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地震遗迹的绝美诱惑新疆首个世界地质公园有望诞生

2015-12-24 05:16滕玲
地球 2015年10期
关键词:额尔齐斯河断裂带景区

本刊记者 滕玲

九月,阿尔泰山间被秋风染成金红的山梁,额尔齐斯河的水波里倒映着湛蓝的晴空,美丽的可可托海收起了夏日的奔放与热情,变幻出另一种容颜迎接秋日的到来。一地金黄的落叶,一场略凉的秋雨,似乎也预示着不久之后,可可托海又将开始它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今年,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这意味着,新疆有望实现世界地质公园“零突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以地震遗迹为主,由有“世界地震博物馆”之称的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北国江南”之誉的可可苏里风景区、“中国第二寒极”伊雷木湖及著名的额尔齐斯大峡谷四大景区组成。

突破“零”的希望

新疆现共有5处国家地质公园,却没有一个是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是新疆人的梦,如今,随着可可托海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一步步展开,这个“梦”正渐渐成真。

根据资料显示,2014年1月15日,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八批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评审会,新疆富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取得2016年度推荐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资格。富蕴县可可托海景区的管委会与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签订了可可托海地质公园申报GGN阶段技术服务合同,今年9月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报告的编制,确保2016年度如期申报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

今年,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已明确指定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将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单位之一,并于2016年7月迎接联合国的全方位检查验收。这意味着,新疆有望实现世界地质公园“零突破”,诞生新疆首个世界地质公园。

据负责申报这次项目的新疆远方旅游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于庆介绍,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以典型矿床和矿山遗址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外加独特的阿尔泰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和富蕴大地震遗迹,使它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科学内涵和美学意义,这些地质遗产具有世界罕见的珍稀价值,构成了新疆环准噶尔神秘旅游线上耀眼的一道风景线。

“可可托海景区主要是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地貌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而且地质遗迹里面也很多,今年我们重点完善博物馆展厅的布设,因为世界地质公园要求博物馆以科普为主。”于庆表示,这次地质公园申报成功的话,会成为新疆的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这也提升了可可托海景区的品味和品质,也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世界罕见的“天然矿物陈列馆”

申报工作正在如期的展开中,而申报的主角——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

据了解,公园面积619平方公里,其中可可托海主景区562.5平方公里,卡拉先格尔景区56.5平方公里。可可托海花岗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床、富蕴断裂带地震遗迹和额尔齐斯河花岗岩地貌构成了公园的三大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园内的三号矿为世界级的花岗伟晶岩矿床,发现矿物84种,被誉为天然矿物博物馆,与世界上同类矿脉相比,三号矿脉中的铍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

可可托海风景区地处新疆东北部的富蕴县境内,面积达788平方公里,位于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源头,由世界地震博物馆之称的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北国江南之誉的可可苏里、中国第二寒极伊雷木湖及著名的额尔齐斯大峡谷四大景区组成。同时,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风雨侵蚀和流水切割,可可托海形成了许多深沟峡谷,成为集山景、水景、草原、奇石、温泉等奇观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区。这里不仅是新疆的“冷极”,也是全国少有的“宝石之乡”,还是世界罕见的“天然矿物陈列馆”。

可可托海夏季少雨,日照长,冬季风大多雪。年均降水量250mm,年均风速1.4m/s,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冻土深度2.2m,无霜期120天。额尔齐斯河是公园内唯一水系。额尔齐斯河源于阿尔泰山南麓,自北向南转西穿过可可托海镇、库额尔斯镇,经哈萨克斯坦汇入北冰洋,是中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县境内流长230km,公园内流长约30km。1999年平均流量21.1吗m3/s,全年流量达6.67亿立方米。公园内湖泊有伊雷木湖、可可苏海两大湖泊。伊雷木湖,位于可可托海镇西面,南北长5~6km,东西宽1~2km,蓄水1.13亿立方米,最大水深为100m。可可苏海,位于吐尔洪乡23km处,积水面积1.78平方公里。

