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保守治疗研究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降钙素骨质疏松症骨质

孙 静 范 诚 袁 军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骨质疏松症的保守治疗研究

孙 静 范 诚 袁 军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保守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鲑鱼降钙素、多肽类药物、钙剂、维生素D及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等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并采取卧床休息、加强功能锻炼、理疗和护理等综合治疗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胸腰背部疼痛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1周后、2周后的VAS值与入院时的VAS值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症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效果满意。

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给社会、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困扰,是全球性公众健康问题。此病症具有骨脆性高、骨强度以及骨量较低的特点,在临床医学中属于全身性骨骼功能系统衰退类疾病,因此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威胁。当前临床治疗大多以降低患者骨质丢失为主[1]。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骨科对4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详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所选患者中,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无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的患者;所选患者在连续3个月内未应用相关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根据病情对42例患者使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本次所选42例患者中,共有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10例,年龄66~91岁,平均年龄为78.8岁。所有病例均以胸、腰背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疼痛呈束带状,向两肋放射,疼痛时间往往超过1周,因疼痛难以忍受入院。在查体过程中发现,全部患者均有广泛性的胸腰背部压痛、叩击痛,本组病例均无明显的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X线片检查显示,脊柱退变增生明显,部分压缩椎体呈楔型或双凹型。

1.2 治疗方法。①休息及理疗:患者在入院后卧硬板床休息,尽可能采用平卧位,可以同时应用红外线、热敷等理疗方法。注意对症治疗,对进食少者给以输液,补充水、电解质,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因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应加强护理,定时翻身、叩背及肢体按摩,鼓励患者咳痰,不能自行排尿者给以导尿,此外,视情况给予气压治疗,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降钙素(CT):鲑鱼降钙素,50 U/支,100 U/d,肌内注射,使用10 d,后改为50 U/d,再用20 d,为1个疗程。③钙和维生素D: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 mg,含维生素D约125 U)600 mg、口服1次/天,服用8周;阿法骨化醇0.5 µg,口服,1次/天,服用3个月。④多肽类药物:用法为静滴,1次/天,15~20 d为1个疗程。⑤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药物:一般于患者刚入院时用于缓解疼痛,但应注意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双氯芬酸钠类75 mg/d,口服,饭后,疼痛缓解后停用[2-4]。

1.3 疗效评定标准: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胸腰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估[2]。选用长度为10 cm的线形标尺,尺上以0~10数字将痛感划分为10级,每1 cm代表1分。此种评测方法为自我评估法,患者需要依据自身痛感进行评估,并在标尺相应疼感处进行标注,所得数据即为VAS值。

2 结 果

采用SPSS14.0分析软件,通过非参数检验,发现4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1周后、2周后的VAS值与入院时的VAS值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入院时、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VAS值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化性疾病,其最严重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这种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多粉碎,难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差以及二次骨折发生率较高是其主要特点。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多分为骨矿化药、抑制骨吸收药物以及促进骨形成药物。前者如钙剂及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基础用药,对骨吸收和骨形成有调节作用,改善骨吸收和骨代谢的平衡,还能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反应能力、平衡能力。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有降钙素、磷酸盐类及雌激素。长时间使用雌激素并发症较多,如乳腺癌、宫颈癌等。磷酸盐类口服制剂因其服用方法的特殊性,需要维持直立至少30 min,不适合老年骨质疏松症卧床患者,因此降钙素使用广泛。内源性CT由甲状旁腺滤泡旁细胞分泌,调节钙代谢,抑制甲状旁腺素的激素之一,其在人体内的分泌和储备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主要抑制骨盐溶解,可有效调节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增生,抑制骨吸收并降低骨转换率,且可以直接作用成骨细胞促进骨的形成,增加人体骨内钙的含量,从而改善骨内的显微结构。其制剂均为天然合成品,其中鲑鱼CT作用最强,其活性是人体降钙素的40倍。因此,可以实现小剂量治疗,缓解疼痛起效快且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以及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因此也可以有效避免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所引发的胃肠道反应[5-10]。

我国药物研究者赵刚认为,多肽类药物可使骨的形成与吸收形成良性循环,并且有一定的镇痛抗炎效果,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减轻疼痛,减少骨折发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1]。李强等通过实验结果显示,鹿瓜多肽可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降低尿钙尿羟脯氨酸水平,这说明其在促进新骨形成的同时,也抑制骨的吸收[12]。

患者刚入院时疼痛明显,加用NSAIDs药物可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本类药物种类多,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如双氯芬酸钠类,烯醇类的昔康及吲哚类等。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止痛机制:①周围止痛:作用于大脑及中枢以外的神经系统,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使外周痛觉受体对痛觉刺激不敏感,减少外周神经系统传递的痛觉信号;②中枢止痛:直接作用于大脑或中枢的疼痛过程。如患者疼痛缓解,就停用此类药物[13]。此外,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身体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需积极开展相应的功能性锻炼活动以促进患者恢复。同时注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治疗费用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痛感低以及易于病患家属接受等优点。

[1]冯明录,路磊,鲍德国,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保守治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2):126-128.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12-17.

[3]崔同海,顾建华,浦敏珠,等.太仓地区部分老年骨折的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12):868-871.

[4]韩邕,王永新.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诊断[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001,27(3):329-330.

[5]薛庆云,纪泉,张良,等.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2周多中心开放标记性观察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杂志,2013,6(2):137-142.

[6]刘阔,桑平,李光淳,等.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152-153.

[7]金世鑫,汪耀,沈志卫,等.降钙素及其临床应用[A]//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41-244.

[8]韩祖斌.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的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0,14 (3):128-130.

[9]王霜,杨正国,杨波,等.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7):801-802.

[10]刘悦,吴刚,李磊.骨肽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6):404-405.

[11]赵刚,张士坤.应用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6):478-479.

[12]李强.鹿瓜多肽对去大鼠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及松质骨中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6):602-606.

[13]李燕燕,林可可.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20-922.

R681

B

1671-8194(2015)06-0070-02

猜你喜欢
降钙素骨质疏松症骨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