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偷流量?阴谋论者的又一场幻觉

2015-12-25 08:26丁傲西
科学之友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计费套餐运营商

丁傲西

随着4G的逐渐普及,很多人觉得流量越来越不经用了,原来月月有富余的流量不够用了。随着“流量不清零”政策的推出,有关运营商“偷跑流量”的传闻就时常出现在媒体的版面上。从中国广播网公开发文指责三大运营商偷跑流量,到三大运营商澄清绝无可能。短短数天时间,运营商和媒体之间进行了多轮的交锋。虽然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运营商“偷跑流量”绝无可能,作为响应总理号召的一项新政策,“流量不清零”对于消费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权威媒体对运营商的指责,却为这一政策泼上了一盆冷水。我们不禁要问了,究竟是不是运营商偷走了用户的流量呢?“流量不清零”又是否是“偷跑流量”的罪魁祸首呢?

流量不清零:国内运营商做得更好

“流量不清零”本是好事,在11月初却遭遇不少“吐槽”,有用户说清零了,也有说流量用得特别快。不了解会产生误解,由误解而产生偏见,这便是运营商身处的境况。仍以流量不清零为例,很多人都觉得国外运营商做得好,可实际情况呢?国内运营商在这点上绝对是国际领先的。

如今,全球大概只有三四个国家的少数几家运营商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服务,比如美国的AT&T、T-Mobile和日本的NTT?DOCOMO(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他运营商都是按照“流量当月清零”的方式在操作。即使选择了流量不清零的国外运营商,对用户也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

美国第一大运营商AT&T推出了Rollover?Data业务,用户未使用的流量将会自动滚入下个月进行使用,但是第三个月就不可以了,这与国内运营商的做法一致。而且,AT&T的Rollover?Data服务只限于其数据流量共享套餐的用户使用,这些用户数量仅占AT&T用户总量的一半左右。

日本的运营商NTT?DOCOMO当月流量用不完可以顺延两个月,但这项服务仅针对5G以上大流量包的客户,且剩余流量不足1G时不可滚存,并优先扣减套餐内流量。

再来看看实施力度最大的美国运营商T-Mobile,当月没有用完的流量可以在下个月使用,有效期是12个月,这点比国内运营商做得要好。但想要享受T-Mobile的流量不清零服务,门槛也颇高。记者登录了T-Mobile的官网发现,参加T-Mobile的Simple?Choice?plan基本套餐的用户(月基本费50美元,通话、短信和2G网络流量没有限制,含1G的4G流量)不能再享受流量不清零服务;参加了T-Mobile?Simple?Starter?plans套餐(月租40美元,通话、短信不受限,含500M的4G流量)的用户也不能参加。这些套餐用户在T-Mobile的用户中占据不小份额。

相比之下,国内运营商不仅在国际上较早推出了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而且门槛较低,只要是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都能享受,不像AT&T、T-Mobile那样设定某些用户不能参加,也不像NTT?DOCOMO那样只针对大流量包的用户。

三大运营商的系统真的出了问题吗

表面上看,所谓的“流量不清零”只是将流量的有效期从一个月延长到了两个月。但是由于牵扯到套餐计费规则的变动,运营商仍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系统进行改造。正因为如此,媒体和消费者普遍认为,系统改造才是导致“流量偷跑”的罪魁祸首。

但是情况真的如此吗?为了更好地理解流量的计费过程,不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通电,到了每个月抄表的时候,抄表员就会将这个月所使用的度数记录下来。通过简单的计算,最终得出每个月所要缴纳的电费数。和电费类似,流量费的计算由两部分组成。先是用类似“流量表”的设备计算一定周期内所消耗的流量总数,再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所要缴纳的流量费用。所谓的“流量不清零”,仅仅改变的是流量表的统计周期,而流量的使用快慢,和“流量不清零”并没有任何的联系。三大运营商也不可能因为“流量不清零”而同时调整流量的计算模式,流量因此而跑得快更是不太现实。

