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骨干髓内股骨颈

李 俊

(祁东县人民医院,湖南 衡阳 421600)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李 俊

(祁东县人民医院,湖南 衡阳 42160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31、30例。A组给予锁定钢板固定,B组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总有良率为93.54%,B组总有良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例数、内固定失效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不愈合例数A组小于B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股骨干骨折;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例不断增加。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统一认识。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174例股骨干骨折,其中合并股骨颈骨折者61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1例,B组30例。A组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7.58±3.87)岁,车祸伤23例,坠落或摔伤8例,按Garden分型,I型3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5例,骨折部位在股骨干中段19例,中上段8例,中下段4例;B组30例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6.34±3.94)岁,车祸伤22例,坠落或摔伤9例,按Garden分型,I型3例,Ⅱ型15例,Ⅲ型8例,Ⅳ型5例,骨折部位在股骨干中段17例,中上段10例,中下段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合并骨折情况给予牵引、脏器损伤者给予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A组给予锁定钢板固定方法。选择合适钢板,用持骨器稳定骨折,锁定钢板,钻骨孔,测深,拧入螺丝钉。B组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切口,显露骨折端,从骨折近端逆行扩髓,进行骨折复位,固定钳维持。在扩髓部位打入合适髓内针,锁入锁钉。

1.3 疗效判定:成角旋转畸形<5°,膝关节活动差10°以内判为优;骨折在3~6个月内愈合,肢体短缩不超过2 cm或成角和旋转畸形在5°~10°,膝关节活动差10°~30°为良;骨折愈合超过6个月,或肢体缩短超过2 cm,成角和旋转畸形超过10°,或膝关节活动差30°以上者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的比较: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例数、内固定失效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不愈合例数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A组31例,优16例(占51.61%),良13例(占41.94%),中2例(占13.04%),总有良率为93.54%;B组30例,优13例(占43.33%),良9例(占30.00%),中8例(占26.67%),总有良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8.7个月。股骨颈骨折于术后2~4.5个月愈合,平均3.2个月;股骨干骨折于术后3~8.5个月愈合,平均5.9个月。两组各出现1例术后感染。B组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髋内翻畸形1例。

3 讨 论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低,资料报道,该类骨折占全部股骨干骨折的2%~9%[1-2],本组资料中,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占全部股骨干骨折的2.8%,与资料报道相符。患者多由高能损伤所致,受暴力后,股骨干先发生骨折,后股骨颈在股骨干骨折后未完全吸收的能量的作用下发生骨折。该类骨折常合并其他部位或系统的损伤,病情较重。股骨颈骨折易发生在股骨颈基底部[3],本组61例中,有56例发生在股骨颈基底部。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多合并致命复合伤,常掩盖股骨颈骨折症状及体征,而该类骨折发生率低,经常被忽视,所以易发生漏诊、误诊。另外摄片不准确,摄片人员只注意膝关节,未包括髋关节,特别是股骨中下段骨折常被忽视也容易造成漏诊,有时股骨颈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和畸形,也常被忽视。本资料中两组患者均有漏诊,后通过手术或C形臂X线机透视发现。

由于股骨为负重骨,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更要慎重选择。目前临床常用的有顺行髓内钉治疗、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等方法,但资料报道的成功率不一。

锁定钢板稳定作用较好、用于股骨干骨折的应力遮挡小,所以经常被用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锁定钢板带有锁定螺纹孔,能将螺钉和钢板通过锁定螺纹孔成为一体。它在螺钉和钢板间存在成角稳定界面,允许放置锁定钢板时完全不接触骨骼,因此完全符合生物学原理。锁定钢板螺丝钉的强度远大于普通钢板螺丝钉,可以穿透对侧骨皮质,与螺钉钢板相配相,相互锁定,使骨折两端更加稳定。同时螺钉锁定在钢板上,在骨面不产生额外压力,钢板对骨膜的压迫减小,有利于保护骨骼的血供[4]。锁定钢板固定不仅稳定性好,它的应力遮挡小,牢固固定断端,有合理的传导力,利于骨痂生长。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的比较

髓内钉内固定为中心性固定,固定比较牢固,且两端置于锁钉,能有效地防止旋转、重叠、成角移位,所以有人认为髓内钉内固定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比钢板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有更好的优势[5-6]。但是髓内钉固定技术要求高,前方应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时较为困难,且螺钉仅能使用2~3枚,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在本组资料中,应用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93.54%,用髓内钉内固定组为73.3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例数、内固定失效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愈合例数前者小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钢板固定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总之,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用锁定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内固定效果都较好,但是锁定钢板固定对骨膜破坏小,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折端的康复,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1]张建政,刘智,孙天胜,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11):1024-1028.

[2]王捷,张铁良,于建华,等.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5):309-312.

[3]薛继强,王琦.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疗分析[J].中国骨伤,2009,22(3): 212-213.

[4]邱桂斌,周春晖.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38(12):364-365.

[5]赵玉峰,邢叔星.新型锁定钢板与骨骼接触特征及其固定下的骨折愈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9):254-255.

[6]陈新,闫旭,王凯,等.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2010,33(3):260-264.

R683.42

B

1671-8194(2015)06-0057-02

猜你喜欢
骨干髓内股骨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