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的事业

2015-12-24 13:50文/李
青年文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纳博科魔法师阿Q

⊙ 文/李 浩

魔法师的事业

⊙ 文/李 浩

李 浩:一九七一年生于河北海兴。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侧面的镜子》《蓝试纸》《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长篇小说《如归旅店》,评论集《阅读颂,虚构颂》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蒲松龄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滇池》文学奖、河北文艺振兴奖等。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韩文。

在《如何写出一篇好小说》中,我谈及的是小说(侧重短篇小说)叙事的一般规则,叙事的推动力和对“一波三折”的设置。接下来的几期专栏文章,我计划讲述写作的“规则和规律”。我认为,写作的基本技艺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无它,再深刻的思想也会变成封在蜡里的僵硬果核,最终失去生命力。我将从自我的阅读和写作经验出发,像木匠拆解一套木制家具一样拆解小说,指认其中暗含的机关、“规则和规律”,品味它的微妙。但凡那些优秀的作品,都能经得起不断拆解,在对其拆解的过程中,你会惊叹它的独具匠心。我认为,文学是可以教授的,至少在写作技艺的层面,这是写作者的必修课。

在作家与作家的交流中,我们常见一个作家对另一作家赞叹:你看他!他懂得,他会,他做得那样漂亮。这往往是对写作技艺的赞叹。但,本期的这篇文章,我将从另外一层来强调,从拓展和颠覆的角度,自我警告:凡墙皆是门,文学绝不只是守成,它要不断地前行、变化,不断地从已知和已有中挣脱,它在延续着传统的、规则的同时又有自己的不同,这个不同甚至是“打破与颠覆”的。我们了解技艺,使用技艺,在重视和努力掌握技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完成丰富和拓展,提供属于自我的独特补充,并让技艺的使用呈现出个人面目。在这一点上,纳博科夫坚信文学本质上是魔法师的事业,我也一样坚信如此。因为文学致力建造的,是一个理想的、幻觉的、彼岸的世界,是一个有个人气息、个人面目和个人主观延展的世界。在阅读中,我一向喜欢那样的文字:它不是旧有的,甚至让我小有不适的,但是之前的阅读经验无法将它归纳,我总是心理扑空,它没有按照我的预设前行;但同时,它又那么鲜明地具备优秀作品的所有品质。在阅读中,它时时会溢出我的审美,对我“自以为是”的经验构成冲击;在阅读之后,它则成为我审美规则中崭新的一部分,它拓宽了我,让我有了更大的吸纳力。因此不断地拓展,是文学的要义之一。

近乎两年的时间,只要有机会,我就反复谈及同样的话题:文学的魔法。我有意强调“创造和虚构”,提醒“片面深刻、矫枉过正”,反复着纳博科夫对“作家”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可见在写作中,“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我的看法也是如此。我把写作(和一切艺术)看成是魔法师的事业,他需要“再造”一个有差异的、有个人趣味的,容纳着理想、幻想的虚构世界,在这个虚构世界里,每个人的行动,每个事件的发生,每个波澜的起伏,每个细节的隆起,都渗入“魔法”的因素。没错,纳博科夫还说过:“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和它必然的后果。”因此,是否具有说服力、具有真实感,完全取决于写作者有无“魔法”。好的作家当然有能力“弄虚作假”,并有能力让你沉浸于他所创造的世界“信以为真”。它,考验着写作者的个人才能。

作为虚构的小说,作家必须尝试“创造一个真实和它必然的后果”,也就是说,在小说中的真实是被创造出来的,它未必是已有的发生,而是有“发生的可能”。在传统化的小说中,一个人物的出场,一场宴会,爱情的出现或者面对骤然的波澜,面对白象似的群山……无一不显得生动而“真实”,细致的描述和渗透的气息让你“身临其境”,仿佛坐在主人公的对面或者就是他(或她),在他(或她)的内部——往往,会带给我们部分的错觉,以为这是客观描述,这些传统小说没有“魔法”施展的余地。但如果仔细品味、研读,就会发觉有“魔法”施展的痕迹,尽管在诸多传统小说中“弥盖痕迹”是作家们一贯致力的。

