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泡型多囊肝的超声诊断

2015-12-26 03:05乔凌云孙少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微泡声像囊肿

乔凌云 孙少军

(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龙口 265701)

微泡型多囊肝的超声诊断

乔凌云 孙少军

(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龙口 265701)

目的初步分析、探讨微泡型多囊肝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首诊确诊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结合超声、CT、MR,对我院在2008年至2013年间诊治的12例微泡型多囊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12例患者,超声首诊确诊9例,经CT、MR确诊2例,外院确诊1例。结论超声对微泡型多囊肝的诊断确诊率高、无创、经济,在临床上有着比较高的诊断和监测使用价值。

微泡型多囊肝;超声诊断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可分为单发性肝囊肿和多发性肝囊肿(又称多囊肝)。多囊肝最先被Bristowe于1856年提出。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LD)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本病进展缓慢,多无典型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仅以局部压迫或进食后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多因健康查体或胃肠道压迫症状就诊而被发现。微泡型多囊肝为一种不典型多囊肝,它与普通多囊肝的不同在于微囊肝患者囊肿直径小,一般在数毫米左右,而超声声像图上更无普通肝囊肿的典型无回声区反射,超声影像上与肝炎、肝硬化、弥漫型肝癌等难以鉴别。本文对本院2008年至2013年间诊治的12例微泡型多囊肝的患者,结合CT、MR及外院检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至2013年间诊治的12例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31~68岁,平均51岁。患者因体检做超声检查或(和)CT、MR检查发现者8例(其中父子2例),因其他疾病就诊发现者4例。

1.2 仪器与方法:我院采用ALOKA Prosond-ssd 5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择3.5~5 MHz。腹部低频探头常规扫查肝脏大体结构,观察肝脏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是否均质,然后采用多普勒观察肝脏血管走形、管径、血流情况;再用高频探头观察肝脏边缘及细微结构。最后常规检查其他腹腔脏器。并可结合行CT、MR检查,辅助常规肝功能及AFP等检查,确定诊断。

2 结 果

12例患者中肝脏肿大合并多囊肝症状就诊者4例,主要表现为腹胀(3例)、腹部包块(1例)。无症状查体8例,其中因家族史父子查体发现2例。肝功能正常11例,胆红素轻度升高1例。AFP检查12例患者均正常。经超声检查结合CT、MR确诊。超声检查8例患者见:肝脏形态正常,包膜平整,实质回声不均,光点粗大,可见无数短棒样等号状高回声,其两侧边缘不封闭,呈网状不规则增强回声,酷似肝硬化的超声声像图(图1)。肝内管道结构紊乱,门静脉内径正常范围。胆囊张力正常,胆囊壁多正常或仅毛糙,无水肿、双边等急性炎性改变;脾、胰等周围脏器大小形态基本正常。4例患者肝脏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光点粗大,门静脉无明显扩张,实质内可见散在数个几毫米大的囊肿回声。12例患者中有4例合并有一侧肾脏或两侧肾脏多囊样改变。12例患者经CT扫描均见肝实质内密集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小点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MR显示肝区为细小的高低信号相间图像。

图1 超声声像图

3 讨 论

多囊肝作为一种遗传疾病,为胚胎发育时期肝内多余的胆管未发生退化和吸收,并逐渐呈分节状和囊状扩张而形成,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加重[2]。有学者发现其与第19号染色体有关[3]。文献报道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症状的肝脏弥漫性肿大、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部饱胀感,以及胃肠道受压导致的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重症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潴留症状。囊肿巨大的患者还可出现胸腔脏器及下腔静脉的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肠梗阻、下肢浮肿等。严重的可导致下腔静脉、肝静脉流出道的压迫甚至栓塞,门脉高压,产生顽固性腹水甚至肝功能损害;偶有患者因囊肿破裂、出血、感染等引起急腹症临床表现甚或需要急症手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有50%以上的多囊肝患者都同时伴有多囊肾、多囊脾、多囊胰等多囊性疾病,在检查时不要漏检。

微泡型多囊肝作为一种特殊型多囊肝,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但仔细的超声扫查和局部放大观察,可显著提高本病检出率。当局部放大后,微泡型多囊肝的典型超声声像可以观察到:直径在5 mm左右的相对较大囊泡大多具有明显的囊泡后壁增强效应或蝌蚪尾征;而直径1~2 mm的微小囊泡由于泡壁界面的不规则反射,可导致肝内可出现散乱的、粗大的强回声声像;肝静脉系统可显示欠佳,但门静脉大多走向自然,管壁多无僵硬感,可区别于肝硬化的声像图。普通多囊肝超声所见为多发无回声区,无回声区间肝组织回声正常,而微泡型多囊肝,多为分布紊乱的粗大点状高回声,这是由于囊壁多重反射的结果,囊肿间可见无数短棒高回声,其两侧边缘不封闭,为小囊肿侧壁回声失落时的表现。肝内回声明显不均,似有网状不规则增强回声为特点[4]。部分病例除以上改变外,还显示有单个散在分布的几个毫米级的典型囊肿回声。本病临床上较罕见,如超声医师认识不足,未经详细检查及多种仪器互相印证,很难与肝炎、肝硬化、弥漫型肝癌等鉴别。行超声检查时,还可根据患者有无门脉增宽、门脉栓塞、胆囊壁水肿、增厚、双边等,以及脾大、腹水和有无肾囊肿等影像学的表现以资鉴别。

微泡型多囊肝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如肝功、两对半及AFP等多正常。如结合CT、MR检查可显着降低临床误诊率。CT、MR成像检查都是确诊本病的可靠方法,它可以显示出多囊图像以及囊内不同的密度,同时可以进一步鉴别是否合并有囊泡内出血或感染,指导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治疗,但费用较高。核素扫描、肝动脉造影对本病诊断有所帮助,但具有费用高昂,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超声检查对微泡型多囊肝的诊断确诊率高、无创、经济,在临床上有着比较高的诊断和监测使用价值,应作为首选 。

[1]黄瑛,吕夕明,孙海燕,等.多囊肝多囊肾2例微泡型多囊肝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4):263-265.

[2]邱大学,乔琴珍,杨苏南,等.多囊肾多囊肝发生率和遗传率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5):553-555.

[3]Tahvanainen P,Tahvanainen E,Reijonen H,et al.Polycystic liverdisease is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clinical and linkage studies ineight Finnish families[J].J Hepatol,2003,38(1):39-43.

[4]魏玮,李俊鹏,于小免.微泡型多囊肝超声诊断与分型作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1):975.

R445.1

B

1671-8194(2015)06-0065-02

猜你喜欢
微泡声像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功能型微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制备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并初步评价其靶向性溶栓效果
新型纳米级超声微泡的特性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