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对华态度使其不断错失机会

2015-12-26 09:55
环球时报 2015-12-26
关键词:错失太平洋地区堪培拉

环球时报/2015-12-26/ 第06版面/关注中国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2月24日文章,原题:与中国打交道,当心自满 2011年笔者从中国初到澳大利亚时就吃惊地听到流言,说澳大利亚面对印度-太平洋地区急剧变化却感到自满,这是危险的。澳的命运尤其与亚洲和中国拴在一起。

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标准本质上有赖于澳企业继续盈利的能力,以及今后本地区没有大冲突。前者意味着日益依赖本地区产生利润,后者意味着堪培拉的外交必须强调鼓励中国和平崛起。

许多澳大利亚的官员、军官、商人、学者都在哀叹澳大利亚不求成为“中国通”,因为没必要。资源繁荣保证了高生活标准,又不用付出多少努力。最近,在墨尔本举行的一次闭门讨论会上,笔者觉得澳在继续错过重大机会。会上讨论了3个不同的问题:澳企业如何应对中国主导下的商业环境变化?澳政府应如何回应中国政府在澳的活动,特别是涉及中国留学生和中国媒体时?堪培拉如何回应中国在地区的雄心?

先说商业环境,澳大利亚人因不愿投资中国而错失机会。澳中经贸关系仍然主要是交易性质的(资源或食品出口到中国)。大多数澳企在对华投资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至少10年。而且,现在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包括中国企业。

在教育方面,澳政府和大学没有努力与外国留学生接触,自豪地推介澳的多文化社会。许多中国留学生通过中国学生协会参与社会活动,获取新闻和了解澳乃至世界的近况时也是靠中文媒体。

澳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加强自身的能力,参与改变整个地区,使中美之间出现有利于澳的力量均衡。抵制改变并希望华盛顿继续主导地区,从而没有任何必要的力量调整——这是徒劳的。澳政府必须改进工作,使民众做好准备面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内部不可避免的力量均衡变化。美中之间的新力量均衡如何出现,将牵涉到微妙的平衡,而澳和地区其他国家都能起到作用。▲(作者琳达·雅各布森,乔恒译)

猜你喜欢
错失太平洋地区堪培拉
如何加强与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交流
“错失恐惧”那些事儿
骑虎难下
美国两栖突击车在泰国湾巡逻
堪培拉趣味 农展会开幕
堪培拉成必游城市,澳大利亚人不信
堪培拉举行趣味农展会
“堪培拉就像是政客的‘走读学校’”
留给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