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品德生本课堂的思考

2015-12-25 17:25李洁
中小学德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品德历史老师

李洁

生本教育的倡导人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课堂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主动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存方式、生活状态和生活世界。这为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启示。以生本理念构建品德课堂,播下道德成长的种子,让学生收获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更收获美好的梦想,从而真正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发展。

一、启迪思维,让儿童学会感知世界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同实践及其方式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如何让孩子形成多元立体的、伴随孩子终身的思维方式,以更丰满的“触角”感知世界,是品德生本课堂应当关注的问题。

以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教学为例。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们的地球》时,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地球仪”。自主发现,组内互动,通过“摸、转、看、议”等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汇报中明确地球形状、海陆比例、地形地貌等;为了充分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老师先让学生运用书本、图片、PPT等多种形式,介绍地球的美丽风光,再创设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兴奋点。课堂上,学生不仅被地球的美深深震撼,而且流露出由衷的赞美和祝福。

整个课堂轻松流畅。但是,当我们站在“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教学目标,审视这节课,是否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这样的好课似乎缺失了什么?而池昌斌老师执教的同一课题则给了我们答案。

教学中,池老师同样给每个小组各发一个地球仪,问:摸一摸,看一看,转一转,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提出地球是倾斜的,老师追问:你知道原因吗?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这时,池老师娓娓道来:

大约45亿年前,地球轨道近处有一颗小行星因受地球引力作用突然闯入地球,与地球发生了极其偶然的猛烈的撞击,使原本的地球粉碎了,形成了新的地球,这个地球比原来的更大,它还生了个儿子,就是月球。这一撞使地球恰好倾斜66.5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倾斜,因为这一倾斜,地球才有了冷与热,有了四季,有了潮汐。

孩子们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的兴奋。而在转入下一个学习环节时,池老师的一段叙说更是点亮了学生的眼睛: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古代埃及人认为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

由此,池老师引出麦哲伦的航海故事。这一环节转承,不仅仅局限于一课或一单元知识与情感的呈现,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渗透了一种学习地理的思维方式——历史是文明之舞,地理则为文明的舞台。历史地理、文学诗歌与自然科学记载的是人类活动的整体,不可分割。学地理,不只是识记地名,而是要拓宽人们认识中的世界,了解大河、草原、沙漠所孕育的人类文明是如何体现的——这种思维方式的渗透与逐渐确立,对孩子而言必定终身受益,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引领下,由单薄到丰满、由表面到深刻、由平面到立体的。

此时,我们不妨回顾品德教材中地理板块的编排: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教材从学生身边开始,逐步扩大范围,最后放眼世界。作为品德课老师,从第一个地理素材出现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从学生自己生长的学校、社区开始,引导他们体验身边的人文或自然的每一个细节,告诉他们太阳出来的方向是东方,北极星永远闪亮的天边则是北方。认识方位后,由学生来描绘自己所处社区的地图,探讨城镇的发展史,查询人文典故,作说明,甚至学习做报告;然后逐渐扩展到省市、国土,乃至世界。当探讨的范围渐渐超出学生个人的活动体验范围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探寻的欲望,尝试自己去收集资料。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入,学生心中认识的就不只是自然的山河与资源,还会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山巅河畔的人文活动和历史变迁。

当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养成了这样立体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与自主探究中,了解大河山川的奇妙起源、聆听天马行空的神奇传说、感受每一个地名背后的风土人情,时时浸润在立体而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又怎会不对自己生活的家乡故土、祖国的山山水水、美丽的地球充满热爱与眷恋?怎会不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敬畏与探索的渴望?这样的地理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人文本色的、知情合一的地理。而这样的品德课堂,才是真正“以生为本”,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服务的课堂。

二、习得方法,让儿童尝试解读生活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也强调先学后教,尽快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以历史题材的教学为例。进入高年级后,历史题材成成为品德课学习的重头戏。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热衷于历史调查活动,因为他们总是摸不着事件的头绪,显得茫然无措。对于历史事件,要解决的无非是两个问题——“究竟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反思,学生的情感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逐步深化的。因此,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一个过程模式,帮助他们构建历史调查过程,在调查中先自主体验,真正达到“先学后教”。模式如下:

历史调查的过程步骤:

1.我要解释这是个什么历史事件?

2.对这个事件人们有多少了解?

3.我们对什么感到迷惑?

4.为清除这些迷惑我有哪些建议?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我们还应向学生提供一个结果样本,引导学生学会条理清晰地解释他们的学习结论和学习心得。样板如下:

历史调查结果样板:

1.对于实际所发生的事,我的假设是:

2.我认为这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

3.经过收集证据,我发现:

4.经过历史调查,我认识到:

通过这样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历史调查过程及应用步骤的理解。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哭泣》一课时,借助以上调查过程模式和结果样本,学生首先知道了“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初步形成对这一事件的假设,而后自然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英法联军在中国土地上气焰会如此嚣张?为什么圆明园被烧、被抢,作为受害者一方的中国还要赔款?旧中国为什么处处会挨打,等等。围绕这些疑惑,让学生寻求解决途径,在探究中逐步明确:一是当时政治体制落后,清政府腐败;二是经济体制落后,闭关自守。由此,从辉煌到颓败,让孩子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明白了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一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强调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起了什么作用呢?一是站在品德课程育人目标的高度,确定内容和模式。二是归纳整理与提升学生的汇报交流成果,激发学生情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如果学生逐步掌握了这一“历史调查”模式,就能充分运用这一方法,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就能对其他历史事件甚至现实事件作出较为深入的解读,从而收获一种有益终身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对事件会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和解读,情感体验饱满而深切。

三、激活成长,让儿童点燃生活梦想

以生为本的品德课堂应该立意高远,指向儿童的生命成长,为儿童点燃生活的梦想。

同样以池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地球》一课教学为例,在麦哲伦环游世界的故事这一学习环节:

在恢弘的背景乐中,池老师讲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路线图,让孩子们在地球仪上重走路线,带学生去认识500年前那个伟大的航海时代,认识一个个伟大的航海英雄——看看人类是如何在求证的路上历尽艰辛,凭着勇气、永不放弃的探险精神到达一个个彼岸。然后,池老师让孩子们再看地球仪: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之后用视频把地球仪上的一个个地名化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不断追问孩子:你去过吗?你想去吗?由此,放飞孩子的梦想:长大后,我想去( )探索地球的奥秘;告诉孩子:世界充满未知,地球充满奥秘,让我们胸怀一颗自由勇敢的心灵,未来的某一天,背上包,上路吧!探索,永无止境。

这节课结束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学生内心澎湃的激情与向往。有什么会比赋予孩子一个梦想更重要呢?儿童总有无限的激情,却往往转瞬即逝。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激发这种激情,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生动而丰满。威尼斯的水城、麦哲伦的航船、划完最后一根火柴的小女孩……一点点简单而富有情感的素材,经过老师有意识的加工、引领,便能让孩子的心飞跃入经验之外的时空,放飞梦想的翅膀。

作为品德老师,我们应该把视野放得更远,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他们怀揣对未知世界的无限热情走向未来。让孩子们的目光伸向日落的天边,无垠的时空,追寻梦想和希望,让他们现在和未来更有情致、更有价值地生活,这不正是品德课一直在追求的吗?这样的品德课堂才是真正以生为本,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课堂。

(作者单位:瑞安市虹桥路小学

浙江温州 325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品德历史老师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新历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六·一放假么
历史上的4月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