2012年2月8日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经阿勒泰地区推荐、新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富蕴县可可托海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和要求,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上的遗迹

可可托海这个以丰富矿产资源而闻名的聚宝盆,并不是一个平静之地,在晚近地质时期,它以特有的方式在活动,从而给人类留下了另一类地质遗产。距可可托海镇镇10公里处有地震遗留下的一条规模宏大的地震断裂带,它是世界上最罕见、最完好的断裂带之一。

1931年8月11日凌晨,在可可托海以南的卡拉先格尔一带,发生了史称“富蕴地震”的里氏8.0级大地震,极震区南起青河县的阿尔曼特山,北达可可托海盆地,造成了长达176公里的断层破裂带。强烈的地震波迅速传遍全球,有强烈震感的范围直径达2500公里,北京鹫峰台和上海徐家汇台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地震台,记录下了这次地震的震波图形。包括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渥太华、英国牛津在内的全球数百家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远离震区达12000公里的南美洲圣安胡地震台,也记录到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震波。

据一位经历过那场大地震的老者讲,给他最深的影响是地震剧烈且时间长,不要说行走,几次想爬起来,却又被强烈的大地震摔倒在地。身临其境的人无不令人惊心动魄,心存余悸。好在当时这一带人烟稀少,牧民又几乎都居住在毡房里,所以,虽然位列世界十大地震之一,但死亡人数仅500名左右。

此后,富蕴地震断裂带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震断裂带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国家地震年会曾多次在这里举办,同时国内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大多也要派人到此进行比照。对研究地震断层、区域构造环境,应力场、动力源及地震所造成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变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专家、学者有极大的科考价值,对普通游客有观光、游览、科普价值。

卡尔先格尔地区奇特地貌的形成让人感叹,地震对于人类也并非完全是坏事。正是由于富蕴地震断裂带的长期活动,才在卡拉先格尔中心留下长1500米、宽350米的壮观塌陷区,坚硬岩层被震裂开一条宽6米、深10余米的沟槽,绵延20多公里的山体整体下滑10米,伴有垅脊、串珠状断陷塘、鼓包、张裂隙等地震遗迹景观。而沿断裂带形成的一系列宽阔的断陷盆地和湖泊洼地,例如可可托海、可可苏海,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成了哈萨克人聚居繁衍的乐园。

可可苏里:北国的江南

与可可托海两字之差的“可可苏里”,湖面面积2平方公里,水深2 米,芦苇形成的大小浮岛20多个,是额尔齐斯河散落在大地上的一颗珍珠、一片湿地。远远望去,水边绿草如盖,野花盛开,牛羊成群,午后的阳光下,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炊烟袅袅,宛如一幅边塞牧歌图。蓝天、白云、苇丛倒影,湖面颜如玉,明如镜。偶有天鹅和野鸭轻起湖面,掠起一抹微澜,然后,一圈一圈散去,湖面又归复了平静。身处此境,宛如江南。

相传,可可苏里有一位美丽的少女叫苏珊,她生活在遥远的天际。一个仲春的黄昏,她斜倚纱帐,昏昏欲睡。朦胧中,英俊少年布勒特尔身穿黑袍,疾马而来,跃然跳下,跪至帐前,向苏珊倾诉爱慕之情。不勒特尔说:“你可以跟我到人间去,那里有胜过天宫的美景,有热情的民众,你可以去歌唱,去舞蹈……”她抽身而起,睁开双眼,却见布勒特尔纵身上马,踏云而去。她高喊着布勒特尔的名字,翩然追去。不料,天父横亘在天门边,满面怒容地说:“布勒特尔原本是凡间一只黑天鹅,你若随他而去,按照天条,你将人身变鸟身。”苏珊执拗地说:“即便如此,女儿也愿随布勒特尔前去凡间。”天父见爱女心意已决,便遵从她的选择,打开了天门。

美丽的苏珊迈出天门的瞬间,果然变成一只翼翅洁白的天鹅。她俯瞰大地,只见一汪绿水中,一只黑天鹅正在展翅欲飞。她飘然而至,欲言又止。黑天鹅说:“美丽的苏珊,我只是对你仰慕已久,才贸然闯进天宫,可万万没想到你会舍身随我而来。”苏珊说:“能与你在一起,我死而无憾。”从此,苏珊与布勒特尔相亲相爱地生活繁衍在美丽的可可苏里。从此,可可苏里成为成千上万只天鹅的故乡、鸟类的栖息地,可可苏里又有了“天鹅湖”这一美誉而成为旅者的神往之地。

伊雷木湖:不长植物的冷湖?