根据运营商IT支撑人员的介绍,为了尽可能减少“流量不清零”对套餐内其他业务的影响,运营商选择将流量的计费和话音短信等业务隔离开来。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通过隔离的方式运营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系统的改造,避免可能出现的费用问题。

言之凿凿的证据真的靠谱吗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谩骂,运营商的澄清显得微不足道。为了减少麻烦,运营商的客服干脆赔钱了事,落实了“心虚”的罪证。而有权威媒体更是相信,他们掌握了运营商偷跑流量的证据。

下图是一名微博网友的截图,这名网友在10月9日到20日期间身处国外。在国外期间,手机使用的是外国运营商的卡。但是根据安全软件提供的数据,她的手机在此期间消耗了上百兆流量。这名网友据此认定,是移动偷跑了流量。

然而根据这家安全软件厂商的分析,这款软件监控的仅仅是这部手机所消耗的流量。无论这名网友使用是哪一家运营商的SIM卡,所消耗的流量都会被记录在软件上。而根据北京移动的消息,这名网友在10号曾经在西班牙用移动卡上过一定时间的网,而在此之后的数百兆流量并不是通过中国移动漫游产生的。面对铁一般的事实,这名网友最终承认了错误。

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像这样被流量监控软件“偷跑”的乌龙事件不在少数。有的流量监控软件记录的数据是进出手机的全流量,不仅是蜂窝移动网络,还包括WiFi、蓝牙等口径,因此比运营商记录的流量高很多,最终虚惊一场。

也有用户投诉,监控软件监测到的流量比运营商统计的少。这个原因比较多,例如运营商数据统计的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下行数据流量。上行流量就是本机向网络发送的字节数,下行流量是从网络下载的字节数。例如,通常我们对下载图片、看视频等下行流量的感受比较直接,但还有很多上行流量不易被察觉。比如一些聊天软件后台会定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实时反馈在线、离线状态,邮件程序会定期向后台发送请求看有没有新邮件,这都是要计入用户使用的流量的,但监控软件可能监测不到。此外,重启手机后大部分软件都停止了流量的数据统计功能,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退出进程,这也导致很多流量数据没有统计进去。

而且,有人做测试,发现监控软件不同,数据也不一致,因此大家要找比较靠谱的监控软件。当然,监控到的数据也仅供参考,计费时须以运营商的统计数据为准。

变化的不是流量而是生活

阴谋论者普遍认为,运营商绝不会做什么好事,“流量不清零”自然也不例外。在手机上APP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吸引人的今天,流量越用越多也就成了必然。这既是科技带来的变革,也是我们需要适应的过程。正确认识自己的使用习惯,主动掌握手机的运行情况,这显然比谩骂指责有用得多。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复杂。

说到底,从语音时代到数据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流量的增加,更是我们的生活。从早晨一睁眼看看手机天气预报、PM2.5值参考如何穿衣,用滴滴出行打车,一出门打开百度地图看路况、手机导航,用手机订火车票、机票,看大众点评选餐厅、订餐,用美团订外卖,用手机挂号,路上收发邮件,批个公文,抑或刷刷微信发发红包,看看新闻,逛逛淘宝京东,用手机支付,甚至用手机理财,用手机遥控家里的空调开关、监控住所安全……这些多年前我们幻想的高科技场景,如今已经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手里拿着一部手机,似乎没有做不了的事情。我们的生活越依赖手机,就越依赖流量。而对于运营商,面对消费者快速增长的流量需求与企业流量增量不增收剪刀差的主要矛盾,也需要想辙来解决,也要给用户做各种科普,要让用户新生活下的流量消费更透明、更合理。

猜你喜欢
计费套餐运营商
5G融合计费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
《加什么不要钱》
5G融合计费模式设计研究
三大运营商砍掉廉价4G套餐
基于J2EE的计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三大运营商下架多款4G套餐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微评
绘潭
运营商们的4G时代—急需向消费者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