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
——关于我的作品

2015-12-23 04:15
艺术评论 2015年5期
关键词:旅行箱雕塑空间

高 峰

夸父追日
——关于我的作品

高 峰

我在2002年大学毕业前其实一直在研习古典雕塑技法,1999年我在吉林艺术学院上学时正好赶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库巴索夫(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先生来我院举办研修班,我作为雕塑系的学生有幸参加,接受了苏派严谨的雕塑教学模式的指导,对苏派艺术教育的严谨、扎实的训练印象极深,也深受其益。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国内雕塑教育与苏派教学之间的关联与差别。2001年时又到鲁美陈连福工作室进修,对鲁美传承下来的德国雕塑教学模式有了一定认知。这期间做了一些写实雕塑参加展览也获了两个奖。毕业后来到北京,开始深入了解当代艺术语言,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逐渐坚定了我对艺术的态度和信心,这都要感谢我的授业恩师隋建国先生。而经过多年艺术之路的探索也让我对艺术对自我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

我的早期作品大多都在探讨空间与运动的变化关系,有物质层面的,也有心里层面的。而有些微妙的变化也是我无法解释的,恰恰这些思考给了我创作的兴趣。我想当一件雕塑去掉手法、符号和形式美感对人的吸引时,那个东西才会出现。

2003年来北京第一次参加展览我做了一件行动雕塑作品《2003年5月》,是关于非典的。当时的情形大家也都记得,恐惧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我自制了一个特大号的口罩,把它包在身上和每件东西上,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行动,如坐公车,吃饭,看电视,打电话,淋浴,睡觉等,口罩似乎成了一堵分割空间的墙,而这个空间只能想象,这样现实变得奇怪起来。这件作品拍卖后捐给了汶川。

《0.14立方米》也是一件行为雕塑作品,我把自己密封在一个玻璃箱里面,十几分钟内箱子里的空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玻璃箱空间也在心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让我体会到视觉认识空间的单一和欺骗性,身体和接触才是世界的本质。

2007年初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由艺术家自发组织的“乱码”展中,我做了一件名叫《旅行》(现在想应该叫飞行)的作品,2008年台北moca的展览我把它撞碎了,改名叫《持久自由》。是把直升机的发动装置改装到一个旅行箱上,然后通过遥控让它自己飞起来,就像一只蝗虫,嗡嗡作响,气势汹汹。这是一个现场表演的作品。我想旅行箱或者可以说雕塑成为了相对独立的个体,飞在空中运动并侵占空间。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带给人们便利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种残酷的异化现象,物质的异化是可以克制的,而意识形态的异化是歇斯底里的!而这到底是梦想还是负担?心灵建构对物质的还原永远是人类认知难以逾越的鸿沟。《箱车》是2011年做的雕塑装置作品,也是旅行箱为原型,放大改装成一个载客观赏用的箱车,这是一件可以互动的雕塑作品。它在空间中产生运动。这件作品在寺上美术馆的“清晰的地平线-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中展出。旅行箱几乎是我们出行的必备物品,我们会拖着它到处走,世界也因此而产生变化,它装满了梦想,也承载着负担。而作品把人置换到箱子里四处游走,试图以一种文化批判的态度来反思现实。

《甘泉花园》这件作品是我以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名称来命名的,因为它听起来像个世外桃源。我是把这次展览场地的外墙面入口处做了一个感应装置,在外墙面内部也有一个装置,每当有人走进这个展览的空间就会有一些血液从外墙面溢出,而进去的人是不知道的,这很好玩。我是想,可能有些来自内部所蕴含的能量或者说是运动更让人难以把握和捉摸不定。

《Y-132S1-2》是按比例仿制了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米--17系列运输直升机的螺旋桨部分,并把它连接到这个展览空间的顶部,让螺旋桨飞速旋转。这个作品是我以一个国产发动机的型号命名的,而作品本身用的就是这种发动机。我把《Y-132S1-2》贴在展览空间的外墙面,这样展览空间就成了动力系统。现场螺旋桨飞速旋转,试图让它或者说让自己起飞,强大的风力使地面尘土飞扬,但由于向下的风阻导致发动机负载过大过热,而使整个发动系统和变频系统崩溃是我没想到的,不过这种偶然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后来中国雕塑研究所收藏了这件作品,我才从新做了一件,改进了动力变频系统。

《发现王国》是把一个游戏运动“蹦极”从游乐场搬到展厅里面,每一个来的人都可以玩,它必须通过互动来完成。我在局部做了一些变动,把每一个设备下面都加了一个观众可以拉的吊环,这样它变得可以控制也被控制了,它成了一个占有空间的活动雕塑,而运动中的身体变成了感知空间的一个方式,它具有相对客观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这也让它变成了一个有趣的雕塑。

我希望可以用回忆的方式勾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小苹果》便是这样一件作品,它的主体是几个古董级的档案柜,每个抽屉都在播放一首歌,他装满了半个世纪的主流歌曲,随着被打开而是歌声变得清晰。

雕塑从来都不是一场静止的对话,而有一种美感是真情流露。《会唱歌的向日葵》是一件运动和声音结合的雕塑,她像一个机器人,向日葵花葵的部分其实是个音箱,连接着花盆里的mp3,而向日葵的茎由机械脊椎加软质材料合成,电动联动装置藏在花盆里,当音乐响起时向日葵会跟着播放的歌曲(是反映一些青年农村进城打工者心态的网络歌曲与时尚舞曲结合的mix版本)的节奏扭动身体,就像在蹦迪。活泼骚放!

2012年-2013年期间我和艺术家琴嘎、李颂华发起了《包装箱计划》和《一个梦想》艺术项目,很多知名艺术家参加,其实都是在探讨空间变化及艺术的独立性、意外、临时、再生长等可能性话题。

《水韵》和《天外来客》是地方政府邀请为国际汽车公园所做公共艺术项目中我的两件公共雕塑作品,这个项目共8位知名当代雕塑家参加,作品都是专门为国际汽车公园定制创作。去年我受约为国家优质工程奖设计奖杯,以“星”和“曜”作为一部分创作元素。“星”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日从生,生亦声。“日”特指太阳,泛指以太阳为代表的发光天体——群曜。“生”指天地之间的万物众生。“日”与“生”联合起来表示“万物生长所仰赖的群曜”。故奖杯采用五星结合的设计构思,并加入工业时代抽象出来的立体结构主义的极具工业建筑感的艺术造型,设计出自下而上的放射状杯身,给人一种质朴并且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感受,好似五星群曜发出的永恒光芒。喻示了国家优质工程所应具备的卓越品质及服务、信誉和保障。而这些也是当代雕塑走入公共领域的一次次成功的尝试。

高 峰:雕塑家

责任编辑:李松睿

猜你喜欢
旅行箱雕塑空间
巨型雕塑
空间是什么?
我的破烂雕塑
创享空间
写实雕塑
智能旅行箱
旅行箱
陪你漂洋过海的旅行箱
RIMOWA巴黎旗舰店盛大开幕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