我们知道,《老人与海》中,老人遭遇的艰难是作家给的,老人得到的大鱼是作家给的,当然后面一拨又一拨到来的鲨鱼也是作家给的,老人不断地“丢失”他的大鱼也是作家给的,也就是说,这些事物是经过“魔法”设计出来的,是作家海明威创造的,小说所呈现的那个世界,其实是一个由“魔法”统治的世界。是的,如果不是作家使用着他的天赋“魔法”,我相信万能的上帝也未必有这份残忍。《祝福》中,“我”和祥林嫂的遇见是鲁迅的设计,和鲁四老爷的寒暄也是鲁迅的设计,它们在小说中显得如此“有用”,恰是因为设计,因为作家悄然施展了“魔法”。当然祥林嫂的全部遭遇和不断反复“我怎么这么傻”,也是设计的结果,包含着精心,它们往往是“摄取了现实中存在的环境、习惯、性格,但却赋予主人公以另一种灵魂”。没错,小说一直在虚构,设计,用“魔法”的方式,用弄虚作假的方式,即使是像《追忆似水年华》这类貌似纯粹追忆、描述记忆的文字,也是如此。纳博科夫在他的《小说讲稿》中指出:“恰如法国评论家阿尔诺·当第幼所说:‘《追忆似水年华》是对往日的召唤,而不是对往日的描绘。小说作者是通过展现若干个经过精心选择、并由一连串图景和形象表现出来的时刻去完成这一召唤的。’确实,整个这部巨著就像这位评论家所说的,完全是一个围绕着‘仿佛’二字扩展开来的比喻。对往日进行再造的结果也就成了艺术问题的关键。”

当然,我们也无法将《洛丽塔》和纳博科夫的经历“重合”起来,尽管它确有“生活”的影子,尽管它抓住了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是经历的一段截面。事实上,它同样是“魔法”之物,是创造,正如他自己宣称的那样:“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所有的艺术都是骗术。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

关于“文学的魔法”,捷克作家赫鲁伯的诗《夜间的死亡》,也是我一有机会就反复强调的例证:

遥远地,遥远地

她吐出最后的词在天花板上飘浮

像云层。

餐具柜哭泣。

围裙在颤抖

像覆盖着一个深渊。

最终。年幼的孩子们都上床了。

然而到了年夜

死去的女人站起来

吹灭尚在燃烧的蜡烛(浪费它们是一种遗憾)

飞快地补完最后一只袜子,

在棕黄色锡皮罐里

找出她的五十五个硬币

把它们放在桌子上,

找出失落在碗橱后面的剪刀,

找出一只手套

它们是在一年前丢失

检查房间所有的门把手

将它们拧紧

喝完她剩下的咖啡

然后再躺下。

早晨他们将她弄走。

将她焚烧。

那些灰粗糙得

像煤灰。

这首诗写下的是——和我们惯常所见的诸多书写亲情的散文一样,“母爱”是其最重的主题。但同样是诉说,同样是说母亲的伟大和含辛茹苦,这首诗却有非常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它的“魔法”。诗中,使用“魔法”的部分出现在午夜的部分,它,做了一件大约只有上帝能做的事:使死去的那个母亲又站了起来。诗中,几乎是罗列,将她在“复活”之后的所有发生的事都一一写下。这些,也许是她平日总是做的,也许是在她活着的时候想到却无力完成的,如果不是发生在她死后,那,这些就会平淡无奇。可这些事出现在她死后去做,就有了新奇,特别,力量。她为什么要挣脱死神,向上帝求请再“复活”那么一段时间?因为牵挂,因为就是这些平常得无法再平常的事让她难以放下,死不瞑目?为什么这些平常的事她无法放下?因为孩子们还都年幼,因为这个家庭缺少男主人,因为贫苦的日子太过艰难。“死不瞑目”,在这首诗中,这个来自西方的诗人将这个词做出了具体而丰富的诠释,它,深入而精妙地刻画了这个母亲的日常生活和对孩子们的内在关爱,就是这份爱,使她死不瞑目,使她在死后还要再复活一次,尽可能地把自己放不下的事做一些简单料理。我对它的赞赏即是对“魔法”的赞赏。是“魔法”,让它从一个可能的俗套中摆脱,获得了拯救。

