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计算机公共课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2015-12-23 00:54丁有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共课济南计算机

丁有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一、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现状与背景分析

计算机公共课传统学科式的教学存在着过多侧重理论,另外高职学生原有计算机基础不同,传统学科式统一的教学内容也无法满足各专业、各层次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生源计算机基础水平不一,入校后结合学生素质、学生专业,进行项目化教学、因材施教势在必行。

(二)各专业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要求不同,需要区分对象组织分模块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心思想是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或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中要求以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的,理论课程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较全面掌握课程的知识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和分模块教学是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现实选择, 是主要方向。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项目化教学方法是指“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及职业特点,科学设置项目内容,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项目实施步骤及计划, 按照小组分工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的整个过程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辅助作用,而学生是项目的主体,项目任务的细化、计划安排、修改、实施、完成、评价等过程学生全程参与,置身于模拟的工作团队中,切实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力的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侧重职业性、高等性、实践性及社会性,《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的教学特点是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及创新性。因此,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现阶段,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山东省统一教材,教学过程注重讲练结合,考试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和安排。 考试系统由试题库随机出题, 题型为客观题及操作题两类,客观题共62 分,注重考查课程各章节知识点;操作题包括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网页制作与Internet 应用几部分,共88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在高职院校,孤立地讲授计算机相关知识略显单调,如能结合学生授课专业,在课程中推行更为先进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效果更好。

经多年探索与研究,我们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围绕学生专业培养方向,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以适应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科学性、实效性和实用性,又考虑了学生专业差异性,照顾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对我校语言文学系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试点。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因此,在授课时,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多门专业课,实施项目化教学更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就业素质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公共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建设一个集食、宿、行、游、购于一体的济南旅游小型网站,学生不仅能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对后续旅游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营销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题主要内容及目标

课题组针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建设的课程体系大致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为:“学生能力基础项目”,是为培养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操作基本素质而设置的项目,它是所有专业学生共同开设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含计算机系统构成;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第二层次是“岗位能力需求项目”,该层次是在上一个层次的应用提高,是学生自身专业与计算机基础应用的结合。 主要内容是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对象所在的专业,结合上一层次的场景识别教学内容和预先设计的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帮助学生掌握自身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做到专业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对接。

第三个层次是“岗位能力提高项目”。 是在上一个层次基础之上针对学生所在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设计过程更复杂、内容更多、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更紧密的工作任务项目,提高学生处理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更复杂的计算机应用任务。 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 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通过计算机处理学生所学专业工作的岗位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按模块重点体现在将计算机公共课内容分为基础项目、 岗位能力需求项目和岗位能力提高项目三大模块。基础项目作为必修课内容,主要讲授主流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使用等内容,这是各专业必须要求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应当保证必要的知识体系的完整。 对组合项目和提高项目,授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岗位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案例, 提高学生综合处理能力。 三个模块相互呼应,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知识进行重构,制定实施教学方案,确定新的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各类实用人才。

五、计算机公共课项目化教学内容设置

(一)电脑配置及管理。本项目又分为两个子项目,即“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硬件配置”和“电脑使用及优化”。 本项目主要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微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动手能力。 具体技能为计算机模拟装机,独立安装Windows XP 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及卸载,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管理等。

(二)济南旅游信息收集。 主要传授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使用浏览器及百度搜索引擎的技巧,进一步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下载、保存、信息处理的方法,网络下载工具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技巧等。

(三)济南旅游景点介绍。本项目又分为三个子项目,即制作“济南旅游”单页广告、“制作济南旅游指南” 详细信息表、“济南旅游攻略”线路设计。本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利用Word 进行广告设计的能力,具体技能为Word 文档中版面设计及版面美化的能力。

(四)济南旅游市场分析。本项目又分为两个子项目,即制作“各大旅行社济南旅游行程规划及报价表”、“济南旅游市场综合分析表”。 主要培养学生利用Excel 进行数据分析等复杂操作的能力。

(五)制作济南旅游宣传片。本项目分为两个子项目,即收集“济南旅游相关资料”、制作“济南旅游宣传PPT”。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利用PowerPoint创建、美化演示文稿,向演示文稿中添加图片、声音、视频、超级链接等多媒体资料的操作能力。

(六)建设济南旅游网站。本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网页制作及小型网站建设的能力。 具体技能为利用FrontPage 进行网页设计及网站建设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计算机公共课项目化教学效果分析

运用项目教学, 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科融合, 学生可以结合本专业课程,利用计算机最终解决复杂问题。

2013 年12 月,我校41 个班级共1324 人参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统一考试。 我们对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汇总并进行了对比,采用项目教学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班级平均分位居第一, 高于全体学生平均成绩8.5 分;同时该班级该门课程及格率为95%,高于全体学生及格率。

2014 年9 月,我校采用项目教学模式的班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及格率为96%,高于全体学生及格率。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了我校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山东省统考成绩。 近两年我校学生参加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通过率均在90%以上,近两年我校全体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过率如下表所示:

时间 全校 参加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通过率 全校参加考试学生人数2013 年12 月 91% 1324 2014 年6 月 93% 1441

七、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公共课项目化改革与实践,在高职院校某些专业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到了计算机知识,而且促进了专业课程学习,由此可见, 在高职院校大力推广该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把项目教学的经验推广到更多专业、更多课程上去。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06,30.

[2]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06,18.

[3]宋苗苗.项目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7,52-53.

[4]蔡小宇.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研究及应用[J].福建电脑, 2010,04,28-29.

猜你喜欢
公共课济南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