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12-23 10:52赵艳梅王梦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手术室

孙 丽 赵艳梅 王梦竹

(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吉林 长春 130012)

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孙 丽 赵艳梅 王梦竹

(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血压波动以及心率波动,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情况有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通过实施必要的手术室语言以及细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疼痛,提高护理满意情况。

手术室语言;细节护理;临床价值

在外科疾病治疗中,手术为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手术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创伤。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临床在实施手术治疗同时,结合采用必要的护理干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析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需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年龄为(37±1.1)岁。手术类型:腹腔镜手术38例,开腹手术82例。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60例,乙组60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为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无严重的内科疾病;术前检查可见患者均无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认知能力良好。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肺部疾病、心血管、肝硬化、糖尿病疾病;有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史;术后合并严重并发症[2]。

1.3 方法: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其手术方法、麻醉方法相同。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做好必要的术前宣教,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且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分,防止并发症发生。乙组患者在甲组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手术室语言以及细节护理,具体实施如下:①应用手术室语言,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鼓励,并注意动作语言轻柔,耐心介导患者提出的问题。在手术操作前,要详细患者各项操作技术情况,并在医护人员、手术医师以及麻醉医师的共同操作下,运用手术室语言实施护理,并告知患者一些积极暗示性语言,巡回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师实施麻醉,同时耐心鼓励安慰患者,同时有必要与麻醉医师进行沟通交流,二者通过一些积极性语言,让患者获得成功治疗的信心勇气,通过医护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患者了解手术情况,平复患者担忧害怕心理。②实施必要的细节护理。第一,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术前0.5 h适当调控室温,控制室温为22~25 ℃,湿度为40%~60%。在实施消毒铺巾以及放置患者处于合适体位时,可适当调高室温为25 ℃左右,并做好局部保暖措施,若有必要可铺垫恒温水毯,并将其温度控制为30~41 ℃。第二,做好非语言沟通交流,医护人员可手握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也可通过表情、眼神、触摸,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第三,要注意操作细节。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准确,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手术结束后,配合医师包扎患者伤口,并采用生理盐水将患者血迹、消毒液清除干净,并固定好引流管位置。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焦虑评分以及术后评分情况,评价生理以及心理舒适情况,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心理以及生理舒适情况:两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舒适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舒适情况()

表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舒适情况()

心率波动(次/分)甲组 60 24.12±5.19 4.89±1.49 26.68±5.79 22.15±5.23乙组 60 21.12±4.56 3.34±1.23 15.46±3.12 18.95±5.42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分)术后疼痛评分(分)血压波动(mm Hg)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乙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血压波动以及心率波动情况与甲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统计对比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甲组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85.0%(51/60),住院时间为(78.65±17.81)min,乙组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率为98.3%(59/60),住院时间为(74.15 ±14.52)min,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甲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任何一种手术方法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应激反应。若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应激反应比较强烈,会影响患者的手术实施以及麻醉顺利进行。不少患者因未接受过手术治疗,术前心理会并存焦虑恐惧心理,且越到手术实施前越严重,在这样刺激反应下,会对下丘脑产生直接的反应,导致患者出现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变化,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3]。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成功实施手术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善发展,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必要的手术室语言以及细节护理,可显著提高术中患者舒适度[4]。手术室语言是指通过医护人员,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通过采用委婉、间接性语言,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让患者从相互交谈中获得心理上安慰,获得安全感,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改善心血管的波动。细节护理是指从患者自身利益出现,医护人员营造一个舒适适于患者接受治疗的各项条件,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做好必要的保暖措施,通过非语言交通,安慰鼓励患者,术中考虑到患者的心情,做好细节护理,让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获得整体上和谐统一,减轻患者治疗中存在的不适,提高治疗舒适度[5]。且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显示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护理后实施效果,其中乙组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实施必要的手术室语言以及细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情况,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张建.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87-88.

[2]马永清,胡名静,杨晓芹.手术室环节控制中的护理缺陷与管理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3):247-248.

[3]王海蕊.手术室护士术前护理中的语言交流及细节[J].山东医药, 2011,51(44):117-118.

[4]党明兰.规范手术室语言 预防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医药,2008, 25(11):140.

[5]赵迎风.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4):143.

R473.6

B

1671-8194(2015)04-0259-02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