当新疆喀纳斯风景区以纯美自然却又神秘旖旎的风光享誉四海时,与之相距不远的可可托海伊雷木湖还如待字闺中的姑娘,深藏在群山的环抱之中。

据了解,可可托海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3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51.5℃。伊雷木湖是额尔齐斯河上游的第一湖,河水捎带的阿尔泰山冰川的气息还没有散尽,便注入了伊雷木湖,使得湖水一年四季都冰冷刺骨,不适合植物生长。虽然伊雷木湖的水很冰凉,却是冷水鱼的天堂,因此伊雷木湖还有个别名叫“冷湖”。

伊雷木湖,湖面面积212.5平方公里,海拔1120米,蓄水1.13亿立方米,水最深处约100米,从空中俯瞰呈巨大的“8”字形,是富蕴大地震断裂带上最大的堰塞湖。湖的东西两侧雄峰屹立,南北两侧绿树环绕,良田万顷,村舍镶嵌,奇妙的倒影映于水中,形成两幅重叠相连的画面。湖面中央被东西两座大山削去大半,近看似长江三峡,登高俯视宛如巨大无比的海蓝宝石。

奇异多姿的额尔齐斯大峡谷

新疆北部,阿尔泰山气势恢宏,绵延千里。它横亘于中、蒙、俄边界,成为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天然分界,也是作为新疆第二大河流的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的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全长2969公里,在我国境内546公里,沿途留下了一串串美丽富饶的绿洲和牧场。它流经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的可可托海,在此形成了一条近百公里长的大峡谷。

额尔齐斯大峡谷就是从可可托海开始的。从额河岸边的富蕴县城出发,转过108道弯的山路,绕过可可苏海湖,穿过可可托海镇,就进入到当地人所说的大东沟。大东沟,又叫神钟山峡谷,整体呈“U”形状,全长约8公里,底宽约10~40米,额尔齐斯河从中流过。两岸分列着神钟山、飞来峰、骆驼峰、神象峰、神鹰峰、小石门、人头马面等无数个极具个性的奇峰怪石,俱是裸露的花岗岩石壁陡峻。更奇特的是,那些奇异多姿的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山峰表面,多有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样的竖直沟槽。这些独特的花岗岩石峰,与峡谷内以杉树、松树、桦树和杨树为主的森林和叠石湍流的额河相得益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粗朴、苍凉而静幽的山水画卷。

究其成因,额尔齐斯大峡谷奇特山石地貌的形成可以追溯至距今约2.08亿至0.65亿年之间的燕山期的巨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这类花岗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便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同心层状节理,简言之,这种节理就是大致平行地表坡面的裂隙面。因这里属内陆寒温带低温气候,寒冻风化作用强烈,花岗岩主要沿平行坡面的节理,不断拆离崩解垮塌,就象层层剥壳一样,从而形成表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的山峰形态。至于表面的凹坑,主要是因花岗岩中粗大的矿物晶体、集中的巨型斑晶和黑云母较多的几个部份,在日久风化和冰雪冻融的影响下剥离脱落而成。而那些竖直的沟槽,则是坡面流水的冲蚀以及岩石表层水孔隙带因反复的冻融作用留下痕迹。

猜你喜欢
额尔齐斯河断裂带景区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资源 现状及增殖措施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摘牌』
“摘牌”
托洪台水库鱼类区系和种群组成
某景区留念
额尔齐斯河淌过阿勒泰
走近额尔齐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