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品牌搞两套标准到底有没有错?

2015-12-23 01:26刘俊海
消费者报道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外品牌双重标准跨国公司

|文 / 刘俊海

国外品牌搞两套标准到底有没有错?

|文 / 刘俊海

跨国公司使用双重标准,更多错在商业伦理上。跨国公司到其他国家开拓市场,应该一视同仁,对东道主国的消费者抱以同样的尊重。通俗地说,“看客下菜”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跨国公司该干的事。

觉得外国什么东西都好,过去叫“崇洋媚外”,可现在谁要去趟日本不带个电饭煲什么的回来,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国际餐饮巨头麦当劳,最近给了这些乐此不疲从国外带东西回来的消费者一个新的论据。

麦当劳在2015年5月宣布了一项新的菜单政策,将在美国基本停用含抗生素的鸡肉。然而,这一政策仅适用于麦当劳美国餐厅,中国的餐厅并不在此列。

这种跨国企业依据不同地域执行不同标准的做法,其实还有不少。比如今年年初,国人们争论是不是应该从国外带电饭煲、马桶盖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发声,说即使同样品牌同样型号同样生产地,日本的盖子执行的标准也比中国高。

作为消费者,有选择购买商品的权利,这无可厚非。但有另一个问题,值得一说。

一个品牌,两套标准,这算是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么?特别是我们老是那个更低标准的消费者。

在回应中国消费者质疑时,麦当劳麦发表声明称:“一直遵守中国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法律法规”。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符合中国标准,这种论调几乎成了一些跨国公司的公关用语范本。比如,苹果公司的维修政策、锦湖轮胎的产品质量、东风日产的召回政策在被质疑时,它们的回应均是类似说法。

从法律上讲,跨国公司的这些做法看似无可指责,但并非完全如此。

跨国公司使用双重标准,更多错在商业伦理上。消费者选择购买外国产品,是出于对其品牌质量的信任和好感。跨国公司到其他国家开拓市场,应该一视同仁,对东道主国的消费者怀有感恩之心,抱以同样的尊重。而不应采用歧视性政策,把各国消费者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对中国消费者保护水准低一点,对其它国市场消费者要好一点。通俗地说,“看客下菜”已经是一种比较过时的做法了。

企业在追求赢利的同时,应主动担当打造良好法治与伦理环境的责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给予各国消费者同样待遇,跨国公司才能赢得消费者持久的尊重和信任,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这样也能更好地拓展其他国家市场,赢得更多利润,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可能削弱其市场地位,利润减少甚至被淘汰。

当然,一些跨国公司采用双重标准,和中国监管部门有一定关系。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心切,对跨国公司鼓励多、支持多、保护多,但是规范少、监管少、处罚少。执法部门对于国内的小微企业、摊贩执法力度比较大,但是对跨国公司就彬彬有礼。在法律上,大型外企和国内小微商户地位是平等的,政府部门应该一视同仁。

高价买来次品,这种闹心的事没多少人愿意碰到。消费者权益如果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协商、消协调解、行政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醒中国消费者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一些人购买国外品牌,尤其是奢侈品,是出于虚荣和攀比,忽视了它们的质量和服务。消费者特别要注意从国外带回或者海淘回来的产品,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享受不到好的售后和服务而得不偿失。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国外品牌双重标准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对国外品牌春节广告营销本土化策略的分析
双标
双重标准惹人嫌
警惕美国总统的“双重标准”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论直觉主义的双重面孔
国产品牌发展情况
国外品牌农药市场调查座谈会在杭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