从俗套中摆脱,从人云亦云中摆脱,从大家的习见和惯常中摆脱,“魔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首届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文学峰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批评家施战军说到,在鲁迅那个时代,写女性的精神和肉体苦难、写女性的哀与痛以吁求女性解放的小说是很多的,几乎是文学的某种主流。然而,在那些数量众多的小说中鲁迅的《祝福》独树一帜,他所创造的“祥林嫂”的形象是那样的深入人心,以至于因为这篇小说的存在,其他的小说都遭到了某种不同程度的遮蔽,不再被人提及。同样地基于中国当时的现实,大家共同发现了几近相同的母题,怀着同样的同情、理解和吁求去书写,为何鲁迅的《祝福》留了下来,成为经典?在我看来,除了讲述故事的能力和教育家成分,鲁迅更大的能力在于其充沛的概括力和创造力,他懂得“魔法”,他创造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性的个人,祥林嫂就是一例。阿Q是另一例,孔乙己又是另一例。如果我们有过相对仔细的阅读的话,会发现,在鲁迅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像在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某些被创造出来的人物属于“最熟悉的陌生人”。说它熟悉,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源于生活,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初读的时候就会生出强烈的亲切感;说它陌生,是因为它是作家用他的语言创造出来的,从生活到小说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动,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出现之前,你大约没有想过生活中还有这个人。有时我们会说,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阿Q,而在鲁迅笔下的阿Q出现之前,如果他不写下《阿Q正传》,你是否会想到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一群阿Q的存在?甚至这个阿Q的部分影子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要知道,这个阿Q,是存在于我们国度几千年中某种“国民性”的强烈隐喻,这种国民性应当早于阿Q出生数千年。祥林嫂也是如此。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在我们村里,也的确生活着具有祥林嫂特征的人或阿Q特征的人,有时你会惊讶,鲁迅怎么写得这样像。这种源于生活的“像”有时会让我们产生错觉,只看到它的真实和现实针对,以至于忽略掉“作家的魔法”:这个人,这些人,是鲁迅通过想象、设计、变化、挪用和剪裁创造出来的,他写下的是发生的可能而不单单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生。

“确实,小说在撒谎(它只能如此);但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小说在撒谎的同时又道出了某种引人注目的真情,而这真情又只能遮遮掩掩、装出并非如此的样子说出来。”巴尔加斯·略萨懂得小说的个中之味,小说所要言说的核心是“真情”,对世界与自我之谜的认知和探究,是伸向“沉默着的幽暗区域”的神经末梢。而言说真情要启用撒谎(“魔法”),要用“魔法”使之变得真切、具体、阔大、不容忽视,这既是一种选择“被迫”同时又是“达到有效”的最佳方式。安布罗斯·比尔斯的小说《鹰溪桥上》,其主题一是对可能的“间谍”的惩罚,一是“反战”,让我们认识战争中无辜的残酷。没错,这样的主题太过普遍、普通,即使它出自“真情”新意感也早已被榨干,它会不会在被读到的最初就已经是旧小说了?不,不会,在这里小说家安布罗斯·比尔斯将充分利用起“魔法”的力量。小说大意如下:一名种植园主被当作间谍抓住,并要处以死刑,灰眼珠的中士扣动扳机,枪声响起。然而,故事远没有结束,“魔法”才刚刚开始:这位种植园主似乎获得了上帝的拯救,使中士的枪口抬高了一寸,击中了悬挂他身体的绳索。于是,他从桥上掉落下去,然后是一系列让人窒息的挣扎。最终,他经历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返回了自己的家,等他回到门口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的凌晨。妻子开门,扑向他,他也怀着百感交集张开怀抱,这时他感觉头上挨了重重的一击,仿佛有大炮轰鸣。小说结尾说,这个人死了,他的尸体被悬在鹰溪桥上,灰眼珠的中士枪法很准。读到这里我们才恍然:所谓种植园主的逃跑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作家使用了“魔法”,完全是种想象,从下达命令到死亡,其中的物理时间是一秒或者不到一秒,但作家竟然“创造”了另一条平行时间,所谓的“返回了自己的家”发生在那条被创造出来的时间轴上,而正是这条时间轴让故事获得了非凡的力量。没有天赋“魔法”,没有被创造出的另一条平行时间,艺术的魅力肯定大打折扣。

