Ki

其中“Gi”代表调群调域上线半音值,“Gj”代表调群调域下线半音值;“Smax”为语句调域上限半音值,“Smin”为语句调域下限半音值;“Ki”为调群调域上线百分比,“Kj”为调群调域下线百分比,“Kr”就是调群调域的百分比数值。

语句起伏度用Q值序列来表示,Q值的计算方法就是前一调群调域的百分比数值减去后一调群调域的百分比数值所得的差值。从句首到句末,依次进行,上、中、下线同样处理。表3是根据上文的半音数据计算得到的母语者和学习者的起伏度数据:

其中,Q0表示句首调群调域的起始点,Q1是句首和句中调群之间的起伏度,Q2是句中和句末调群的起伏度,Q为全句起伏度。正值为降,负值为升。依据表4列出的数据分别做出母语者和学习者的语调音高格局图,可以直观地观察语调的起伏状态,见图4和图5:

通过表4的数据以及对比图4和图5,我们发现:学习者和母语者除了句中调群的起伏度出现负值以外,其它均为正值,前面提到,起伏度的正值表示音高下降,可见,陈述句中音高下倾占主流。

学习者与母语者语调起伏度的表现非常相似:两者的句首调群起点的上线均接近上限100,分布集中且稳定,下线在25左右,中线减半;句中调群表现出浮动性,母语者的下线和学习者的上、中、下线均有负值出现,但是上升的幅度都很小;句末调群的音高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的幅度较大,尤其是下线,达到26以上,这既是陈述语气的体现,也是边界调效应的结果。学习者和母语者所有的Q值都是正数,说明音高下倾是陈述句语调的特征。

总体而言,学习者的陈述句语调格局与母语者非常相似,句首调群上线接近上限100,句末调群下线均为0,是全句调域的下线,整体呈现出音高下倾的趋势,习得较好。

三、结语

以上通过韩国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陈述句语调音高的对比,考察了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习得的情况。在语句调域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学习者的上限比母语者低,下限比母语者高,造成学习者语句调域跨度相对较窄。这与刘艺的研究结果相似,她指出:“欧美等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其语调特征是高调域的音高过低、调域过窄。”通过调群调域的对比,我们进一步发现,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上线的差异较小,而下线的差异从句首到句末依次变大,由此可以推断下线的差异直接影响调域跨度的大小。从各个调群调域上、下线的音高关系来看,学习者和母语者的上线和下线均以降为主,上线起伏平缓,下线下降的幅度较大,尤其是句末调群下线,边界调特征明显。字调域的分析表明,决定学习者和母语者下线的均为上声调,且学习者的上声音高下线明显高于母语者,因此可以说学习者和母语者的语调音高差异主要是由上声的音高下线导致的。学习者其它三个声调的上、下线与母语者相似,习得较好。最后,起伏度Q值序列显示,学习者和母语者一样,除了在句中调群出现负值以外,均为正值,表明整体呈现出音高下倾的趋势。

总而言之,学习者和母语者的汉语陈述句语调音高差异主要是下线的差异,也就是负担调域下线的上声调的差异。石林、温宝莹提出声调对于语调调域的负担量的概念,认为:“汉语四个声调在语调中的调域负担量不同,即单个声调对于决定调域上下线的贡献不一样。因为调域上线由三个声调决定,所以每个声调各自的调域负担量为1/3。调域下线只由上声一个声调决定,所以上声的调域负担量为1。”可见,调域下线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尽管存在音高下线上的差异,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整体呈音高下倾趋势,基本习得陈述句语调。实际上,音高下倾也是韩国语陈述句语调的典型特征,金熹成采用实验的方法考察韩国语陈述句语调的音高表现,最后指出,“韩国语首尔话的陈述句语调中存在音高下倾的趋势”,因此韩国留学生可以利用母语语调的信息,轻松掌握汉语陈述句语调音高下倾的特点,这是受到正迁移作用的影响。由此可见,语调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语韵律迁移的影响,学习者汉语陈述句语调的表现,既受到正迁移作用的影响,也受到负迁移作用的影响。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而成句的关键条件是语调,因此,语调的习得非常重要。鉴于学习者调域下线过高的情况,在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降低上声调的下线,可以采取示范法、夸张法等一系列方法,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一难点。本次实验只是初步的尝试,今后还需要做更多这方面的语调对比研究,扩大实验样本,提炼出更多有效的参数,使汉语语调教学更加科学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杨昊]

猜你喜欢
陈述句音高语调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钢琴调律对钢琴音准稳定性的作用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
中考英语陈述句和疑问句专项强化训练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