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孟衣冠

2015-12-23 01:58何恬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孙叔敖楚庄王歌舞

何恬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总称。它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唱、念、做、打”缺一不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百戏之祖”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单。

戏曲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呢?谁又是中国戏曲演员的鼻祖呢?有关这个问题,专家们历来说法不一。这里,我们介绍其中一种——优孟衣冠。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先秦时代,中国的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就已经非常发达。这些先秦歌舞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歌舞毕竟还不是戏剧表演。从表演的角度来说,戏曲的起源当与“优伶”的出现息息相关。

那时候,有一些擅长歌舞、诙谐、作乐、杂技的特殊人才,常常服侍于帝王的左右,为帝王提供娱乐,这就是“优伶”。其中,善歌舞的被称为“倡优”,擅笑谑的被称为“俳优”,善器乐的则被称为“伶优”。众多优伶中,有一个叫“孟”的优伶最为著名。他有什么故事呢?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楚国名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后人生活十分贫困。一天,孙叔敖的儿子在路上遇到了优孟,向他倾诉自家的困窘。于是,优孟便跟着他回家,穿戴上孙叔敖的衣帽,与他的家人热情交谈。一年下来,优孟的举止言谈已经像极了孙叔敖,就连楚庄王的左右近臣也无法分辨出来。一日,楚庄王大摆宴席,优孟上前祝酒。庄王看见他,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死而复生,于是,决定任命优孟为国相。优孟说,要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三天后,他回来对庄王说:“家人劝我还是不要做官了。楚相孙叔敖一辈子兢兢业业,忠诚清廉,帮助君王称霸天下。但他一死,儿孙们便没有了立锥之地,穷得只能靠砍柴为生。所以,楚国的国相实在没什么好当的!”听完这番话,庄王立刻给孙叔敖的儿子封了地。

优孟的扮演行为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后世的戏曲表演,但已蕴含了后世戏曲中不可缺少的演员扮演角色和表演故事的成分。有意思的是,“优孟衣冠”一词也成了人们用来指称戏曲演出的常用语。

猜你喜欢
孙叔敖楚庄王歌舞
宽容的楚庄王
楚庄王问鼎中原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孙叔敖砸蛇
歌舞欢庆“三月三”
孙叔敖勇斗两头蛇
歌舞爷爷
一起歌舞吧
孙叔敖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