应用作家的天赋“魔法”,卡夫卡让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卡夫卡用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告知我们,他所说的“不是真的”,不是真实发生,在这里,小说早早地就溢出了我们的日常和科学,而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境地。格里高尔,一个小职员,在骤然之间就变成了甲虫,可他,和现实世界和自己家人的联系还在,和旧有生活里的倦惫、向往、恐惧、麻木的联系还在。这个在纳博科夫看来缺少翅膀却多出了眼帘的巨大甲虫,带着仿生学意味的肉身和小职员的旧灵魂,进入一个梦幻的、陌生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属于创造。这一“变形”并非仅仅是出于摆脱“影响的焦虑”,让自己显得不同,而是为了更真切地展示,在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中不审不查的某些细微,将它放大。在这篇《变形记》里,它更深切的真实性在于,卡夫卡敏感或者说超敏感地捕捉到了在我们亲情掩映下的那部分隐秘,对它进行开掘,将那些微点放置于显微镜下,被放大的真实会骤然显得触目惊心。它审视的,是那些被我们惯常所说的“父爱、母爱”掩藏起来的微点,诸如伪装、自私和榨取,等等,平日里它们是小的,不易捕捉却无时不在的,格里高尔的“变形”使得这一切被放大了,那些微点被放置在了显微镜下,因此触目惊心。如果取消了“魔法”,《变形记》将无法完成它的“变形”,那些微点只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忽略过去。“卡夫卡的世界与任何人所经历的世界都不像,它是人的世界的一个极端的实现的可能。”昆德拉如是说。小说,和一切艺术,都应当抓住这个可能。

所谓文学史,本质上是文学的可能史。

“魔法”是种幻术,文学中的“魔法”也是如此。有时,它以“逼真性”模拟现实让你信以为真;有时,它也会故意露出虚构的尾巴,让你赞叹想象的神奇,创造的神奇,游戏的神奇。在卡尔维诺的小说中,想象的神奇随处可见:一位年轻的子爵参加战争被炮弹炸成了两半儿,竟然都活了下来,坏的一半儿先回到领地,他时时作恶,破坏,心头盘踞着不安的毒蛇,而好的一半儿最终也回来了,他们两个半身人,同时爱上了一位姑娘(《分成两半的子爵》);在一座城堡里,一群遭受了惊吓的人失去了语言,可他们还希望“诉说”自己的故事,怎么办?一副塔洛牌便成了“诉说”的支点,它未说出的部分只得猜度,补充(《看不见的城堡》);查理大帝视察自己的军队,他发现了一位“不存在”的骑士,“既然你不存在,你如何履行职责?”骑士的回答也让人惊叹,“凭借意志的力量,以及对我们神圣事业的忠诚!”(《不存在的骑士》)……不只是卡尔维诺,二十世纪以降的文学“魔法”的呈现是空前的,它甚至会像那位看不见的骑士那样,“凭借意志的力量和忠诚”而奇妙地、独立地呈现。我们在阅读君特·格拉斯的时候,埃梅的时候,布鲁诺·舒尔茨的时候,萨尔曼·鲁西迪的时候,会品味到更为充沛的魔法之妙,它喧哗,游戏,意外,布满着让人会心的隐喻。

小说不是生活“生”出来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往往缺少小说所需要的惊奇、波澜、故事性,也缺少某种极致、“典型性”。生活中、现实中的那些,如同散落在泥土中的珠子,如同未经冶炼的矿石,它们有质感,有光泽,有金属的属性;但是散的,乱的,无绪的,瑕瑜互见的。把生活中、现实中的那些素材收敛在一起,让它变成引人入胜的、崭新的故事,而且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就尤其需要作家发挥他的才能,需要他掌握“文学的魔法”。在我看来,纳博科夫所说的“魔法”,它是创造,是幻想,是想象力,是你赋予旧事物、旧生活以新奇感的能力和法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是魔法师的事业。

特稿

北师大2014级文学创作研究生作品小辑

【点评】

⊙ 文学创作的难度和收获的喜悦/张 柠

【作品】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于文舲

⊙ 烟花绽放/封文慧

⊙ 门里的女人/万 芳

⊙ 之子于归/王 瑜

猜你喜欢
纳博科魔法师阿Q
阿Q和老A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阿Q断子绝孙”考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小小魔法师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阿Q森林
《洛丽塔》:薇拉必须在场
穿越时空的魔法师(四)
说说阿Q的两句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