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RBF神经网络的冷链运输环境预测

2015-12-23 13:14刘静傅泽田张小栓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灰色理论冷藏车葡萄

刘静 傅泽田 张小栓

摘要:针对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监测数据的特点,采用灰色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冷藏车厢环境状态进行预测。该方法不仅能有效规避灰色预测模型自身误差大的缺点,还能减弱神经网络中训练样本随机性对建模精度的影响,提高整体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灰色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得到的预测结果最接近真实值,均方根相对误差为0.60%,平均相对误差为0.44%,显著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能准确反映冷藏车厢的环境状态。

关键词:预测;冷藏车;灰色理论;径向基;神经网络;葡萄

中图分类号: S126;TP2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498-02

制冷设备故障、传感器异常、人为因素等使冷链运输的品质受到威胁,实施冷链监测是保证其品质的有效手段[1-2]。传统的冷链运输监测系统仅对冷藏车厢内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而无法进行预测,当冷藏车厢内的环境状态低于临界状态时才进行补救,管理较为消极,常造成经济损失。

灰色系统理论(grey model,GM)认为,任何随机过程都是在一定幅值范围及时间段内变化的灰色量[3]。在冷链运输监测系统中,传感器每一时刻监测到的冷藏车厢环境数据都是随机的,因此冷链运输监测数据具有明显灰性,可将灰色理论应用于冷链运输数据预测。冷链运输过程中,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采集的冷藏车厢环境参数存在一定波动性,但整体上具有稳定性[4]。通过灰色累加生成操作将原始监测数据生成有规律的时间序列,为建模提供更有利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冷藏车厢环境参数的预测[5]。当车厢内环境出现较大的扰动、突变、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时,灰色模型预测数据的平稳性受到影响,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并降低数据反馈的准确性。

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有规律的异常数据,实现对某些特殊情况的预测,在复杂问题的处理上具有优越性[6]。采用多变量灰色预测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可形成互补[7]。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残差反馈项,弥补灰色预测处理异常情况时建模精度低的缺陷。将多变量灰色预测与RBF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8-10],以期实现冷链运输过程中冷藏车厢环境的有效预测。

1 基于GM-RBF神经网络的数据预测

GM-RBF神经网络预测采用混合补偿式组合模式(图1)。利用冷藏车厢原始监测数据,采用GM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并求出残差项;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原始监测数据与残差项间的映射关系,原始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预测残差项作为目标输出;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残差项进行预测,并补

偿GM模型的预测值。

冷链运输过程中,影响葡萄品质的关键监测参数为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硫体积浓度[11],获得了s个时间点的原始监测数据{xi[0](t-s+1)},i=1,2,3。GM预测模型的原始输入数据长度为s,滚动预测步长为R。原始监测数据与GM预测值的残差为:

使用GM-RBF神经网络预测之前,必须对RBF神经网络进行充分训练。使用未经充分训练的网络将产生很大误差;而过多网络训练则会降低学习效率,少数特殊的监测数据点被湮没在大量正常的数据中,耗费大量资源。本研究提出的GM-RBF神经网络模型在残差训练中增加了残差判断过程,事先设定残差阈值,一旦发现残差的绝对值大于阈值,即判定特殊点出现并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输入测试样本,使用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得到预测残差序列e⌒(0)(k),由此最终得到基于 GM-RBF 神经网络模型的冷链运输监测数据的预测值 x⌒(0)(k)* 。

2 情景设计

在实际冷链运输过程中,突发性的扰动、故障等异常情况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无法进行预测;但对于有规律的突变点,通过其突变之前出现的数据先兆,可对将要发生的状况进行预测。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选取尽量具有正确性、准确性、代表性,尽量涉及冷链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正确反映冷链运输过程中数据的内在规律,防止坏样本干扰神经网络的训练。本研究选取15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包括较为特殊的突变点、开关门过程等,并选取5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采用TEMI1880型高低温交变试验箱(天津苏瑞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模拟冷藏车厢环境,以温度预测为例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预测结果

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是原始监测数据,目标向量是GM模型的残差。为确定RBF神经网络的目标向量,采用GM模型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经多次测试,将每40次监测数据作为1个循环周期建立的模型较为理想,模型的发展系数-a<0.3,适用于中长期预测。利用第1个至第40个连续的冷链监测数据预测第41个至第50个数据;利用第2个至第41个连续数据预测第42个至第51个数据;以此类推,利用第109个至第150个连续数据预测第151个至第160个数据。

由GM模型109次预测过程的比例绝对误差(图2)可知,第40个至第80个预测点误差较大,原因是此阶段的原始监测数据存在较大的突变及开关门现象。由于GM模型自身的局限性,突发事件(大扰动、切换、突变、故障等异常情况)对数据的平稳性造成破坏,从而干扰预测结果,使预测误差较高。使用此类数据进行预警将有较高的误报率;因此,须对模型进行误差补偿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采用GM模型计算150组原始数据可得到109组残差序列,并将其作为RBF神经网络的目标向量;输入向量是与残差序列对应的原始监测数据。使用GM模型对第151个至第190个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预测阶数为10。经计算,发展系数a=-0.000 142 46、灰作用量u=-0.495 96,由于-a<0.3,该模型适用于中长期预测。

拟合后的数据残差曲线见图3。其中,圆圈代表残差值,竖线代表各点相应的95%置信区间,第2、第39个点为离群点,误差较大。小误差概率P=0.725∈[0.7,0.8],模型精度等级为3级(勉强);而后验差比C=0.662 01>0.65,模型精度不合格,因此GM模型需进行误差补偿。使用训练好的endprint

RBF神经网络对第191组至第200组的GM模型残差进行预测。为检验预测的准确性,已监测到实际中第191组至第200组的原始数据。经计算,前几个点的神经网络预测残差与真实计算残差相差不大,但最近监测点对未来预测的决定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且预测精度随着随机因素的增多而开始下降。将GM-RBF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反归一化,得到最终的拟合值与预测值。

GM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GM-RBF神经网络模型在第151组至第200组的拟合值与预测值见图4。其中,前40个监测点对应的温度值是拟合值,后10个是预测值。采用GM-RBF 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得到的预测结果最接近于真实值,其次为RBF神经网络算法,而GM模型的预测结果仅呈现出监测数据的总体变化趋势,并未准确给出每个时间点的监测值,与原始监测值间的偏差较大,并且可以预见,预测结果必将随着预测时间的增长而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差。

3.2 预测结果评价

为对预测结果进行更好的评价与比较,定义如下2个误差指标。

经计算得到不同预测方法的误差(表1),GM-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均方根相对误差为0.60%,平均相对误差为0.44%,显著优于其他预测方法。

GM-RBF神经网络在训练第65次时,其训练误差达到0.000 967 07,满足冷链运输监测精度的要求;在相同训练次数下,单纯RBF神经网络并未达到训练精度的要求,在第95步时才收敛,训练误差为0.000 998 13,是GM-RBF神经网络组合预测的1.03倍。将多变量灰色预测与RBF神经网络预测相结合,可以加快RBF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降低全局误差,实现较高的预测精度。采用GM-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优于单一的GM预测、RBF神经网络方法。

4 结论

针对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监测数据的特点,将多变量灰色预测方法与径向基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监测数据的预测方法:GM-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该方法有效规避了灰色预测模型自身误差大的缺点,同时减弱了神经网络中训练样本随机性对建模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整体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GM-RBF神经网络预测法的均方根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0%、0.44%,显著优于单一的GM预测、RBF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的冷链运输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1]Mai N T,Gudjonsdottir M,Lauzon H L,et al. Continuous quality and shelf life monitoring of retail-packed fresh cod loins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J]. Food Control,2011,22(6):1000-1007.

[2]Díaz S E,Pérez J C,Mateos A C,et al. A novel methodology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1,76(2):252-265.

[3]杨祯山,邵 诚. 基于灰色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电梯层间交通分布预测[J]. 信息与控制,2008,37(6):690-696.

[4]齐 林,田 东,张 健,等. 基于SPC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感知数据压缩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0):129-134.

[5]张世强. 基于信息再利用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建模方法及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13):97-104.

[6]Casasent D,Chen X W.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for nonlinear Fisher discrimination and Neyman-Pearson classification[J]. Neural Networks,2003,16(5/6):529-535.

[7]袁景凌,钟 珞,李小燕,等. 灰色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发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3):91-93.

[8]李家科,李亚娇,李怀恩,等. 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的多变量灰色神经网络模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3):229-234.

[9]阮 萍,骆力明,王 华,等. 基于灰色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22-25.

[10]郭凤仪,郭长娜,王洋洋. 煤矿涌水量的灰色RBF网络预测模型[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2):300-302,310.

[11]刘 静,张小栓,肖新清,等. 基于多目标决策模糊物元法的冷藏车传感器布点优化[J].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10):214-219.李吉龙,刘新平.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研究——以新疆阜康市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500-5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灰色理论冷藏车葡萄
东风汽车股份签约500台冷藏车!
利用光伏发电制冷的冷藏车设计选型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欧洲冷藏车主流技术介绍
基于灰色理论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2015上半年我国冷藏车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